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
14602000000007

第7章 滑板(1)

滑板运动概述

滑板运动的起源

滑板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前者受地理和气候的限制,而后者则有更大的自由度。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美国南加州海滩社区的居民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一块50×10×50公分的木版固定在轮滑的铁轮子上。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运动器械,却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和冲浪相同的感受,开始受人瞩目。

第二代滑板诞生于1962年,由橡木多层板压制而成的板面、轮滑转向桥和塑料轮子组成。与第一代滑板相比,这种滑板无疑是技术上的一个飞跃。但是,这种滑板的塑料轮的性能依然不理想。它的过小的附着摩擦力使滑板转弯时失控;而它的低弹性则使滑板遇到即使微小的障碍物也会嘎然而止,把滑手摔下来。同时,它的耐磨性也太差。尽管如此,这种滑板仍然受到滑手们的普遍欢迎。毕竟,和前一代滑板相比,它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化,相对宽大的板面使滑手们更容易站立和操纵。

1973年,一个叫弗兰克的滑板爱好者首次将聚氨酯轮子安在他的滑板上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柔韧的轮子不仅耐磨,而且可以使滑板安全稳当地急转弯,轻易而举地碾过地上的小障碍。这就是第三代滑板。七十年代中期,是滑板飞速发展的时期,聚氨酯的潜力被大大地发挥出来。各种材料的踏板、转向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全美各地星罗棋布的滑板公司也向人们揭示着一个新的运动的到来。

由于滑板是冲浪运动的衍生,七十年代的滑板文化带着冲浪的印记,滑板爱好者修建的滑板公园都是在模拟冲浪的地形。直到美国加州圣塔莫尼克的“西风”滑板队摒弃了冲浪道具,首次把钥匙孔游泳池作为练习垂直表面滑板的场地,并在全美掀起了“泳池滑板热”,至此,滑板运动开始从冲浪中,不仅是从器材、场地,也从人员上彻底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技巧、服饰风格和音乐爱好。

八十年代末,由于滑板运动本身的发展和滑手们对滑板技巧要求的提高,以及为了适应U型池双向滑行的需要,一种与前三代滑板形状完全不同的两头翘起、形状对称的滑板出现了,这就是滑板。目前只有滑手们使用的都是滑板。滑板改用硬岩枫重量更轻,弹性更好、滑板轮硬度高,弹性好,更适合高速滑行。由于重量平衡,滑板更适合各种翻转动作。

九十年代初,滑板从一头改为两头,因而出现了许多前一代滑板不可能完成的动作。这个时期是滑板运动的技巧性动作时代。滑手们发明了很多新的动作。同时为了使滑板更容易翻转,滑板板面变得很窄,轮子变得很小。这个时期一块典型的滑板宽度只有7英寸,而轮子直径只有39毫米左右。这样的滑板虽然更易于做出复杂的动作,但是较小的轮子却妨碍了它的滑行性能。

不同时期的滑板,有不同的造型。一些玩家为了延续场地的玩法,便在自家的后院中以木板盖起简单的场地,即现在的U型板;而对于无法取得场地的玩家,则开始往街头发展,因而创造出许多的街头障碍玩法,现在大部份滑板的玩者,都是以街头障碍的方式活动。

特别一提的是,街头障碍的人口大量增加,使得滑板服装亦随之兴起。到了今天滑板玩家已形成一个大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运动风格甚至音乐,而这一切正好完全符合青少年心中对于休闲运动的定义。

乍看之下,这项运动需要的装备简单,只要一块板子,但其中可以变化的花式及技巧更是层出不穷,而滑板的其它零件像是板子的用料、轮子的尺寸、培林的好坏,亦是玩家讲究的重点,不同部份所发挥的效果也不一样。

现在国际上极限运动比赛常用的滑板属于第四代滑板,板面普遍以五层、七层或九层枫木板微波冷压制成,也有用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所做成的。板面上粘上一层防滑层(俗称“砂”),轮子一般采用聚胺酯为主要材料,用合金制成的滑板支架(又称“转向桥”)与板面相连。

滑板于20世纪70年代曾兴盛一时,仅在加里福尼亚州就有300余个公共或私营的滑板公园。现在,美国的极限公园(滑板、极限直排轮滑、特技单车)就已经超过了5000多家。

随着滑板运动的开展,滑板技术直追其始祖冲浪运动。盖范特发明了带板跳,使滑板界更注重高技术的表演,产生了诸多滑板明星。由滑板商,着名公司组织的巡回品牌推广活动,给商家带来巨大利益,已成为工业市场学的常用手法。滑板运动员的泥土感很重的衣着、怀旧球鞋一度成为世界潮流,而相关音乐也达到了鼎胜,其语言、技巧、服饰和音乐,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滑板文化。在美国滑板运动的发烧友多达450万之众!由于滑板运动太过惊险、刺激,在本世纪60年代,滑板运动受到政府严令禁止,曾一度沦为“地下项目”。一直到80年代中期,滑板项目才被政府公开解禁、重见天日,使得这项都市魔幻运动卷土重来。滑板天皇巨星TonyHawker和AndyMcDonald在许多年青人眼力无疑是和乔丹、桑普拉斯一样的超级偶像。

