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
14602000000006

第6章 滑翔(5)

着陆是飞行员注意力最要高度集中的事。因为大多数事故都是在降落时发生的。直有安全的着陆,才能说明这次航行是完整的,所以着陆在滑翔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1当你感觉自己的高度不高,已不能向前飞行时,就要在空中向地面看,找一块尽可能大的空平地,空地旁没有高大的建筑物。

2判断风向。降落时,一定要迎风降落,因为迎风就会有阻力,伞速就会慢一些。顺风时向下拉操纵环作用也不大。如何判断风向?一是根据山上被风吹动的树叶。但这一点并不太有效,因为这时往往你的高度还很高,看不清地面的树叶。三是地面的烟。这是最有效的。但问题是你经常会遇到地面没有烟。三是你在很能高的高度时就飞行一个360度,顺风时伞速就会快一些,迎风时伞速就会慢一些。

3观察地面电线的走向,别撞到电线上去了。很大的高压电线在高空就能看见,而很矮的家用小电线就在高空看不见了,而当你在低空看见时,就来不及避让了。怎么办?看不见电线你就找电线杆呀!当你看到准备降落的地方旁有一根电线杆,你就找下一根在什么地方,找到几根后你就知道电线的走向了。

4前几项准备好后你就安心的消高准备降落了。消高的方法:在50米以上时可360度转圈和8字形消高,但在50米以下时只能用8字形消高。

5在高度只有20多米高时,两边同时向下拉操纵环至腰部,然后两边同时松开操纵环,这时伞就会突然加速冲向地面,这时千万不要害怕,当你只有10多米的高度时,再两边同时向下慢慢拉操纵环,当要接近地面时,你操纵环也向下拉到最大限度。我说的第五步是最标准、最好的降落方法。但对新手来说,如果没有人在地面指挥时,采用此方法有一点难度。一点是当伞冲向地面时,新手感到害怕;二是拉、松、再拉操纵环的时机掌握不好。所以新手可以采用当你只有20多米高时就拉一点操纵环,让伞减速,再慢慢加大拉的力度,当你接近地面时才拉到最大限度。

注意:降落时千万不要向硬地方撞,实在找不到很好的地方降落,进树林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取伞麻烦,但人是绝对安全的。

滑翔伞前组主提带左右各有一条控制棒,它的作用是由飞行员来控制转向,操作非常容易,左转时拉左边的控制棒,右转时拉右边的控制棒,但动作一定要柔和,不可猛拉猛放。着陆时需在10~15公尺高度面对风向,控制棒拉至肩部,距离地面1公尺时,徐徐得将两边控制棒拉至腰部以下,如此你就可以轻松着陆了。但假如着陆时伞有些不稳,那时乱气流的缘故,此时你就的很快双脚并拢,膝盖并紧,准备进行滚翻,也就是五点着陆的要领来完成你的着陆动作。

建立进场航线和定点着陆技术是滑翔员的基础课目,也是前述各种滑翔伞飞行操纵技术的综合适用。飞行员到达着陆区域上空时先要观察地面的风速、风向;判定场地附近有无障碍物以及所在位置,检查当时的离地高度等。然后再决定采用何种进场航线和在什么位置进入去接近目标和着陆。以下介绍两种较典型的进场着陆肮线方法。

8字图形进场着陆法

此进场方法要点是:

1作8字形往返飞行消高时位置选择要恰当,不能距目标太远;

2在侧风过程要消除风力影响,防止随风飘移,尽量保持相对固定的地面轨迹位置;

3随高度不断降低、8字形飞行范围也要逐步缩小;

4当高度适宜时,立即转弯对准目标点以30度左右的下滑角滑行。下滑过程中要始终注视目标和调控下滑速度,慢慢接近日标;

5在目标点上方实施雀降和定点着陆。

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进行8字形飞行消高时,往住难以保持较为固定的地面轨迹位置,为此,可以运用“T”字形进场着陆方法。飞行员从上风方向进入作一系列收缩的8字形往返飞行消高同时转弯进人下滑航线,通常下滑角也控制在30度左右。在下滑过程中同样运用调整速度来控制高度,到达目标点上方时进行雀降定点着陆。

飞机进场着陆法

这是典型的飞机起落航线进场着陆法。进场航线向左转弯称左航线;反之为右航线。该航线由顺风边、底边和终边三部分组成(相当于飞机起落航线第三、四、五边)。滑翔伞飞行员以此航线进场着陆时,通过各边的下滑飞行去降低高度。飞行要点是:

1从场地边缘一侧进入顺风边起点时的离地高度控制在30米左右(在场地上空离地较高时,消高再进入航线);

2从顺风边转转弯进入底边时的位置和高度要恰当,不能太晚,要留有调控余地;

3离地高度通过变化航线边长和转弯点位置调控;

