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14577400000036

第36章 当今戏剧创作中的文学性及其他——观二十九台戏剧随笔(2)

话剧《平头百姓》,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下岗工人张明华,夫妻双双下岗了,但他觉悟高,自立自强,敢于抨击渎职行为,表现了平凡而高贵的品格。此剧完全有可能走向深广,结尾却突然因与歹徒搏斗而牺牲,由人的解放的大主题缩小为偶发事件中见义勇为的狭义的义举,十分遗憾,据说本人的事迹就是如此。显然,剧作受了真人真事的局限和束缚。这是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三、戏剧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探求

根据萧红处女长篇小说《生死场》改编的话剧《生死场》,给人以奇异、冷硬、荒寒、麻木、昏沉、封闭、愚昧、原始、野性、呐喊等极其强烈的复杂感受。全剧形式感很强,人物动作夸张、造型化、审丑化、木讷化,突出陌生感和怪诞感,突出精神奴役的创伤,极表其原始的野性。作者对于北国农民的奴性、不觉悟、一潭死水般的生存,表现得很充分。赵三杀地主杀错了人,被地主二爷用洋钱赎出,遂一改狂野嚣张而变得奴性十足。二里半阿谀日本人以抬高身价,妻也不自重而被轮奸死,二里半反给死妻一记耳光。是地主二爷最先跟日本人较劲被杀,这很真实。成业的宣传不起作用,无人响应,他杀了日本兵,激起大变,村民渐醒悟,慢慢抬起了头颅,正视并行动起来。故导演阐述中说,为生而死,向死而生,我们顽强,因为我们灾难深重,我们宏大,因为我们坚忍包容。剧作强调民众觉悟的漫长性。如果说此剧包括“生与死轮回”、“抗日”两个主题的话,那么剧作以前者为重,后者为逐渐苏醒。综观表演,略显矫情,有的人物的造型过于人为,反失自然。还有一个问题,国人的灵魂是否过于麻木,奴性十足,把生与死的轮回又表现得太过,这里有个分寸感,我个人认为,在表现觉醒与反抗上再加强些力度,也许会更好、更真实、更强劲。

话剧《凌河影人》也属抗战题材。情节环环相扣,戏剧矛盾十分紧张。艺场争锋,夺妻之恨,结下怨仇,日本侵凌,一女遭污的千钧一发之际,杀之,群起反抗,家仇逐渐为国仇所溶,这一过程表现得合理、复杂,最后玉石俱焚,凌河影人们一齐壮烈牺牲。整部戏编织精当,因果链严丝合缝,非常合乎编剧的技巧,似乎提不出什么意见,无懈可击,但是,太像“戏”了,太“巧”了,是否正是它的缺点。编得太圆,连毛边都打磨得光滑,反而削弱其与生活血肉的联系,于是,此剧有观赏快感,却缺乏更强的灵魂撞击和长久记忆。

四、戏剧文化中的道德重构与“现代性置换”

传统戏曲的命脉,是其道德精神,所谓“非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它总体上无疑属于封建意识形态。那么,一个依然突出的问题是,传统戏曲所体现的忠、孝、节、义、仁、礼、智、信,是否也是今天能够接受和继承的道德?如果不是,那该怎么办,怎样实现道德的继承与重建?这当然是短期内谁也解决不了的大问题,过去是,现在也是,但却关系着戏曲的现代命运。豫剧《程婴救孤》和京戏《狸猫换太子》等,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统老戏,被认为从情节、故事到人物脸谱,都已定型化了,但也未必不能实现与当代精神的对接,或者叫做“现代性置换”。在过去的剧作中,保护龙种、保护皇权、保护家族血脉的意味很浓,脱不开封建意识。现在呢,人还是原来的人,情节还是原来的情节,但动机的着眼点起了变化,围绕孤儿或太子的生死存亡,义士们的动机变了,不再为了抽象的江山社稷、龙子龙孙,而是为了保护生命,为了尊重人,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在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残暴的较量中,他们站在正义和善良一边,这个主题就变成现代的、普世的了,也就实现了与当代精神的对接,完成了“现代性的置换”。当然不是所有的传统戏都可以进行“置换”,但用现代性的眼光重新处理,不是不可能的。

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也是一个道德剧,虽非传统戏,却与传统戏有一脉相承之处。像乔雪梅这样的现代圣母式人物,古代也有,把一生青春交付给他人,像她,为赡养老父,抚育弟妹,放弃上大学机会,不得不与恋人分手,胼手胝足,含辛茹苦十五年,等到该送的送、该长的长,她已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了。虽然戏作者为她安排了尽可能好的结局,与环卫工人成婚,获大专文凭,办起公益事业。但据我所知,人们,特别是在一些年轻人中间,不乏争论,比如,这样为小家庭的牺牲值得吗,合乎人权、人性和人的发展吗,是否含有愚孝的影子,如此等等。还有人说,凭什么要放弃好不容易考上的重点大学,为什么要为别人活着?我本人认为,任何时代都不能没有这样的献身者、牺牲者,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在这一根本问题上,我认为此剧是站得住脚的,彰显的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和现实的人性和美德,很有意义的。这也就是说,悲剧在任何时代都不会绝迹。我还想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戏是写“爱”的,而“爱”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是首要的因素,在今天尤其便利深挖。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一悲剧性主题处理得壮美动人,荡气回肠,使人提高,并使人的境界升华。所以,仅靠给主人公安排一个好的归宿,是不足以说服人的。假使她所遇非人,弟妹不贤(这在生活中完全可能),那她的意义就削弱了吗?或者应该更伟大。