滑板运动以滑行为特色,崇尚自由的运动方式,体验与创造超重力的感受,给滑者带来成功和创造的喜悦。滑板运动不同于传统运动项目,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需要滑者自由发挥想象力,在运动过程中创造,以创造力来运动,强调身心的自由,推崇与自然互相融合的运动理年。滑板运动富有超越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性、观赏刺激性、高科技渗透性。人在运动中完善人性,回归自然的本质重新被充分被强调,在繁华都市潜藏着一股回归自然、融于自然、挑战自我,达致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清流极限运动特色。在欧美各国及各发展中国家,参加极限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参加极限动会已成为广大都市青年梦寐以求的愿望!

每年一度的世界极限运动会现已成为全球极限运动中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传统盛会,同时也成为世界极限运动的最具权威的组织机构。近些年来,由于极限运动本身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魅力及媒体强大的宣传推广,世界各地的极限运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巴西在1998年举行了首届拉丁美洲极限运动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反映及经济效益。

中国的滑板运动

滑板运动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滑板运动得到很大的发展,运动竞技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上海的南京路,人民广场,八万人体育场成为滑板爱好者的天然娱乐体育场,显示了滑板街头的一面,也对场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广大滑板、轮滑爱好者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如鱼得水、穿梭不息,旋转、急停、闪、躲、腾、挪,他们争相较技、乐此不彼……无论是阿拉上海人,还是沪上过路客,无不驻足观看、争相配合。如果你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可以选择够酷的“行头”,成为大上海的新潮一族,融入整个激情的海洋。在北京利生体育商厦前的U型台,也成为京都侠少一试身手、以武会友的天然擂台,成为体现京城都市文化的天然载体,为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以此产生、带动的制造业、传媒业的强劲发展,更是成为体育这个朝阳产业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轮滑、滑板厂家已经超过了100家,年产值已经过亿。而在我们这个自行车的王国,小轮车的母体,各大自行车厂的产值、效益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现在,滑板已成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挑战重力的努力和滑行科技的结合给这项运动带来飞行的魅力。滑板运动50年代诞生于美国,伴随冲浪音乐及电影画面的影响,生产出第一块“theRollerDerby”,令在陆上可以“踏浪而行”。随后的技术改进将滑板表面由16厘米扩至23厘米,配上urethane滑轮,令滑板更顺滑和稳定,可以自如地在街头做出各种动作。专业设计的滑板公园则组合各种坡度、障碍,给运动员带来在海面滑行的感受,观赏性大大增强,已成为当今比赛的主流。

滑板运动的装备

由于滑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也简便易学,让很多爱好者跃跃欲试。滑板一般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轮为主要构件,也是费用较高的部分,好的滑板一般都需要自行配置。其它还有一些配件如轴承,沙纸,螺丝等小物件。

轴距

即前后轮间距离。这一参数影响到一快板的整体感觉:轴距越长,感觉越稳,但速度越慢;反之亦然。通常轴距为50公分左右——自由式板轴距只有40公分左右;老式板却有55~60公分。

板面

滑板的板面,一般是以五层,七层,九层枫木板微波冷压制成。也有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所做成的板面。现在的板面,板头板尾都是翘起的。有些滑手喜欢脚窝深的板,这样能更方便的做出和翻板有关的动作,做OLLIE时也更加的稳定。

脚窝

这是指板面上弯曲凹下的部分。除了自由式的板子,现在流行的板都有脚窝,这也是为了滑板者能够更好控制滑板。

板头板尾

由于现在的板大多数是双翘(老式板则很容易分),所以两者看来差不多。一般来说,板头比板尾要长,有时角度也更大。

轮子

首先是硬度,滑板轮通常是擦聚胺酯为主材料,聚胺酯在轮子中占有的比例不同,轮子的硬度也就不同。硬度为85A(A是指硬度)的轮子是比较软的,适合于粗糙的路面滑行,滑行时声音极小,对于喜欢蹬板逛街的朋友是不错的选择。但是85A的轮子,因为软所以比较的不耐磨,而且做像侧滑刹车之类的动作时很容易把间隔层弄断掉。一般现在的滑手都选用97A-103A的轮子。这类硬度的轮子既适合在光滑的大理石上以及较平坦的路面,也适合U池,跳台等道具。在光滑平整处如85A的轮子,也是没有什么声音的。但在粗糙处以及U池上,会发出巨大的隆鸣声(这种声音往往使板手热血沸腾)。透明或半透明轮不见意用103A,太硬了,会出现爆裂的情况,最好只用在全部是WOOD材料制成的道具上。