4在航线上飞行时,从空中检查视线与场地边缘和目标点的夹角。通常与场地边缘控制在60左右,与目标点控制在45度左右。

5底边飞行处于侧风,要控制侧风飘移,保持正确地面肮迹;

6从底边转弯进入终边的位置和高度要控制好。终边飞行以30度左右的下滑角滑行。下滑过程中目视目标点,并通过调节下滑速度调控下滑轨迹在合适的高度上雀降定点着陆。

飞行员在航线上飞行时,要依伞具的性能通过调控速度来调控高度。通常高度正确或稍低,可用全滑翔(零刹车)至1/4刹车位置作最佳滑翔状态滑行;若高度过高,可用1/2至3/4刹车位置飞行,以减小水平速度,加大下沉速度。要注意,接近地面飞行时,可能存在对流性湍流或因地面障碍物影响风速减小、操纵滑翔伞刹车量太大会导致失速危险。所以,要充分考虑滑翔伞的失速特性,保持合理的空速。另外,接近目标点时如高度过高,可快速地将刹车绳上下拉动,去增加落速。到目标点上高度合适(2米左右)就要迅速拉全刹车雀降完成踩点着陆。

能否准确着陆定点在目标上,关键在于判断下滑轨迹是否正确,可借用某些飞行员的经验:身体在背带中坐正,将-只手放在膝盖上,将视线通过指尖去观察地面目标点。若正好看到该点,说明下滑轨迹正常;若着陆点落在目标前方,说明下滑角偏小;反之,下滑角偏大;故可据此来调整下滑轨迹。需要指出的是,此测量方法会依背带型式,人体腿长、手掌大小和伞具性能等因素而有所变化,故要根据情况作必要修正。

多种情况下的着陆方法

1顺风着陆。在风速微弱难以判断风向或着陆过程中突然遭遇阵风,不可避免地要顺风着陆。在顺风情况下着陆由于带有附加速度,雀降接地时就不能站立不动,而应当紧接着向前跑几步以消除风速影响,避免跌倒。

2侧风着陆。在侧风情况下着陆时同样要注意消除侧风影响。一般而言,在雀降接地时的向前速度与无风时着陆时一样,但这时有侧风造成的侧向速度,双脚接地后就要向侧面跑几步去消除这一影响以防止着陆后的侧倒。

3斜坡上着陆。在斜坡上着陆是一种复杂的着陆技术问题在于准确目测判断离地高度较为困难所以要求飞行员要能很好地掌握雀降时机和刹车操纵量不能太大,以免失速高度太高而造成较大的着陆冲击面向斜坡着陆时滑翔轨迹与斜坡合成一个非常陡的进入角,所以通常是一种冲击着陆,要求准确掌握在向前和向下速度最小的时候进行雀降。要是在较为陡峭或起伏不平的山坡上着陆,最好采取在斜坡上横向着陆的方法,即飞行轨迹与斜坡正交,这样不仅可以克服目测离地高度不准的困难,而且也便于着陆后的站立与活动。

4大风着陆。在大风中着陆要特别注意防止人体被伞衣拉倒而在地面拖曳的情况发生。较为正确的有效方法是着陆接地站稳后迅速转身面对伞衣,然后拉刹车将伞农塌陷同时向伞衣方向走几步。另外也可直接拉后操纵带使伞衣塌陷落地。一旦伞衣塌陷落地后,就要迅速拉住伞绳与操纵带的连接环,接着收拢伞衣和伞绳,搬到避风处进行整理。

5着陆翻滚。通常滑翔伞正常着陆时冲击力是较为轻微的。然而如果在着陆时判断失误、操纵失当;特别是在顺风、侧风或大风的情况下,造成下降速度过大甚致失速时着陆接地的冲击力会很大,使腿部难以承受,极易造成着陆损伤。所以伞兵或跳伞员使用的“着陆翻滚”方法也被引用到滑翔伞飞行员训练中来。着陆时翻滚的作用就是利用人体肌肉较发达、弹性较佳的部位,将冲击力平均分散,减小对人体的伤害。着陆翻滚也称为“五点着陆”法。按照接地顺序由下面上依次是前脚掌、小腿外侧、大腿外侧、臀部侧面和背肌。着陆翻滚的预备动作是:

(1)双脚和膝盖拼拢,双膝微弯;

(2)双手握拳,拳心向内,轻轻抵住额头。双肘夹紧保护脸部;

(3)下颌抓紧颈部,防止后脑着地;

(4)将膝盖以上各部分向左侧方向倒,小腹及胸部向前挺出。左肩自然微抬、右肩下垂。

(5)接地翻滚时,以右膝盖将左膝盖向左侧方向压,使身体向左侧方倒下。最后利用五点着陆法由下而上的次序完成翻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