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我这里难道还有没有用的书吗?没有用我还买它干什么,搬它存它干什么?难道是为装样子好看?可我真的又不敢说这些书全都用得上,全都读过。我不是藏书家,只是看见軎欢的书就乱买,买后真正读完的又很少,有的翻翻就放下了,有许多买回来还从没有翻过。由于被问的闷了口,刹那间对书忽然生出一种厌烦情绪,眼下人慌书乱,只好咬牙闭眼,让大家一块帮着往书架上搬,以后我自己再慢慢地整理。
―声令下,大家响应,书像洪水一般往我的书房汇聚。
那位老同事继续取笑说:作家们都爱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号,今天我给你的书房也起个斋号,就叫子龙车间、你当过车间主任,对过去那段工厂生活也有感情,现在的这个书房其实就是个小车间,这里边装备了你用来生产的设备:空调、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机,你在这里边存书、看书、写书、接定单、签合同……说白了不就是个养家糊口的生产车间嘛。
他说的确有几分道理,作家的毛病是老想往雅上靠,唯恐被人看俗了。其实卖文就如同做小买卖。把我的书房比喻成车间,还算是抬举了我,下卷入生造求我这里只能算是写书的小作坊,无法跟一个生产车间的规模相比。却可以仿效生产车间,以效率为重,应该搞一次整顿:减负增效。
回想这几十年的卖文生涯,写书最快的时候是存书最少的时候,现在存书多了,写书反而少了。特别是世界进入网络时代,一上网全世界的图书馆都可为你所用,个人还存这么多书意义何在呢?话是这么说,对着电脑看书,跟把书拿在手里读没法比。书像老婆,还是放在家里天天看着,心里才觉得牢靠,用起来也更方便。
有些朋友很羡慕我书房的三面墙都是大书柜,全用硬木板打成,厚重而实用,从地板直顶天花板,把书房围成一座书城。不管是累了、烦了,坐拥书城,就能渐渐地找到一份踏实、宁静和惬意。
写书的人命该为书所累。人有大累,方有大的畅快,大的满足。
闲聊顺口溜无须否认,现代社会流行顺口溜,而且已经溜成了一种奇特的世俗文化景观。
你说吧,近年来,中国人谁没有听过或传过顺口溜?一提这三个字,人们的脑子里立刻就会蹦出几个精彩的段子……现在还有什么现象、什么领域、什么人,是顺口溜不能编排的?只要是老百姓关注的东西,准会有顺口溜编出来。
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通俗上口,广为传播。
顺口溜竟然这么受欢迎,自然是有原因的。装做没听到或没看见,不如正视这一事实,研究一下顺口溜是怎么溜起来、并溜成气候的?
别看谁听到新的顺口溜时都会哈哈一笑,但人人心里又都很清楚,顺口溜现象的产生并不像表面的逗笑那么单纯,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现代人的心理因素。听起来简单,深咂滋味却不简单,别有意趣存焉。
当然也不可否认,顺口溜作为群众的口头创作,有着大董粗俗不堪的内容。那么作为眼下最红火的网络文学,以及很正规地印成铅字的流行文学,不也有许多低级庸俗的东西吗?又何必苛责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顺口溜呢?当然也有许多报刊会经常正式摘发一些当下正流行的顺口溜,还有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把流行的顺口溜收集整理,编辑成册,正式出版。我至少见过四种版本的《顺口溜汇编》,每一本都很厚,定价不低,销路却还不错。
但是,眼睛阅读印到纸面上的顺口溜,跟用耳朵第一次听到这首顺口溜的味道比,可要大打折扣,效果差远了,有些根本就让人笑不起来了。
涂鸦你说怪不怪?世间有许多东西靠耳朵听不行,需用眼睛看才过瘾。而顺口溜为什么看不如听呢?
