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康复指南
14638700000032

第32章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指65岁以上的老年人,缓慢发生的较为严重的、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以慢性智能减退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但没有意识障碍。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患病率愈高。起病在65岁以前称早老性痴呆(早发型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变进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预后较差。

老年痴呆的常见原因是阿尔茨海默病(AD),约占痴呆病例的50%,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表现为缓慢进展不可逆的智能损害。病理改变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等。其次是血管性痴呆(VD),约占20%,病因与血管性病变有关;AD和VD两种病变共存为混合性痴呆(MD),约占20%;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占10%左右,包括其他变性脑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癫痫、中毒、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营养缺乏等。部分病人如能早期发现,明确病因和及时治疗,有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病前人格、文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等与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