书城科普读物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自然世界的奇迹(下)
14568100000011

第11章 人和猩猩等遗传基因差不多

基因是让生物体世代繁衍的遗传信息的载体,但人体内到底有多少基因呢?这个问题一直是生物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经过比较推定,人和黑猩猩在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碱基的序列上仅有1.23%的差别。

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四种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碱基序列决定了遗传特性。据此间各新闻媒体转载美国《科学》杂志2002年1月4日一期上刊登的一篇论文说,由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制作了可比较人和黑猩猩的碱基序列的基因组图谱,黑猩猩的基因组图谱选取了从它的基因中取出64000种DNA片段。在对二者的比较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二者在碱基序列上98.77%都是相同的,有差别的地方仅占1.23%,而不是原先认为的1.5%至2%。

人和黑猩猩是在大约500万年前从同一祖先那里走向不同进化道路的。今天,二者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脑的发达程度上,却有天壤之别。科学家认为,在这1.23%的碱基序列差别里隐藏着关于人的高度智慧和能力的秘密,它们将成为今后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报道还说,黑猩猩的染色体数量为48条,比人多两条,碱基序列的差别并非平均地分布在各条染色体上,很可能是集中在某个区域里。

尽管基因差别仅1.23%,但人类显然要比这门“远亲”聪明得多。此前,科学家认为人比黑猩猩聪明的原因是人类脑部有额叶皮质部分比较大,但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额叶皮质被认为是大脑皮层中与智力有关的部分,涉及解决问题、做计划等多种智力活动。一些科学家在1912年和1968年分别发表报告,称人类的额叶皮质部分占总脑量的比例比猴子和其他哺乳动物要大,认为这是人类更加聪明的原因。

2002年1月23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检测手段,对10名人类志愿者和15只类人猿、4只长臂猿及5只猴子进行活体脑扫描。类人猿中包括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

检查发现,猴子和长臂猿的额叶皮质平均占大脑皮层总量的29%左右,人类和类人猿则至少为35%,其中人类和猩猩的平均量都为38%,没有明显差别。

这一发现将促使科学家重新思考人类智力为何高于类人猿的问题。研究人员认为,脑部某些区域的大小差别可能不是智力差别的唯一决定因素,也许人类的额叶皮质里神经细胞互相之间交联得更好,或者额叶皮质本身还分为许多负责不同功能的小区域,人类和类人猿脑部的这些小区域分布方式不一样。

最近,美国科学家还提出,人体内的基因数目很可能比一株植物或昆虫体内的基因多不了多少。曾领导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国际工程的科学家、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研究协会主席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日前说,人体内的基因总数可能在3万个至4万个之间。

多年来,生物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的基因数目远远超出其他动植物。一些专家认为,人类的“基因组”内大约有6万至10万个基因,另一些生物学家则认为,人类的基因数目在27000至105000个之间,但平均数也达到了6万个。美国罗克韦尔人类基因科学有限公司的科学家通过分析合成蛋白质的基因的化学结构,指出人类基因的数目在12万个以上。

但是一些科学家对上述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他们在《自然遗传》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人类基因数目应在2.8万至3.5万个之间。这个数字与其他动植物体内的基因数差不多,美英等多国科学家不久前破译出植物拟南芥的完整基因图谱,它体内就包含约25000个基因。这一研究结果使科学家感到震惊,如果是这样,那作为高等生物的人和那些低级的生命体之间还有什么区别?

科学家一直认为,生物体结构的复杂程度与基因数目成正比。但认为生物体内基因数目相差不大的科学家认为,生物体结构的复杂性不仅仅是由基因多少决定的,还取决于其他因素。例如,人体内存在着一些有缺陷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有缺陷的基因将被激活,而它们被激活时间的不同将直接导致生物体发育成长的极大差异。

关于生物体结构复杂和简单的问题,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热拉尔德·鲁宾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的伯克利教授认为,生物体基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之所以有的生物体复杂,有的简单,这只是因为有的生物体组织结构精细,有的过于简单罢了,这和用同样的建筑材料,有的人只能造一栋简陋的房子,而有的人却可以建筑一座宫殿是一样的道理。至于生物复杂性与体内基因数的关系,他们说,就单个细胞而言,人的单个脑细胞与苍蝇的单个脑细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不同的是,人的脑细胞数目比苍蝇的脑细胞数目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如果这一说法最终得以证实的话,这对那些正在努力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菲尔·格林说,如果人体内基因数目少,则意味着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工作量减少,人们可以更快、更彻底地完成这项工作,从而进一步揭开生命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