顺口溜、顺口溜,顺口溜出是为了让你顺耳进去,你听就听,不听就随风而散,查无此据,概不负责。它的魅力,或者它的杀伤力,就在于它的生猛鲜活,以直对隐,以粗对雅,以下犯上。一旦印成文字,必然要加以修饰,让它合文法,不刺眼,太直了要绕一下,太粗的要弄细点……这样一来顺口溜就变成了顺眼溜,味道自然也大不一样了。
怪也就怪在这里,正是这样来无影去无踪的东西,却以一种无法阻挡、防不胜防的强势,加入到当前的社会流行文化当中。不能不承认,这种顺口溜出来的东西,却对社会时事和权力阶层多多少少起到了一点监测作用。当然是民间的测试,民心的度量。无论是谁,成了顺口溜嘲讽的对象,就离倒霉不远了。俗云: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顺口溜视为群众的一种呼声,口无遮拦,荤素全有,出其不意,以逗笑为目的。其中所有的寓意,包括调侃、规劝、嘲讽、鞭挞,都是通过笑来完成。这是民风所致,国情所致,中国人特有的机敏和幽默所致。老百姓以顺口溜的形式发言,是民意的宣泄,也使社会有了通气孔,不至于闷得发酵而酿成沼气。让生活健康明朗,阴阳调和,平安少事。
故此,真还要感谢顺口溜。
但我翻遍了手边的工具书,却查不到关于顺口溜这三个字的出处。或许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民谣?《诗经魏风》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解释说:曲和乐日歌,徒歌日谣。可以称顺口溜就是不配曲的流行歌谣,它的传播广度,绝不亚于现代流行歌曲。
袁中郎《答李子髯诗》称: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却沽一壶酒,携君听竹枝。竹枝词也是一种民间歌谣,竟被袁宏道评价这么高。顺口溜来自民间,百姓因心之忧,心之忿,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所以,顺口溜最爽直快捷地表达了群众的情绪,直出肺腑,平实质朴,幽默鲜活,辛辣刺激。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在场的有多少人,无论是些什么身份的人,每听到一首新的顺口溜,都会抚掌称快。
请问,当下还有什么作品,能有这样的社会效应?如《四大闲》中先把大款的老婆和贪官的钱摆在了前面,是大款们制造了现代多妻制,养二奶、包情人、带小蜜,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氰。办公室有好看的,身边有发贱的,远方有思念的。据报载,广州等一些发达大城市的郊区都出现了情妇村,其四周挤满美容院、健身房、歌舞厅、酒吧等娱乐消闲场所。
贪官的钱含金量最高,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碰。有些贪官出了事,家里犄角旮旯都藏着钱,闲着没有用。他们贪,不是因为缺钱,而是一种心穷的病态反映。
顺口溜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谁也无法知道作者是谁。这些年社会上流传了那么多顺口溜,简直可以车载船装,特别是在盗版盛行、版权纷争不断的今天,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抢哪一首顺口溜的版权。
顺口溜的创作讲究切中时弊,又要自然流畅好的顺口溜甚至很严密,漏掉一句或改动一句味道就变了。有时你在向朋友们转述一首新顺口溜时忽然忘了一两句,自己若想临时现编几句补上去,那可就难了,怎么编都不是原来的味道。哪怕是请在场的人一起帮着编,大家当场可以凑出许多句子,却每个人都觉得不怎么顺,不如人家原汁原味的顺口。
而顺口溜首先就要顺,要有一种自然的流畅感和诙谐感。可见,能够流传开来的顺口溜,创作时是经人下过工夫的,或集多人智慧反复推敲和锤炼而得。
那么,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才叫创作不为名利,万人如海一身藏笑谈黄段子伴随顺口溜一同兴盛起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笑话,以黄色笑话为最多,又称荤段子。或三言两语,或百八十字,不必像顺口溜那么压韵,却保证能让听者一笑。有些还久传不衰,堪称经典之作。
民间的各类笑话很多,为什么唯黄段子独领风骚,几成铺天盖地之势?全国几千万个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储存和发送着各种带色儿的笑话,在各地奔跑着的成千上万辆旅游车上,不厌其烦地绘声绘色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荤段子,还有数不清的饭桌上、茶话会上也在复述着这类笑话……几年前我参加一个边塞笔会,大家分乘三辆车,到后来男女老少拼命要挤到一辆中级面包车上去。原来那辆车上有位北京的老记者,揎讲黄色故事,一个一个又一个,一黄一黄又一黄,连讲几天不重复,可谓此中高手。凡是这样的高手,在任何笔会上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去年,一位老相识是正部级的在职领导干部,平时一贯不苟言笑,勉强被拉到山西参加一个活动,说好第二天一早就得赶回来。不想一到山西,每饭必有荤段子样着荤菜下酒,外出视察一坐进汽车就听黄笑话,晚上更是听得黄天黄地荤头荤脑。此兄竟一连听了三天,还跟我大谈民间文学多么了不起,应该大力幵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