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14621800000032

第32章 援木包而鼓忘其身

齐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30年),晋、燕联合出兵伐齐,齐军连战皆负,形势危急。在宰相晏婴的推荐下,田穰苴(因后来官至司马,故又称司马穰苴)临危受命,担负起抗击敌军、保卫国家的重任。

大军出发前,他痛斥无故迟到的景公宠臣、监军庄贾说:

“将帅接受任务之日就应该忘掉自己的家庭,置身于军队就应该受军纪的严格约束,击鼓指挥军队作战之时就应该忘记自身的存在。如今敌军深入我们的国境,举国上下惊恐骚动,广大士卒风餐露宿于边境地区,我们的国君为此寝食不安,老百姓的命运,都掌握在将帅的手中,怎么能因为亲友的相送而耽误时间呢?”

遂置景公的命令于不顾,依照军令,将庄贾斩首示众。齐军为之肃然。

晋、燕联军听到消息后也大为震动,知道司马穰苴善于用兵且勇敢无比,于是主动撤退。司马穰苴率齐军追击,尽复失地。

鼓声是前进的命令,更起着鼓舞士气的作用。凡战,鼓声震天则能激发斗志,使全军上下团结向前,奋勇杀敌。若鼓声停止,则表示主将被擒或被杀,不仅指挥命令中断,同时也使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因此,就要求将帅具有援木包(同“桴”,鼓棰)而忘其身的精神,在手执鼓棰击鼓时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这样才能指挥军队取得作战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奋不顾身地击鼓指挥并取得胜利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公元前591年,晋国为振兴霸业,发兵攻齐。两军大战于鞍(今济南西北)。激战中,晋军主帅谷阝克负伤,鲜血流到鞋上,但仍然击鼓指挥,鼓声不断。为他驾驶战车的解张被箭射穿了手和肘,左边车轮被血染成了黑红色,仍然忍痛驾车。

解张对谷阝克说:“军队的耳目在于旗鼓,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只要你主帅坐镇指挥,战事必能成功。切不可因为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事。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要效死沙场的。”

后来,解张看到卻克渐渐不支,鼓声变弱时,便左手握着马缰,右手代卻克击鼓。晋军受到鼓舞,奋勇拼杀,大败齐军。

公元前577年,晋、楚大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当时的战况异常激烈,楚将子重坚持击鼓指挥军队作战,从早晨直到黄昏。最后的作战虽以楚军的失败而告终,但子重援桴而忘身的精神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元前493年,齐与郑联合攻晋,两军战于铁(今河南濮阳北)。晋将赵简子(即赵鞅)遭到郑军的袭击,身受重伤,“伏弢呕血”,仍坚持指挥,“鼓音不衰”。将士因此士气振奋,大败郑军,缴获粮车千乘。

击鼓坚持指挥是为将的责任,也是军队获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所以《荀子·议兵篇》明确地说“将死鼓”,即将领应死在击鼓过程中,至死也不能离开指挥岗位。援木包击鼓而忘其身,成为衡量优秀将领的一条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