其次是直径,38~40毫米的轮子现在用的人已经很少了,这种轮子启动,加速速度快,但是后劲小,只适合于很平的路面,特点是做动作是相当灵活,喜欢小动作的朋友可以试试。45毫米~50毫米的轮子,是马路式最适用的轮子。52~60毫米的轮子比较适用于各于道具上面用。因为在道具上做动作需要强大的动力,平地动作希望板越轻越好,而在道具上板重有时候可带来更大的惯性和冲击力,让你飙的更高更远。而在野外,你可以选用60毫米以上的越野轮。专业的山地滑板则是用橡胶的大轮子。

还有就是反弹,轮子的反弹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没有什么参数可以参考。不过反弹越强过障碍的能力也就越强。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轮子反弹的性能如何,你可以做一个小小的试验。拆下轮子里的轴承,你用力把轮子往地上一扔,反弹高的轮子,轮子会弹到天花板上,底反弹的轮子,只会贴着地面扑腾两下。在光滑的地面上,也许,两种轮子能跑的一样快,但在稍遇到粗糙路况时,高反弹的轮子的优越性,马上就能展现出来了。

硬度

这一指标通常由绍尔公司的绍尔A系数来衡量,数值越大则硬度越大。一般说来,轮的硬度与反弹成反比,硬轮速度也要快些,但若路面太差也不行。95A左右的轮子则在稍差的地面上也能表现出色。

其标准为:安好后位于同一桥上的两只轮子的距离不应该大于板的宽度(至少一样),否则将影响板的转弯与做动作。目前美国出产的桥大多都是特殊铝合金制造的,几乎不再有断裂的情况发生。滑板桥的桥距是不同的,有126毫米,129毫米,134毫米,139毫米,146毫米等等,不同桥距的滑板桥,配合不同宽度的板面,使得滑板更灵活,更容易操控。

基座

系指桥与板面接触的那部分,经历无数次检验,铝合金被证明是最好的基座材料。

主螺钉

那根用来将桥轴与基座结合(结合处有PU垫)的螺钉。

主架

桥的主要部分,做5050等动作时用来滑的部分。

枢轴

即主架前端与基座的结合处,其中有塑料的PU垫。

桥垫

即放于基座与版面间起缓冲作用的塑料或其它物质做的垫片。

即置于版面用于加大摩擦力的砂。一般为黑色,不过也有带图案的砂。

轴承

即置于轮内用以支持滑行的东西。有双封与全封两种,双封对于滑友来说应是更好的选择。

配件

滑板的主要附件有轴承,沙纸,螺丝,扳手等小物件。轴承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般进口的10元/个,国产的在5元左右,可以多准备几个。沙纸是贴在滑板表面增加摩擦力的,以便滑手易于控制滑板,新沙纸感觉上鞋底黏附在滑板上一样。螺丝等一般随轮子和桥一起附带,不用特别准备。

滑板鞋

滑板鞋的好坏,对一名好的滑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选择滑板鞋有以下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板鞋的强度:滑板鞋的鞋底和鞋帮的材料最好是聚胺脂的,鞋面最好是厚实的翻毛牛皮,这样比较耐磨。注意你平时OLLIE带板时所用到的鞋的位置,在选鞋时尽量避开这些位置有接线的鞋,这样可防止板鞋过早的因脱线而报废。现在,CONVERS所出的新款的板鞋,鞋头部位都有“ABR”超耐磨材料包裹,十分耐用。

板鞋的舒适性“对于一些技巧细腻的滑手,他们比较喜欢用较溥的板鞋。这些板鞋鞋底比较薄,但通常都有比较厚或带气垫的鞋垫,鞋面所用的皮质比较软,做动作时能清楚的感受到板面上的砂贴着脚面而过。而做动比较猛的滑手一般都选择比较厚实的滑板鞋。比如鞋底带气垫或油垫,鞋舌比较厚实,这样穿着起来感觉比较裹脚。

滑板服装

滑板服装主要以宽松为主,板手大多选择滑板公司的T恤或HIPHOP风格的服装。

背包

滑板背包一般功能是较多的。滑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考虑一个大小合适的背包。一般在包内放置有扳手等工具,一些简单的服装、备用轮和轴承等备件,够大的话再装上一双板鞋。

护具

滑板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腕(护肘)等,建议初学者采用,或者做难度动作时使用,一般在比赛中都要求佩带护具。

1.头盔:一个质量过硬的头盔是您最重要的安全装置,如果您玩滑板车时没有戴头盔,刮伤扭伤可以很快恢复,但头部的损伤将极大的影响您以后的生活。

2.护膝:对于护膝来说最有意义的发明便是塑料护膝的发明,佩带任何一款护膝都比没有佩带护膝要好。

3.手套:滑板手套有很多种形状和尺寸,在美国和日本有些人就拿摩托车手套当滑板手套,也有人哪园艺手套来替代,比较理想的手套是既合手又能使您在摔倒时手掌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