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康复指南
14638700000098

第98章 抗精神病药物简介

抗精神病药物又叫强安定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经典性抗精神病药(又名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与非经典性抗精神病药(又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经典性抗精神病药又可分为低效价高剂量类(以氯丙嗪为代表)和高效价低剂量类(以氟哌丁醇类为代表)。后一类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的特点是抗幻觉、妄想作用强,镇静作用比低效价高剂量类弱,并且对心血管及肝脏毒性低,锥体外系的副反应也要少。

非经典性抗精神病药是通过平衡、阻滞5-羟色胺(5-HT)与D2受体起作用的,突出的优点是对精神病人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都有效(但仍然是对阳性症状更有效)。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强调早期、足量、全程,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到完全控制症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2个月以上,首次维持治疗至少2年,甚至终生用药。原则上单一用药,尤其是同一机理的药物不合用。同时伴有抑郁、失眠、焦虑等可配合使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镇静、催眠、抗焦虑剂。

抗精神药可引起体重增加,糖调节受损、代谢综合征。按副反应强度依次为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低效价>高效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