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
14576700000054

第54章

这些制售伪劣防治非典中药材牟取暴利的假药案,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专门派出督査组,赴亳州督査整治。执法部门对涉案的不法商贩进行了惩处。

风雨如磐,执法者总于无声处,与非正义较量。国家质检总局在密切注视和严厉打击的同时,还加大了监督抽査的力度。2003年5月16日,公开曝光了一批防非典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及企业名单,并同时公布了产品质量好的大中型企业名单,以引导消费。不合格的口罩内层多是碎纱布、餐巾纸、废弃棉等,微生物指标超标。杀毒灭菌产品的有效含量不足,一些企业使用化学试剂任意加水勾兑,甚至用柠檬酸和二氧化氯加水稀释,包装和饮料类似,极易造成误饮误食。防护服的透气性、密封性和拉伸不合格,不能有效阻挡病毒。这些产品与企业,都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曝光的,意义非同寻常。它避免了多少疫情的交叉感染,又堵防了多少消费者步人防非典的误区啊!

5月19日,又公布了一批防非典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此次抽查突出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洗涤剂等重点产品。共抽査25173家企业的35910批次产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广东等疫情重点地区;对现场判定不合格的当场封存,并按高法、高检有关司法解释,从重从快作了惩处。

进人4月,北京非典疫情骤然严峻,李长江、李传卿、王秦平、葛志荣、蒲长城、郭汝斌、王凤清、李忠海等国家质检总局领导,每天都要深入昏都一线,为执法人员鼓劲打气,激励斗志。他们的精神确确实实感动着全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首都260餘名质监卫上不辱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因地制宜出举措,不折不扣抓落实,严厉打击非典防护产品生产违法行为。市局领导深入区县一线,身先士卒。口罩、消毒液、药皂等防护物资一度供不应求,假冒伪劣泛滥。执法人员全面出击,一批批“三无”口罩、劣质消毒液等伪劣产品落人法网。4月24日,西城区质监局对销售84消毒液、次氯酸钠、口罩等防非典物资的超市、集市突击检查,查获假冒“龙安”84消毒液、散装消毒液100多公斤,劣质口罩1500余只,及其他防护物资共2000^件。4月28日,朝阳区质监局一举捣毁位于王四营道口村出租房非法加工消毒液的黑窝,违法分子以每吨1500元价格从河北购进次氯酸钠,兑水稀释装桶销售。现场査获劣质消毒液5吨,不法分子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市质监局质量监督和执法督查处处长白建国动情地说,一次性防护隔离服质量状况关系白衣天使的生命安全。北京市质监局会同市药监、卫生等部门奋战3昼夜,一次性防护隔离服北京地方标准就出台并付诸实施,为一线医护人员撑起了生命的“防护伞”,填补了国内空白。

山城重庆,质监局长孙波、副局长吕长富等始终战斗在执法前沿。市质监局、执法总队及近郊区县质监局共80余人,由孙波等领导分别率领,重点对消毒剂和口罩、医用温度计等产品进行执法检查。并及时研究现行口罩企业标准,通过20多个小时激战,与生产企业和市医药、卫生等部门的专家研讨,制订了口罩地方标准并通过国家备案。

从23日起,郑州市质监局对某商场附近20家门罩经营点一一检查,发现其口罩都是披着纱布的“黑心棉”,10万个劣质口罩原形毕露。武汉市质监局一举4获5万只“三无”医用口罩,9名涉嫌售假人被警方拘留。24日傍晚,厦门执法人员从5家商店的仓库中,査出高价出售的假冒医用口罩3万个。25日,随着湖北仙桃市委书记马清明一声令下,10万只伪劣口罩被付之一炬……我们走街串巷时注意到农舍墙上刷写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标语。尽管刷写得不规范,但透过无言的墙壁,却听到了来自古老华夏的呐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不发国难财!”

决策者的赤诚

4月18日,首都春暖花开。太阳穿过浓厚的雾霭,照射在马甸桥西北方耸入云霄的双星座大厦。

国家质检总局机关干部和直属单位负责人,聆听了李长江、李传卿等领导关于质检系统抗击^^3病毒的工作动员。整个4月份,身为国务院防治5人83指挥部成员的李长江局长,一直奔波在机场、码头和港口等疫情防治一线。当他用略显沙哑的浑厚嗓音,讲述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乘我遭遇疫情之机,对中国出口动植物产品设禁、设限时,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超前的思考,震撼着会场里的每一个人。

李长江要求:“要开辟抗击5人83病毒的物资通道,加快急需物资的通关速度;实施检验检疫关口前移,力保電点商品和重点出口企业的质量和信誉。尤其对易受影响的食品、供港澳活动物、动棺物产品,加大检验检疫和查验力度;要做好对出入境人员、货物、交通工具的检验检疫,严防非典病毒的传人传出;各检验检疫机构要立即对本辖区出口活动物饲养场和出口动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人员健康情况,全面调查,一旦发现5八88病例或有疑似病例,立即停止生产并封存所有原料、半成品和成品……”

李长江还语重心长地说广如何灵敏、快速、简便、准确地检测食品和动植物产品是否存在病毒,满足快速通关需求,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解除部分国家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的限制,是重中之重。尽管在科学道路上如山九仞,功亏一篑的事亦常有。但对于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大事,要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然我们怎么向党交待!向人民交待!”

