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14580200000015

第15章 尴尴尬尬琏二爷——凤姐和贾琏(上)(5)

这也可能正是琏凤夫妻恩爱的表现形式之一,就算是有的红学家所说的“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吧。

赵嬷嬷求职的背后故事

赵嬷嬷求职,似乎是微不足道的过场故事,很多红学家都没大注意这一小段,经常被提的是赵嬷嬤说南游。其实,赵嬷嬷求职这段小事,在一定程度上,在凤姐和贾琏之间起了阴盛阳衰风向标作用。

赵嬷嬷是贾琏奶妈,表面看来,贾琏对奶妈、奶哥真像“马棚风”一样,不怎么上心,不怎么在意,反而是凤姐,非常热情、十分在意。什么叫懂人情、有心计、会做人?凤姐处理跟贾琏奶妈的关系就是。

赵嬷嬷知道贾琏从苏州回来了,知道贾府要迎接元妃省亲,找到贾琏门上给两个儿子寻差使。按说既然是奶妈的儿子寻差使,贾琏还不应该不等奶妈登门就有照应?但是赵嬷嬤跟贾琏提了几次,这位办事拖拉、喜欢喝两口小酒的二爷都没管。对贾琏奶妈,凤姐比贾琏上心。她放下少奶奶架子,把赵嬷嬷当成自己家有年纪的亲人对待。贾琏捡菜给赵嬷嬷吃,凤姐立即说这菜不够烂,“妈妈很咬不动那个,没的肛了她的牙。”马上叫平儿把火腿炖肘子找来,说这是早起她就要留给妈妈吃的。然后说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这是个充满温情的场面,晚辈爱护长辈的场面,少奶奶礼贤下人的场面。凤姐似乎到贾母跟前才有这种如春风拂面的态度,现在她用到下人身上了。凤姐真的这么在乎这位赵嬤嬷?其实是爱屋及乌,因为这个下人跟丈夫血脉相连。在跟赵嬷嬷整个交谈过程中,贾琏没叫过一声“妈妈”,凤姐则不住嘴地、甜甜地叫“妈妈”,倒像她是亲生的!兴儿曾说凤姐“嘴甜心苦”,此时的凤姐,嘴甜心不苦,多会讨老人的喜欢!贾琏此时会不会想:凤姐对我的奶妈都这么好,她对我当然更没说的啦。

赵嬷嬷来给儿子求差使,不但不求贾琏,还埋怨贾琏不办事,直接求凤姐。这老太太好生了得,社会经验丰富,人情世故看得透亮。贾琏吃她的奶长大,她不管怎么假装“埋怨”贾琏,都没事黑母鸡一窝儿”嘛。看来赵嬷嬷深知凤姐办事能力强于贾琏,更深知凤姐喜奉承、要恭维、乐于戴高帽,想求她办事,必须充分给她面子,哪怕表面上“得罪”贾琏也没事儿。于是,赵嬷嬷絮絮叨叨一通贾琏如何不办事后,说:“所以倒是来求奶奶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还饿死了呢。”

凤姐果然大包大揽,“妈妈你放心,两个奶哥哥都交给我。”然后,借贾琏没管奶哥哥的话题,来了番指东打西、挖苦贾琏分不清“内人”、“外人”的妙语。

一会儿工夫,贾蓉来汇报盖省亲别墅的事儿,贾蔷来汇报到江南采买女孩子的事。贾琏跟两个侄儿好一通聊,赵嬷嬷听呆了。此时贾琏和赵嬷嬷都没想到,贾蔷掌控三万两银子开支权,不恰好可以安排两个奶哥哥阔气地“就业”?!凤姐却眼明手快、见缝插针,顺手硬把两个奶哥哥塞给贾蔷。她说:“既这样,我有两个在行妥当人,你就带他们去办,这个便宜了你呢。”

赵嬷嬷两个儿子何曾办过下江南采买女孩的事?他们怎么会“在行妥当”?怎么就“便宜”了贾蔷?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如果一般人,听到凤姐要推荐两个人来混点儿油水,可能就得问问,是哪个?贾蔷连是哪个也不问,不仅不问,他还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一句话就把凤姐命他办事,变成是他求凤姐帮忙:“正要和婶子讨两个人呢,这可巧了。”

看《红楼梦》里聪明人跟聪明人对话,实在有意思!凤姐三言两语就把赵嬷嬷的难题给解决了。贾蔷也实在精明,琏二婶子开口,本来就是给面子,凤姐哪怕说两只大猩猩“在行妥当”,贾蔷也欢天喜地、照单全收!

因求了凤姐,赵嬷嬷的儿子不出一顿饭工夫,成白领了!

凤姐受人之托,终人之事,雷厉风行,办得漂亮。

赵嬷嬤求职是段非常生活化的描写,写出凤姐温柔细心、通情达理、待人和气,也写出凤姐善于辞令、办事能力超强。相比之下,贾琏未免有点儿粗枝大叶,办事不力。类似赵嬷嬷求职的事办下几次,贾府的人互相口耳相传,贾琏的风头岂不渐渐被妻子超越?这是非常微妙的“舆论性选择”。这样的选择一多,聪明如凤姐,也有点儿晕菜,开始跟丈夫争权争面子,甚至移花接木,突出自己。

贾芸求职故事是典型例子。这个故事分散在几回中,过程很细。把前因后果综合起来看,实际就是凤姐跟贾琏争权,巧妙地把贾琏之功据为己有。

贾芸想求职,先找贾琏,没办成,转而琢磨凤姐。他拦路请安,把特意买来贵重的冰片和麝香说成是朋友送的,且说这样贵重的东西,只有孝敬婶子才不算糟蹋。贾芸投其所好的话,凤姐“心下又是得意又是喜欢”。其实此前贾琏已跟凤姐商量安排贾芸,凤姐故意隐瞒,一字不提。为的是不叫贾芸发生错觉,似乎送她点儿礼物,就眼孔浅地马上给他安排工作。然后在再次跟贾芸见面时,凤姐在跟贾芸对话中,巧妙地把事情次序颠倒过来,把贾芸的工作说是她办成的。

凤姐李代桃僵的结果是,贾芸得出结论“叔叔竟不能的”“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娘了”。而凤姐得意地说:“你们要拣远路走,叫我也难了。早告诉我一声儿,什么不成的。”求贾琏是走远路,求凤姐是走近道!

