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诡秘深幽的古穴密道
14629100000045

第45章 独山神仙洞

神仙洞位于贵州省独山县城南15公里处,上道乡麻银寨右侧。神仙洞中纵横交错,主洞与支洞相互连通,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地下迷宫。洞内有一可容数百人的穹形大厅,厅内一擎天大柱、四周耸立无数石笋,钟乳石似冰凌悬挂;更有清澈透底的水潭、层层的梯田、清涧峡谷上的天生桥等等。总之,整个神仙洞“不负其名”,宛如仙境,奇形怪状,鬼斧神工。

洞穴传奇

“神仙洞……在城南三十里麻银寨后,深数丈,岔洞颇多,内列池石,层见叠出,莫可名状。”民国年间《独山县志》。而传说游人入洞观赏洞景早至明清年间。经由一条300米长的“之”字小径盘旋而上,可到达麻银寨后的龙井大坡半山的洞口。洞口朝向东北,小巧精致,高仅2米,上方有一个穿洞和更高的碉堡洞。

神仙洞发于复杂的地下河系统,地下水发源于甲猛、里腊的“九十九个潭”的地方,流域面积37.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9.5%,总长度为5000米。神仙洞的洞口右下方有三个出水口:水洞、龙井和长潭。三个水口各有特色,水洞旱季不出水;龙井上升泉,在承压作用下最枯水季节流量也有89升/秒之多;长潭是一个喀斯特深潭,表面上看不出水流运动,只能看到水位升降。神仙洞有五层(若计碉堡洞,则为六层),最高层是吹风洞,海拔1060米,长潭水下洞穴海拔835米,在最低,所以神仙洞高差达到令人惊奇的225米。神仙洞这一复杂而巨大的洞穴系统共有12个洞穴,各洞上下连通,交织成网。其中,神仙洞口—断桥、断桥—顶潭这两个2个主洞穴呈东北西南向延伸,几近平行。

成因揭秘

许多研究者和观赏者在观赏神仙洞和其他洞穴乃至所有景物时,都喜欢探究它们的“年纪”、形成年代。洞穴的年龄的确定比较困难,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仪器能测量出洞穴生成的时间,但是已经有多种科学分析方法可以测定其中景物的生成年代,继而大致推断洞穴的“出生年代”。14C、铀系法、古地磁方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方法是景物年代测量的几种常用科学分析方法。14C方法在测定6~7万年前以来生成的景物时精确程度较高,有效性也基本局限于此;铀系法在测量40万年前以来的景物年龄时效果较好。目前景物的年代测量一般采用铀系法,较少使用古地磁法,而愈来愈多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方法。

经过上述一些方法的测量,独山神仙洞系统中一些景物的生成年代已得到确定。最高的碉堡洞流石生成时间已有30多万年了;穿洞中的石笋最早于41万年生成,最晚也有8万年。神仙洞干洞内的石笋的年纪介于15万年至27万年之间,而水洞穴的某些钟乳石却不到1万“岁”。由此观之,较早形成的是高层洞穴,后来形成的是较底层洞穴或者本身是地下河的洞穴。进而,再利用地下河形成和作用理论、钟乳石形成过程、风化作用等现代理论可以进一步深入推知神仙洞的形成过程。

今日奇观

除前述“穹形大厅”(又因钟乳石形似雪松而称“雪松大厅”)外,神仙洞内碳酸钙沉淀形成的景观还有敲击时音节多样的“玉幕厅”、形似白莲的“莲花池”、水清见底的“绿茵潭”、形同孔雀秀尾、石花瓣层层叠叠的“孔雀开屏”、滑溜溜的“滑油山”……不胜枚举。特别值得一说的神奇的风力可达5~6级的“吹风坳”和“买卖街”。“吹风坳”洞身窄小,仅容一人匍匐而过,冷风呼啸,迎面扑来。根据研究,风速大小与洞穴横断面积成反比,即洞穴的横断面大,风速小,所以神仙洞“吹风坳”的风速很大。“买卖街”是神仙洞里的“大世界”,宽敞平坦,长达里许,宽处可达15米。“买卖街”因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轰炸独山各地,乡人在此洞点灯赶场而得名。

水流侵蚀,岩层崩塌形成的各种景观也是神仙洞的一大特色。高达36米、骤见顿觉惊心动魄的“断桥深渊”,深不可测的喀斯特地下深潭;丛生争艳的石花和石葡萄,有三旋式石花,有内红外白的石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