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日野原重明健康系列-创造生命
14636400000025

第25章 与其发愁该喝什么药,不如考虑该如何行动

和他人小别的时候,英语说“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意思是说“照顾好你自己”。

对于说这句话的人来说,“照顾”指的是你自己要这么做,而不是我要为你做什么。我把这句人类重要用语又再生出了另一层意思。

也就是说,对健康进行管理的主体是大家自身,而不是医生。医生可以为大家提供一条方针或一种思维方式,但仅此而已。该行动的不是医生,而是大家自身。仅仅依靠医学就能维护健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为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拥有一名固定的家庭医生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的生活习惯。

应该自我审查一下,在饮食、运动、睡眠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当中,自身存在多少把健康推向疾病边缘的危险因素。检视一下自己有没有嗜好多盐食品的习惯、大量食用甜食的习惯或嗜好高胆固醇食品(动物性脂肪、黄油)的习惯,或者有没有不运动的习惯、过度吸烟的习惯、过量饮酒的习惯。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危险因素,是否加剧了动脉硬化,招致了心肌梗死、高血压或肠胃疾病。

“自身的生活习惯正在制造自身的疾病”。如果能这样想问题,就应该把自身的危险因素归结起来,当作头等要事处理。必须考虑该如何行动起来,尽量多地改变目前的不良生活习惯。

试看一下都市人的生活——盐分过多、过度进食、过量饮酒、动物性脂肪的过量摄取、吸烟、巨大的精神压力、慢性运动不足、无兴趣爱好。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肌梗死的最大原因。

在美国,男子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肌梗死。而日本正在迎头赶上。

我们从美国输入的应该是伟大的开拓精神,而不是大量摄取黄油和糖分的饮食习惯。

为了保护健康,我们必须做一点什么。不仅仅需要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行动。

与其考虑该喝什么药,不如考虑该如何行动。“习惯”就是行动。不要让行动仅停留在大脑里,要实际去做。通过自身的行动,能够创造出自身的习惯。

所谓真正的健康,是指利用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习惯,在症状尚未显现的阶段,为了防止异常情况出现,我们人人把健康的底边尽力扩展的行为。

我在1973年创立了名为“生活企划中心”的组织,中心的信条是“人生等于习惯”。这句话取自19世纪美国医生威廉· 奥斯勒的精神。

人生只不过是或多或少自动重复的动作的连续。

“习惯的形成是通往更高境界道德的基础”的观点,是二千三百年前的大哲亚里士多德的教义中心。亚里士多德同时说过,“习惯能创造人的品性”。

所以希望大家能牢记奥斯勒的这句话,“习惯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同时可以哺育出健康的心灵。只有身处习惯当中,生活的快乐和工作的快乐才能融为一体,得到调和。”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看作是一棵生命之树,只有通过各自的不懈努力,才能从身、心两方面促其成长,促其繁茂。

先天性的体质可以算做促使这棵数成长的因素之一,但后天性的若干习惯养成却更多地参与了我们的成长。

不要光考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十分重要。希望大家以身、心两方面的共同健康作为目标,努力培养新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