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孩子,你如此优美
14580900000001

第1章 序

在美丽的斯坦福大学在美丽的斯坦福大学,我刚结束了博士阶段第一个学期的学习。母亲传来《孩子,你如此优美》的书稿让我作序,我既满怀幸福又心存胆怯。母亲顾艳是一个作家,也是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这么多年来,我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倾注着母亲的心血和精力。我是在母亲读书写作的背影中长大的,母亲的背影之于我就是一种知识和力量的启蒙与感召。

在这本书里,母亲从我的出生一直写到我的现在。我的生命流程,在母亲笔下摇曳生辉。母亲付出的艰辛,以及那“说不尽的悲与喜”,都令我感到生命的重量和成长的诗意。我们的生活有欢乐也有苦难,但母亲能超越苦难,保持平常之心,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她以她的母亲情怀,给予我最深的爱和最丰富的教育,使我今天得以在美丽的斯坦福大学拥抱更美好的理想。

半年多来,我在有着“西部哈佛”之称的斯坦福大学校园里,感受着它深邃、厚重的学术氛围和艺术氛围。优雅的胡佛塔,典雅庄严、饰满壁画的纪念教堂,罗丹雕塑群,以及大片的树林、山地,红瓦黄墙的建筑,都具有一种既精致又粗矿开阔的美。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产生了更强烈的对学问的热诚、对人文世界的关切。尽管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硕士,接受过专业训练,但在以英文写作为主的斯坦福大学,我必须从头学起、埋头苦干。我的身边,都是一些严谨认真的学者、教授,他们沉潜于研究,专心于自己的学问,是我的楷模和榜样。除了用英文写作,在母亲的不断敦促下我也抽空进行中文创作,不断地读书写作,并借此进入自我生命最深的感受中。

三十年的文学生涯,三十年冷板発上的修炼,母亲就像虔诚的教徒一样。写作之于她,可谓无比神圣。而我们这一代被称作“80后”的青年,处在网络化、世俗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不免遭遇精神沉沦的危机。因此,对于已在西方大学里深造的我来说,写作依然是一种最好的自救。

从前我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来到美丽的斯坦福大学后,我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而且“内心的房间”变得阔大。与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的人相处在一起,能学到很多东西。然而事实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房间”中度过。房间里,各种英文书与中文书占据了最大的空间。我生活在现实与想象的交错中,有时想象就牵引着我回到故乡,回到母亲的身边,倾听母亲对在生命困境中所发现问题的阐释,以及对我把生命、灵魂与学术、创作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期许。

母亲是我的文学引路人,也是我的精神支柱。母亲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老庄气质,乐观,善于思考,崇尚生命自然。面对苦难和灾难,她总能从容应付,能从中看到美好的未来。虽然人已中年,可骨子里的诗人秉性,让母亲既有孩童的天真又有哲人的深邃,还有历经世事风雨后的沧桑之美。

我和母亲一起走过来的成长之路,母亲都写在书里了。她让我感恩又感动。虽然我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和母亲在书房里背对背地读书做功课,但我和母亲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的学术和文学之路正处在开启阶段,对学习的精益求精是母亲的期望,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母亲是我的知音,有这样知音般的母亲是我的福分。母亲不断跋涉的灵魂,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