《论语》说广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特殊时期,李长江运筹帷幄,处变不惊,指挥从容。

王大宁是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所长。面对威胁,国家质检总局领导李长江、李传卿、葛志荣、王凤清等,多次深人研究所,就抗击疫情和防范闻外技术壁垒,提出了殷切希望。这一切,都在激励王大宁,都在鞭策中国进出口商检技术研究所这个战斗集体。

会议刚结束,王大宁就来到李长江身边,代表研究所请缓。

李长江局长的讲话,对商检技术研究所专家的震动难以言说。他们义无反顾,团结协作,攻关破垒。研究所副所长唐英章对我们说:“总局4月18日上午决策,30分钟后我们就召开科研会议,组成》病毒攻关小组,我任组长,陈彦长任副组长,挑选全所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传染病毒学等领域的赵贵明、王静、徐宝梁、陈颖、姚李四等专业骨干,立即投入战斗。

兵贵神速。”

“要获得食品3八113病毒检测技术,必须首先获得最具代表性的病毒……”赵贵明是攻关课题的主持人,其解释令听者毛骨悚然就是传染性、攻击性、伤害性、毒性最强的从胳活源体。要找到能供科研实验的病毒体如大海捞针。越是杀伤力强,对人类威胁巨大的病毒越处于彻底封闭的范围。”

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司长宋明昌,在病毒肆虐之初,就以特有的审视0光始终在关注、追踪、探索这一变异性新病毒的行踪。当他听说研究所对寻找病毒原体一筹莫展时,便经多方协商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很快达成合作意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同意在其负压实验室完成课题。

虽然众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但都是针对临床标本,对于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是否会被病毒感染的检测,尚无先例。4月18日深夜和19日清晨,攻关组兵分两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直接从患者、死者的排泄物提取病毒。宋明昌反复叮嘱广攻关要做到生命与安全万无一失,有勇无谋,把命搭进去不叫科学。”

一流的实验室、周密的指挥方案、良好的科研机制、深厚的人间情谊、执著的探索精神……全民族同仇敌忾同从只5的搏斗成了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3天完成立项、设计任务,5天突破3八113最核心部位,从7组弓工物筛选2组特异性强的引物,成功将3他3基因组图应用到课题……”性格沉稳的王大宁在谈到攻关荇战告捷后,憨厚地一笑。

往事历历,犹在昨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凤清,曾长期分管该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在该所听取详细汇报后,再三嘱托:“商检研究所要为打贏抗击非典这场狙击战,提供坚强可靠、可以依赖的技术阵地。决策正确,就能造福百姓,检测技术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成功永远属于探索者、发愤者!”王凤清那勤奋严谨的理政精神,和蔼平易的人格力量,始终在影响该研究所的科学家们。

2003年5月,芳草菲菲,春和景明。但科研组却要远离亲人,在与世隔离的孤寂中,与毒魔进行生死一搏。尽管实验在全封闭负压实验室进行,但从病毒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和穿透力?注入动物体内会产生多可怕的生化反应?是个未知数。

科学研究过程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无数失败是走入成功殿堂的台阶,每一步都需科学家饱尝孤独和痛苦的煎熬。在高精仪器测试中,这个看似诡秘的幽灵被放大1000倍、2000倍甚至上万倍,原形毕露:

它的游离、演变、扩散、隐匿、形状……都分分秒秒在科研人员的密切监控下。大家分头查找每个环节:剂量一水源一混合液一温度一时间一气压一方法一程序一计算……经过反复实验机承受枯燥与失败之后,最终找到了被污染的添加液这一致病原因。5月7日凌晨,实验成功!来势凶猛的幽灵,折服于科学的权杖与利剑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战。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云集中国进出门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专家组鉴定广应用3人只3病毒模拟污染食品、动植物样品的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快速,能有效从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中检测污染一定量的病毒。”

同时,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元正阳基因技术服务公司和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课题组,还率先建立3人88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检测法,在国际上建立了第一张5人113病毒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图谱,并在国内首次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到检验检疫系统5人只5检测中。北京检验检疫局局长魏传忠这项研究可破除国外对我出口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采取的壁垒措施,也可对来自国外3八疫区的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采取检疫防范措施。”

李长江选择了质检,质检塑造了李长江。在两个历史性突破面前,李长江心止如水,波澜不惊。那些日子,李长江的心,还一直被中国一东盟非典型肺炎出入境检疫管理会议牵挂着。

2003年6月1日,中国一东盟非典型肺炎出入境检疫管理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主席、中国国务院防治非典指挥部卫生检疫监管组组长李长江,热情洋溢地致辞:

“非典型肺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蔓延,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政府时刻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防治非典瑠肺炎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目前,中国非典型肺炎病例明显减少,防治卓有成效……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任何传染病的防治都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和义务。非典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唯有通过地区和国际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和消灭……”

李长江的演说,一片心系天下苍生情,跃然天地间,何其激动人心,又何其充满自信!贏得了与会者的热烈赞扬,人们从他掷地有声的话语中,再次深切感受到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式的政府部长对国家质检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

李长江的演讲充溢着远见卓识,将对未来的防非典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个燃烧着一轮太阳的讲演,不仅是东盟,整个世界都为之激动!

中国政府一向主张,保护知识产权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中流砥柱,对打击假冒外资企业产品和假冒国.名优产品行为要不遗余力,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达观。正如李传卿所言:在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有一支庞大的消费队伍,国际维权事业没有我们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要通过打假联合行动,来净化人类共同的家园!

20世纪下半叶,“全球化”概念及其是否具有必然性等问题,一度被争论不休。而转瞬间,全球化已成为一股时代浪潮。在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各阶层各领域的人们都已切切实实感受到这股浪潮的激荡。

而在全球化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个潮头,每朵浪花,也必定有着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打击假冒伪劣,净化人类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