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
14576700000022

第22章

显然,谭某仍未如实交待,企图蒙混过关!面对狡猾的对手,广州市质监局稽查处处长许嘉迅充分运用大量物证15证和检验数据,经两个多小时的政策攻心,谭某终于如实交待。几年前,谭某就开始研制辣椒红色素,因当时加人胭脂红、柠檬黄对提高产品鲜艳度效果不佳而放弃。后在天河市场购入一种化工原料油溶黄油溶红加人后颜色很亮,产品畅销。从2002年始,他们就在生产辣椒红一号色素过程中加入了这两种原料。

为证实谭某的交待,执法人员赶往田洋公司在增城的生产点取证,终于找到这两种颜料并封存抽样送检。同时,责成田洋公司派人到化工市场购买了完全同样的油溶黄化学颜料样品送检。经反复比对,证实油溶黄颜料中的苏丹红一号含量为经用该颜料按田洋公司调配辣椒红一号的配方制造的样品比对检测,其苏丹红一号的含量指标与原样一^致。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实表明,辉和公切从田洋公司购进田洋牌辣椒红一号色素,一部分在仓库内用辣椒红一号、高辣素、辣椒精和色拉油做原料,勾兑成加工生产的辣椒精;另一部分将上述4种原料发给外地一家企业代加工,然后由辉和公司销售给亨氏公司。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6日晚20时,颇受社会关注的广东亨氏苏丹红案件终于水落石出,尘埃落定。至此,经过4个昼夜艰苦的执法检查、线索排查、调查取证和技术检验,确定引发国内苏丹红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田洋公司在生产辣椒红一号复合食品添加剂过程中,使用了国家标准所不允许使用的非食用色素。因涉嫌犯罪,质监部门将其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此次战役的始末一公布,消费者无不欢欣鼓舞,称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又打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打假遭遇战!

假冒伪劣在市场大潮中的表现五花八门,藏匿很深,执法者要善于掌握前沿识别手段,紧握利剑,严阵以待。

要让消费者消费安全

何日何时,我们的消费者,对食品消费的顾虑消除,有种小鸟回巢、游子归家的感觉?

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根据国务院的职责分工,国家质检总局以对历史、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强调必须从源头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从2001年始,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了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运行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审查保证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明确必须具备原材料进厂把关、必需设备、生产环境、加工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企业法人及主要管理人员、质量管理、储运、包装及标识等10个方面的要求,凡不具备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对出厂食品必须强制检验,不合格不得出厂销售;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必须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向全社会作出质量承诺。

为此,我们专访了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纪正昆、原副司长王步步、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邬建平和执法督查司副司民孙秀援。他们为读者具体介绍了近两年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加强食品质量监管的历程:

―严格市场准入,打击无证非法生产行为。2002年5月,首先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棺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共向25716家企业发放27499张食品生产许可证。2003年开始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2004年7月,开始依法杏处无证生产销售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等7类食品企业违法行为,共查获无证生产企业多家。并将无工正生产销售企业报当地政府,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法査处。

利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对进入市场的食品加强监督。

―发挥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等扶优扶强措施,引导企业提高食品质量,让一批名优产品占领市场、守住市场、纯洁市场。

2004年12420日,令図质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氏江、党组书记李传卿针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如何从源头上抓质量,作了重要讲话。

李於江强调:“根据闽务院的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全国质检系统将承袒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卫生监管职责。要建立统一管理、层级负责、分类监管、重心下移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推行省、市、县质监局层级负责和权责对应的工作机制;要强化日常监督和后续监管,实行巡视、回访、年审、定期检验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加大对小作坊和来获证企业的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要督促企业从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严格按标准生产,切实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㈣家质检总局的决策者们每临大事,总有卓见。

2005年3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葛忐荣、蒲长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着重介绍了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情况:米、面、油廣油、醋5类食品市场准人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国共有29661家企业获得31632张生产许可证书,其年产总量占全闽市场销售量的95%以上。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即将完成。2005年全面完成肉制品、乳制品等10类食品企业准人发证工作,同时启动茶叶、挂面等13类食品企业准入工作。同时,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

然而,岁月漫漫,征程坎坷,我们还要清醒看到: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诚如英国食品研究会韦尔博教授所说:现在人们似乎对科学失去信心,觉得技术越先进,食物越不安全,甚至产生恐慌。农业为赚利润,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无节制使用各种化学制品,很少考虑保护环境及背养安全。如滥施化肥使硝酸盐渗进饮用水,是引发癌症和损害婴儿健康的劲敌。动物性食品某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禽流感951一1和大肠杆菌0一157,就是现代备牧业滥用抗生素提高产量而产生的新的致病菌系。”近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多是对人类无节制掠夺自然资源,不顾动物天性,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农业和食品生产方式发出的警告。1996年英国疯牛病灾难完全是由人类一手制造的。起因竟是畜牧主为加速牛的生长,违反其吃草天性,用病羊尸体喂牛所致。疯牛病是牛脑海绵状痴呆和死亡病变,人畜共患,尚无有效防治。迫于全球舆情,英国政府不得不考虑把总数1180万头菜牛中的400万头宰杀并销毁,并向农民支付100亿美元赔偿。仟何科技都是双刃剑,食品工业中应用新原料、新工艺,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也改变了产品质量,甚至导致安全问题突发。人类既在享受前所未有的由现代科技带来的乐趣,又无时不受其潜在的闲扰与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