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节决定人生
14607000000037

第37章 华佗两次拜师

东汉末年,有一位姓蔡的医生医术高明,附近很多人都把孩子送过来,希望拜蔡医生为师,学习医学。前来拜师的人很多。蔡医生觉得应该收那些智商高的孩子,就决定先考考他们。这些孩子中间有一个就是7岁的华佗。

他把他们召到面前,指着家门口的一棵桑树问:“你瞧,这棵桑树最高枝条上的叶子,人够不着,怎么能采下桑叶来?”

“用梯子呗!”一些孩子齐声说。

“我家没梯子。”蔡先生说。

“那我们就爬上去采。”

“谁能想出别的好法子吗?”蔡先生在询问的当口,发现华佗已经找了一根长长的绳子,他用绳子系上一块小石头。小华佗抓起石块用力往那最高的枝条上抛,很快就套住桑条,桑条下垂,伸手就可以把桑叶采下来了。蔡医生说:“华佗的办法最好!”

这时,庭院旁有两只山羊在打架,蔡先生问:“你们谁能叫那两只羊不要打架?”几个孩子就过去拼命拉,可是怎么也拉不开执拗的山羊。唯有华佗没有上去拉,而是在桑树下转悠了一圈,拔了一把鲜嫩嫩、绿油油的草。他把草送到两只山羊的面前。这时,山羊已经很累,肚子很饿,见了草就顾不得打架了。蔡医生非常高兴地说:“华佗真会动脑子,从此,你就是我的学生了。”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慢慢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一天,师傅说:“你已经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钻研起典籍来。

暑去寒来,又是很多年过去了。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大伙都讥讽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想试试你们的本领。”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华佗技术全面,求其精于外科,曾发明全身“麻沸散”用于剖腹开背、切除胃肠等大手术,很快就功成名就了。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望、闻、问、切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可是一时又拿不出治疗的药方,急得束手无策,病人失望地离开了。

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就治好了头风病。华佗知道后很是惭愧,便打听到老医生的住处,决心去拜师学艺。但华佗已经名噪四方,担心老医生不肯收他为徒,于是改名换姓,来到老医生门下,恳求学医。老人见他心诚,就收下了他。

从此,华佗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头风病的绝技。当华佗要离开老师时,他才告诉老人自己的名字。老人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是名扬四海,为何还要到我这里受苦?我能教给你什么呢?”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人,回答说:“人各有所长,我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是您教会了我,自然您就是我的老师。”

如果我们都能有这些伟大人物的学习态度,一定没有学不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