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
14576700000077

第77章

二是分类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一个地区工业经济一乜发展起来,生产加丁.企业状况往往良莠不齐。规范发嵌的企业渴望打击假冒以保护名优,渴望做大做强的企业往往需要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个别违法企业往往混迹其间,以非法手段谋利,导致广大消费者鸣冤叫屈。质监部门手执依法维护质量安全的权力,必须在如此浩荡的企业大军中确定监管的重点对象,以有限的行政资源,履行质量安全的监管职责,分类监管措施由此应运而生。深圳市质监局副局长程学源说,深圳市宝安区地处特区关外,激光视盘机制造业2003年增至181家,占全市87.7%。一些企业为牟取暴利不惜制假售假,当年3月监督抽查合格率仅为严重影响到这个年产值约75亿元,出口6亿美元,从业人员达3.2万的巨大产业链的发展。我们宝安分局果断采取分类监管措施,以严厉打击假冒、热情保护名优为己任,坚决落实行政辖区打假4监管责任制,通过逐镇(街道、村)、逐工业区、逐厂地毯式巡査,发现区域性假冒伪劣渐露头角:制假者用增减一两个字母的手段假冒国内知名商标;假胃或标注不存在的厂名厂址;假冒30认证标志;采用劣质元器件生产等手段违规生产,欺骗消费者,导致产品安全等性能不合格。质监局随之将企业分成红(因假冒伪劣被查处过)、黄(一般企业)、绿(规范企业类,对“红企”增加巡查频次,防止再次造假;对“黄企”,及时提供质量技术指导,引其自律;对“绿企”,积极发挥其行业示范作用,帮助打造名牌。区政府听取了质监部门的意见,发布了《关于对制售假冒伪劣激光视盘机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富邦科技等25家企业发表了《质量宣言》,成立了行业协会,形成自律机制。至2005年初,激光视盘机生产企业标准备案从2002年的6家6个标准增至65家72个标准,26家通过1309000质量体系认证。共依法查处涉嫌生产假冒伪劣的企业35家,区域性假胃伪劣得以被及时扼杀。我们调查过的许多市、县(市)局,都在辖区实施了类似的分类监管措施,在规范市场、打造名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坚持打假治劣与规范发展并重,壮大区域经济。据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吴清海介绍,一些地方的质监部门在围剿区域性“地条钢”过程中,坚持打击与引导相结合,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兴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鼓励引进技术密集型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技改,淘汰中频炉,采用10吨以上电极炉生产方钢;对取得生产许可证,仍达不到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治,直到其技术改造达到标准要求。山东省新泰市副市长王相玲对实施从源头去打假与监管责任制深有体会:它在扶持地方经济发展上,4地方政府找到了共同点和结合点,出现了几个乡镇政府抢着要把质监分局驻地设在自己地盘上的动人一幕。羊流镇现有起重机械设备制造企业40多家,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5呢至8^,但企业有大有小,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镇党委镇政府苦无良策,羊流质监分局常驻这里后,在逐一摸清企业家底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做大做强品牌上,已有18家中小企业通过150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时质监人员也依法取缔了14家违法小厂。仅仅一年,该镇起重机械设备制造业就变得井然有序,产业发展蒸蒸口上。各监管分局还每季向乡镇党委、政府呈送《工业企业运行情况报告》,每月提供《产品质量报告》,为政府当高参,为企业办实事,深受基层党委政府和企业的赞赏。江苏省溧阳县质监局各稽查中队坚持为乡镇政府引进外资企业、大型骨干企业提供质量技术信息,为小型企业出谋划策,仅2005年就为企业发放质量技术监督强制性业务提醒告知书8000余份,帮助企业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现已培植出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

吴清海说,我们在实施辖区打假与监管责任制过程中,还深深体会到,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制假违法活动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单独依靠任何一一个行政执法部门都难以奏效。实践中,基层质监部门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引导同行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促进行业规范。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许多基层局一方面推动成立行业协会,抵制个別企业造假、仿冒等违法行为。并通过行业协会聘请骨干企业人员作为质量监督联络员,监督和报告同行业制假制劣等失信行为,与被侵权企业勾通情况,将制假售劣企业列入“黑名单”。另一方面,由协会出面,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围绕提升产品质量,组织开展咨询、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近年来,新泰市质监局协助各乡镇结合产品结构特点,成立了起重机协会、煎饼研究协会和链条企业协会等区域性产品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内部监督,产品总体质量及安全水平实现了共同的提高。四川省宜宾市等质监局,定期征求行业协会对质监部门的意见,对其提供的假冒伪劣线索及时组织了查处;坚持与五粮液、剑南春酒厂等名优企业联合打假,扩大了名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假四川名酒在当地绝迹。四川省广汉市质监局局长刘志亮说,他们与当地名优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保持紧密联系,查处的假冒伪劣线索多由该途径获得。如万福磷肥公司和蜀丰化肥公司在该市磷肥业处于龙头地位,2004年根据其提供的线索,查获了3家生产劣质磷肥的违法企业,清出行业内的害群之马。广东省质监局举报投诉中心主任阮忠说,我们依托全省联网的“12365”举报投诉热线,使广东名优企业和质监稽查机构共同构成打假维权网,利用和其他行业协会、媒体及打假组织的协作,建立了多层级、立体式的打假监控网络;既整合了社会信息资源,又提高了执法办案效率。

二是广泛聘请义务打假监督员。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基层质监部门从乡镇政府经济管理人员中,从村组干部和复转军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热心人士,帮助质监部门开展打假与质量监管工作,有时给予少量的报酬,有时完全无偿。有了各方人士的广泛参加,就编织起了对假冒伪劣违法活动的严密监管网络,形成了对生产加工活动角角落落的覆盖。如广州市质监局共聘请了1300名打假监管员。白云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常住人口86万,各类企业约14万家,2003年省打假办公布广州6个打假重点地区和市场,内云区就占4个。而质监分局稽查人员仅有7人,难免不挂一漏万。为扭转被动局面,经分局积极建议,区政府在19个镇街聘请了45名打假监管员,他们多是镇街分管领导、经济科、经联社和综治办等管理人员。其职责是及时发现制假行为,及时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并参与追缴假冒伪劣产品等。这些监管员也真不简单,在打假治省中提供了大量信息。仅2004年广州市芳村分局査处的案件,617。都是由监管员举报的。在监管员协助下,2004年内云区制假案和货值较大的案件呈下降趋势,同和街和永平街、兴发广场的名字,从此被省打假办从打假重点区域、重点市场的名单中抹去。

制假活动生产加丁.环节等离不开场地,大量出租屋成为制假活动藏匿之处。为加强对这个盲区的监管,白云区、东莞市等质监局经当地政府同意,对乡(镇)、街道办、开发区等组织的出租屋管理员,赋予其巡查、发现并报告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的责任,这些管理员对打假治劣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白云区棠景街出租屋制售假冒化工涂料、机油活动一度猖厥,经出租屋管理员逐一摸清情况,执法人员端掉了深藏的20多个窝点。

山东省新泰市质监局各监管分局还在企业多、假冒伪劣经常出没的地区,发展了80余名秘密举报员,作为打假治劣的又一支力量。如2005年3月,谷里分局了解到楼德镇有人买到伪劣化肥,立即联系该镇4名举报员分头密查,很快锁定有13人造假,共査获假胃“五洲丰”和“福美来”牌复合肥、“美闰二胺”“尿素”等70多吨,还有1家涉嫌犯罪者被及时移送公安机关。2003至2005年,他们查办假3伪劣案件523起,通过秘密举报奔办的就有20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