五、新编历史剧的推陈出新问题

新编历史剧在这次的初选精品剧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于是,如何给传统以生命力,给历史以新发现,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为古老题材注入新的灵魂,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之结合点,便成为这些剧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看传统京剧《狸猫换太子》,发现编剧下了大工夫,堪称杰出的悬念剧,每个情节都被推上悬崖绝壁,让观众再怎么也想不出解决办法,然而剧作偏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重新吸住观众,于是掌声不绝。演员阵容气象不凡、声情并茂、高潮迭起,说明传统戏仍有极强的生命力。该剧给予传统甚至衰朽以新的生命,核心在于,重新确立陈琳、寇珠等人的救主动机,一扫愚忠观,突出人道观,为一小小生命呵护,表现了对生命的珍重。按说,不合情理处不少,如太子七年无人问、八贤王在干什么、刘娘娘杀气不足,等等,却基本被抚平了。看来,如何提高剧作的艺术概括力,表现张力,风格的协调性,往往是创作上的难点。

新编昆曲历史剧《班昭》也非常出色。全剧给人以典雅、凝重、简练、独具风骨之感,表现了在庙堂御用与史家独立精神之间,在逸乐与发奋之间,怎样保持文人节操、治史精神。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主题。剧情中,面对杀青汉书之重任,班昭在曹寿与马续二兄间往还,寻求支持。十四岁的班昭尊兄命嫁给风流机敏的曹寿,新婚燕尔,曹即不耐著书之苦寂,怀揣美赋,游走宫廷,得皇太后赏识,成为近侍亲信。后遇太后新亡,被命其终身守陵,他只能跳江了。另一不便在班昭身边久留的兄长马续,数十年后来归,发现班昭居华屋、著华服、疲于应酬、惰于著书,深为痛心,为留宫中完成大业,竟自请宫刑。班昭遂清醒。整部戏以散文化的抒情风格写成,追求淡然,缺少戏剧冲突的强烈性。我个人认为,对班昭的刻画,若将其在二兄之间的抉择之苦,青春与沉潜、性爱与牺牲、刻苦与逸乐之矛盾性,更加突出强化,会有更佳的感染力。

新编历史评剧《凤阳情》,叙朱元璋、马秀英夫妇事,写马秀英从平民到皇后,坎坷一生,传奇一生。写她与朱元璋从相识到相知,以皇后之身,体恤民生,爱护百姓,并围绕对皇太子的教诲展开。这个戏的抒情风格有可称道处,故乡情,石板路,春天的原野,背篓打猪草的女孩儿,给人以勃勃生机。眺望家园,回首前尘,反思成为开国皇后至尊,反差之大,形成灵感。纵贯全剧的思想是,张扬民本思想,批判滥杀无辜的专制专横。应该说很有戏,但说教味浓了些。

新编历史婺剧《梦断婺江》,写太平天国后期侍王李世贤的一段悲情,讲太平天国的兴亡教训。在文化界和史学界重新审视太平天国史的今天,应该说此剧在创作上的难度极大。该剧以李世贤、柳彦卿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为主线,通过相遇、相疑、相争,到相知、相助、相敬,直到共殉天国之梦,情节曲折复杂,跌宕起伏,展示两个人的心路历程也较复杂。作者欲透过历史文化背影,折射天国败亡的教训,展现厚重的历史疑云。这好像是注定就很难写好的题材。演出后反映平平,我个人却认为,能写成这样,殊为难得。作者已经注意吸收近年来研究反思太平天国史的新成果,强化了批判性,但不彻底否定。贯穿全剧的中心问题是:天国为百姓造反,为何百姓又造天国的反?批判了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激发民变、失去民心之不义,这是抓得比较准的。我还认为,剧作构思比较巧妙,从柳女寻表哥开始,以翻译外文而引起注意,以后是抗议,女扮男装,侍王赏识,发生爱情,成为王府妖女,有戏,真乃乱世儿女情。可是,整个戏又是粗糙的,抓住了批判性,却无法贯彻始终,根子仍在究竟怎样评价太平天国?

以上主要围绕戏剧创作中的文学性问题,结合本次观摩的部分剧作,我谈了对它们的得失的一些看法。毕竟是门外谈戏,仅供修改时参考,或有一点看法能有助于修改,我将甚感欣慰。至于对舞剧、音乐剧、木偶戏、大型原生态歌舞剧的看法,我也作了笔记,将在另外的文章中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