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14621800000036

第36章 指挥之外的信息

旗鼓用之于指挥,传达将帅的指挥命令,这只是其传递的主要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聪明的将领透过旗鼓还可以得到许多不为人注意的情报,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让我们从曹刿论战谈起吧!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齐国出兵伐鲁。鲁国谋士曹刿请求随军出战,得到了鲁庄公的同意。两军战于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莱芜东北)。

双方列阵完毕,鲁庄公便急于下令击鼓进攻,被曹刿劝止。齐军自恃实力强大,急于求胜,于是擂鼓发起进攻。鲁庄公接受曹刿的建议,严密防御,以逸待劳。齐军连续三次擂鼓出击,均未冲破鲁军的防线,反而受到不小的损失,士气因此衰落。

曹刿见时机成熟,建议鲁庄公击鼓反击。鲁军一鼓作气,迅猛地冲向敌人,很快冲垮了齐军的阵势。

鲁庄公见齐军败退,急欲下令击鼓追击,又被曹刿劝阻。曹刿下车仔细观看了齐军留下的车辙,又站在战车的横杆上眺望齐军退走的情形,然后才同意追击。

结果,鲁军重创齐军,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战后,当鲁庄公询问如此指挥为什么能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时,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借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时,士气便开始衰退了;第三次击鼓冲锋时,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后,士气业已丧失,而我军一鼓作气,正值士气旺盛之时,自然能够一举击败齐军。”成语一鼓作气便出自于这一典故。

接着,曹刿又分析了不立即追击的原因,说道:齐国毕竟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不可等闲视之,而要谨防其佯败设伏。后来,我看到他们退走时的车辙印很紊乱,望见他们旗帜东倒西歪,才大胆建议实施追击。

透过金鼓旌旗,曹刿得到的信息可谓多矣!正是凭借这些信息,他才能正确进行决断,并最终赢得了作战的胜利。

正因为金鼓旌旗透露出如此多的信息,一些高明的将领便利用这一特点制造假情况以惑敌。《百战奇法·疑战》中说:“凡与敌对垒,我欲袭敌,须丛草杂木,多张旗帜,以为人屯,使敌备东而击其西,则必胜。或我欲退,伪为虚阵,设留而退,敌必不敢追我。”

公元前555年,晋、齐在平阴(今山东平阴东北)交战。当时晋军在山林险阻之处遍设旗帜,虚张声势。齐灵公登上巫山(一名孝堂山,在今山东肥城西北)侦察敌情,见满山遍野旗幡招展,尘土飞扬,不禁大惊失色。他误以为晋军人多势众,于是不战而率军逃走了。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突厥始毕可汗乘隋炀帝杨广出巡北塞之际,突然率数十万骑兵来袭,尽占雁门郡四十一城中的三十九座,只有雁门、崞县两城尚在隋军控制之中。隋炀帝被困于雁门,遂一面命人布防,一面下令停止对高丽的征伐,回兵救援,同时征召各地的军队前来救驾。

当时年仅17岁的李世民也随云定兴前来救驾解围。考虑到突厥兵力强盛又攻城甚急,而隋朝援军多数尚在途中,李世民建议“多赍旗鼓为疑兵”,以迷惑敌人。突厥见旌旗遍野,金鼓齐鸣,以为“援兵大至”,又得到北边告急的消息,于是引兵退去。雁门之围遂解。隋军追至马邑(今山西朔县),俘二千余人而还。

在这里,旗鼓被用作一种“示形”的手段,目的在于使敌人难以断定我的虚实情况,从而诱使其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与其他的“示形”手段并没有什么不同。广布旗帜,多用金鼓,是方了示敌以众,使之不敢轻易与我交战,这便是“虚而示之以实”;而偃旗息鼓,则是示之以寡,引诱敌人前来以达到与之决战的目的,这便是“实而示之以虚”。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兵法原则只有灵活运用方能成为制胜之道,“示形”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在特定的情况下,“或虚而虚之,使敌转疑以我为实;或实而实之,使敌转疑以我为虚。”这便全在于将帅的灵活运用了。

旗鼓作为示形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空城却敌到悬羊击鼓,都不是凭空臆造,而是来源于战争生活再加上作者的合理想象而成的。对此,我们就不多作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