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自然世界的奇迹(下)
14568100000053

第53章 为什么飞机、轮船不迷航

飞机的飞行和轮船的航行,不发生碰撞和迷航,靠的是现代时间频率标准的导航设施。

在18世纪、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期,由于没有必要的导航设备,飞机和轮船常常冒着风险去飞行和远航。天空虽然辽阔,但飞机相撞事故却经常发生。第一次碰撞事故发生在1910年意大利的米兰,当时世界上仅有50架飞机。那时出海远航,经常几个星期、几个月看不见陆地,要想确定船的准确位置,是很困难的。

确定船在航行中的地理位置,首先需要测定船在地球上所处的经纬度。我们知道,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地方时与世界时的时差与经度相对应,每差一小时,经度就差15°。我们只要使自己的钟表与世界时同样准确,便可以方便地确定出船所在位置的经度。例如一只船向东航行,当太阳出现在天顶时到达某地,这里的地方时为12点整,而船上的时钟指示的世界时为11点,可以肯定船所在位置的经度为东经15°。

经度测量是否准确,关键在于时间的测量是否精确,时间测量差1分钟,在赤道上就相当于差27.6千米。由于当时还没有走得很准的时钟,所以用此方法还不能准确地测出船所在位置的经度。

现代的导航,已经不采用经度和纬度分开测的方法。而是在陆地上建立许多导航台,定时播发由原子钟控制的标准时间信号,船和飞机接收这些标准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这个导航系统由一个主台、两个副台组成。各台均发出由原子钟决定的某低频无线电信号,它们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相位上都要严格同步。船上装有时差定位仪,接收两个副台的信号。通过测量两副台信号达到完成距离测量的目的。

什么是“缩微胶片”

当前,在纸张日益短缺而耗用量日趋巨增的情况下,微缩胶片化书籍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微缩胶片就是用照相把原本缩小几十倍或上百倍摄制在溴化银底片上,为使拷贝片保持原本的真相,须用不同于常规照相法的光学器材,选用对原本细部分辨率较高的感光材料。感光底片经过冲洗后制得溴化银底片,然后制成重氮版拷贝提供用户或入库保存。有一种聚乙烯薄膜,用它制成的微缩胶片,可以把原本缩小几万倍。这种聚合材料有良好的机械特性和光学稳定性,而且价格较低,是微缩胶片的新秀。

人们把微缩胶片制成卷筒形或卡片形,上面摄制了几百到几千单元,然后嵌装于穿孔卡片或磁性卡片上,便于查找和阅读。这样,一个大书架上的书籍可以变为几十张卡片形的微缩胶片。微缩胶片不仅有黑白的,也可以是彩色的。这对于大型图书馆和情报中心是有极大实用价值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将把馆藏全部资料转变为微缩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