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这一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女性科学家的项目,素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此奖是“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的产物,此计划诞生于1999年9月29日,那一天,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共同设立“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莱雅世界青年女科学家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其中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每年授予5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卓有成就的科学女性。2003年,欧莱雅公司决定把这一奖项的颁奖范围由原来的生命科学领域扩大至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获奖者的奖金也由原有的2万美元增加为10万美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欧莱雅世界青年女科学家奖学金,则用于鼓励年轻的女科学家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并帮助加强女性在科研领域中的作用。2003年获得这一奖励的年轻女性将由10位增加到15位,奖金由10000美元增加到20000美元。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科学计划,其权威性已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可,欧莱雅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也因此成为女性科学界的最高奖项。
她写下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2003年2月27日这一天,李方华这位71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在巴黎获得了2003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自此,这项被誉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奖”的奖项上第一次写上了中国人的名字。
李方华在领奖
李方华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电子显微学家,1932年生于香港。她1950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52年被保送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1956年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我国单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的开创者。目前,她负责着多项国家、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研究项目。
中学时的李方华非常喜欢上数学课,进入大学后,因为“物理学可以解释石头掉到水里为什么有波纹,天上为什么有彩虹这样的自然现象”,所以放弃了喜爱的数学,选择了物理专业。从学校毕业后,李方华便一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基础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情,这对常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而又枯燥的事情,许多人对此不理解。李方华总是十分平静地回答说:“对有些人来说,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确比较艰苦,需要耐得住寂寞,但我认为它其实对女性很适合。我上学的时候不知道物理学艰难,搞科研的时候又不在科什么困难,不考虑提职拿奖的杂事,一心一意做就是了。”
就是靠着这股“一心一意”的劲头,李方华创造性地发展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电子晶体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她是建立并发展我国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开展电子衍射测定物质单晶体结构的第一人,并在国内首次测定出了晶体中氢原子的位置,至今仍被国外同行引用。她与他人合作,开创性地把衍射方法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创建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新的图像处理理论和技术。她建立了基于最大熵原理的解卷处理技术,为测定微小晶体结构提供了重要途径,这一成果被成功地应用于测定高温超导体等材料的晶体结构。
也许李方华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觉得很神秘也很难理解,听听李教授的通俗解释吧,她生动地给大家解释说:“大家都知道细菌是光学显微镜发现的,而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更高。我的工作就和电子显微镜有关——观察半导体超导材料,看里面的原子在哪里。目前,用显微镜直接看原子很难,需要非常昂贵的价值上百万美金的电子显微镜才可以。我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用中档的电子显微镜,通过一些物理方法,把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但包括在其中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它看到原子。这些办法就涉及晶体学的问题,衍射的问题,同时还要建立理论来支持你的方法,这就要有数学的推导、理论的推导,需要多方面的工作配合才能完成。”
2003年2月27日,站在巴黎的领奖台上,李方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女科学家可以像男性一样登上科学的顶峰。现在许多年轻的中国人在美国、欧洲或其他国家学习和工作。我希望他们都尽快回到中国,为自己的国家出力!”
当有人向李教授请教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时,李教授说:“可以把零碎的时间用起来,我很少用一大段时间坐在那里想问题,走路的时候,做饭的时候,脑子总在转,你就能高效利用时间。如果你愿意投身科学,就会乐在其中,不觉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