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14621800000021

第21章 “飞驰告变”与清平定“三藩之乱”时的驿政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发动叛乱。当时,清兵部郎中党务礼、户部员外郎萨穆哈、郎中席兰泰正好出巡贵州。得到吴三桂叛乱的消息后,他们连夜赶到镇远,打算由此驰驿北上,回京报警。然而,这时镇远的驿站已为叛军控制,他们没有办法,只好跑到湖南沅州的驿站,才得到了驿马。从沅州到北京,全程约4000里左右。党务礼等人扬鞭疾驰,日夜兼程,沿途不断更换新的驿马,终于在11天后到达了兵部衙门。下马后,几个人抱着门前的梁柱,半天说不出话来,良久才恢复正常。清廷听了党务礼等人的汇报,才准确地知道了吴三桂叛乱的情况。

这个故事,后来被称为“飞驰告变”。此后,清朝的皇帝曾多次讲述这一故事,来说明置邮传令的重要性。

吴三桂起兵叛乱后,他的旧部和原明朝的降将也纷纷起兵响应。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起兵叛清,与吴三桂遥相呼应。一时间,反叛势力遍及江南和西北各地,搅乱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次叛乱由于以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为主,故史称“三藩之乱”。

平定“三藩”的战争一直打了8年方告结束。战争伊始,康熙帝便认识到,在战争时期,如果按照常规由驿递传送公文,势必贻误战机,导致军事上的被动,于是指派官员设置专门的军事通信组织。他敕令兵部,疏通北京通往前线的干线驿路,派得力官员坐镇沿途的驿站,每400里设笔帖式一名,拨什库一名,要求以最快的速度传送来自前线的军事情报。战事吃紧时,每日送到朝廷的战报及其他军事公文达三四百件之多。康熙便是根据这些报告分析战场形势指挥战事的。朝廷的各项指令,又以同样的方式传送到各个战场。

战争结束后,有人这样回顾这段战时通信:

“睿略非常,特于驿递之外别设官,以备驰驱往来奏报。每一昼夜可行千余里,且互相更代,事无稽误,人不疲劳。诸将虽远在军中,挛琢庙算如在几席之间。圣谟区划,尺一所传,亦星驰电掣于数千里之外……邮传之速,其有裨于军机者大矣!”

由此可见,康熙适应作战需要,加强驿传建设和管理。对保持军事通信的畅通,对最终获得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