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洋深潜全记录
14629500000071

第71章 人工岛和海上城市

人工岛就是在近岸浅海水域中用人工筑成的海岛,是局部海域的陆地化。现代工业发达的沿海国家,普遍面临滨海一带人口密集、城市拥挤所带来的发展难题,兴建海上人工岛是改善或解决这些老城区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同时,近海海底油气的开发也需要兴建人工岛来安置钻井设施、采油设施、油气贮存与处理设施、运输设施和生活设施等。人工岛已成为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方式。

人工岛的位置一般选在较靠近海岸的海域,水深宜在20米以内。邻近应有足够的土石。建岛工程主要包括岛身填筑、环岛护岸与岛陆交通联系三个部分。关于岛身填筑,一般有两种方法:先抛填后护岸或先围海后填筑。前者适于掩蔽性较好的海域,方法是用驳船运送土石在海上直接抛填。后者适于风浪较大的海域,方法是先将所需水域用堤坝圈围起来,留必要的缺口,再用驳船运送土石进行抛填,或用挖泥船进行吹填,或用已预制好的大型沉船运至预定海域内下沉,形成沉井,再向沉井内吹填沙土。修建环岛护岸时则必须保证护岸具有抗御波浪、水流及冰凌强烈冲击的功能,常用的工程结构有斜坡式和直墙式两种。斜坡式采用斜坡堤,外坡用块石、混凝土块或人工异形块体护面;直墙式采用钢板桩墙或钢筋混凝土板桩墙等,有时还采用钢板桩格型结构或沉箱、沉井等。岛陆之间的交通一般采用栈桥或海底隧道连接,通过皮带运输机、管道或缆车等设备传输,也可铺设公路或铁路运输。人工岛离陆地较远且又无大宗陆运物资时,常采用船舶运输,因此岛上要设置船舶停靠场所。

60年代以来,日本建造的人工岛最多,规模也最大。大阪湾西部神户港外海域中,1966-1981年建成总面积为436万平方米的神户人工岛。该岛在10米水深中用0.8亿立方米土石料填筑高达20米,用大桥与陆地连接。以后,又建成面积达580万平方米的六甲人工岛与长崎新大村飞机场。

80年代后期,我国在渤海湾大港油田建设张巨河人工岛,首先用气垫技术将一直径60米的钢质沉井从陆上成功运至海域,定位下沉后再浇注钢筋混凝土岛壁,壁下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这项技术也属世界领先水平。

海上城市是指在海上建立的居住区,可供数万人生活,具有现代化的城市功能和新的交通体系。海上城市与人工岛没有实质性差别。不同之处仅在于:海上城市是工业、商业、科研、居住、娱乐等人类社会活动的综合体;而人工岛通常只是特殊行业用地向海洋的延伸,如为了开采近海油气、深海锰结核或热液矿床而修建的海上专用人工岛等。值得指出的是,人们一般把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行业都设在海上人工岛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海洋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