凤姐的聪明在于,一边贪天之功,一边多少给贾琏留点儿面子,所以,她对贾芸说的是“要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贾芸能有这桩美差,是凤姐看在贾琏的面子上给安排的。那么,这夫妻二人哪个说了算?当然是安排工作的那个。凤姐这样说,既给贾琏留面子,又说明要在荣国府办事,我说了才算!

贾琏的功劳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移栽到凤姐头上了。凤姐“机关算尽太聪明”,连对同床共枕的丈夫的小功劳,也搜算人骨,真有点儿可怕。

于是,找贾琏办不成事,找凤姐一办就成……开始在贾府飞短流长。凤姐在荣国府说一不二的位置,渐渐形成。

招牌式“主宰”

不管凤姐如何争强好胜,她毕竟是女人。有些事情,她不能出头露面;有些事情,她不便出头露面。于是,凤姐天才地将贾琏变成招牌式“主宰”。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似乎某件事是贾琏定的,也只有贾琏能定。实际上在这些事上真正起主宰作用的,还是凤姐。

我们看三件似乎性质不同的事。

第一件事,张金哥事件。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送丧过程中,在铁槛寺跟尼姑净虚达成肮脏交易,以贾府名义给云光写信,拆散张金哥和守备公子的婚姻,将张金哥嫁给纨绔子弟李衙内。

凤姐见钱眼开,听到尼姑净虚的要求,很想办这件拆散婚姻的缺德事。但她不能出面摆平这件事。对方要的是荣国府的面子,这事只能由荣国府的长公子贾琏出面摆平。凤姐怎么做呢?贾琏不在家,送黛玉到扬州了。等他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凤姐当机立断,叫旺儿找到管公文的相公,假托贾琏所嘱写信。云光收到信,理所当然认为是贾府“领导层”贾赦、贾政的指示,马上照办。结果是凤姐净得三千两银子,张金哥和守备公子双双自尽。

在信件上署名的贾琏,在前八十回始终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件事,而“剽窃”贾琏之名的凤姐却发现,哇!原来“琏二爷”名气这么管用!那就好好琢磨琢磨,全方位地好好利用起来吧。

第二件事:旺儿依势强娶亲。

旺儿夫妇是从王家跟凤姐到贾府来的,是凤姐线上的人,亲信。旺儿的儿子吃喝嫖赌不正干,偏偏看上王夫人的丫鬟彩霞。彩霞是贾环情人。凤姐平时处处跟赵姨娘作对,有这么个拆台机会,岂能错过?何况这是给娘家人办事,是她自己的脸面。但是,凤姐却不自己出面做恶人,叫贾琏做。当旺儿媳妇来汇报彩霞家里不肯联姻时,“凤姐因见贾琏在此,且不作一声,只看贾琏的光景”,摆出一副“我娘家人的事你管不管”的将一军姿态,贾琏果然沉不住气,马上表示他做主,派人说媒。“旺儿家的看着凤姐,凤姐便扭嘴儿,旺儿家的会意,忙趴下就给贾琏磕头谢恩。”然后,凤姐糊个高帽给贾琏戴:“连你还这样开恩操心呢,我倒反袖手旁观不成?”尽管林之孝向贾琏说明旺儿之子不成才,最后还是按照凤姐的设计,“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来旺不成才的儿子硬是娶到彩霞,表面上是琏二爷乱点鸳鸯谱,实际上是凤姐为了拉拢自己的娘家人巧妙利用贾琏。

第三件事:薛宝钗过生日。

贾母出钱给宝钗过生日,凤姐找贾琏商量如何做?贾琏说:你多大生日都做了还用问我?并表示:既然老太太要出面做,那就“比林妹妹的多增些”。凤姐说我也这么想着,所以讨你的口气。我若私自添了东西,你又怪我不告诉明白你了。”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我还怪你!”

这似乎是非常小的事,实际上有点儿象征意味。如何给薛宝钗做生日,对贾琏来说,是小而又小的事,是可有可无的“权力”。凤姐偏偏故意尊重贾琏,向他请示,向他汇报,要他来做抉择。凤姐这样做的目的,是表白:在这个家里,一切都是你琏二爷说了算,我凡事都向你请示,我一步路不敢多走,一步棋也不敢擅自决定!

凤姐是真尊重贾琏吗?我看这只能叫“做尊重状”。

贾琏不傻,马上捅破这窗户纸,谢绝“空头人情”。

曹雪芹多次说凤姐“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说她“最喜揽事,好卖弄能干”。凤姐突出特点其实是弄权,弄权目的多半为弄钱。女性弄权弄到老公头上,在真实历史中,吕后、武则天,都是例子。在小说作品里,凤姐跟贾琏玩心眼儿,即使不能说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也可以说,写得真绝最妙。

正是因为对权力的渴求,使得凤姐从原本相当可爱的娇妻,变成连夫妻之间都玩儿手段的怪物,最终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使得凤姐贾琏这对本来相当恩爱的夫妻开始“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越来越生分,最终劳燕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