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吕不韦:最成功的商人
14645100000015

第15章 大赦天下,吕不韦施展政治抱负

异人命短,即位三年即亡。吕不韦推嬴政上台,嬴政年幼,吕不韦以仲父之名辅佐之。在接下来的十数年,吕不韦成了秦国最有权势的人,风头一时无两。但是一个隐患一直存在,那就是太后赵姬对吕不韦那段永远也斩不断的情丝。

庄襄王元年(前249),吕不韦成功地将异人捧上了秦王的宝座,此时异人32岁,正值壮年,按说此时登基的异人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施展一下自己的治国才能了,但是这个盛年皇帝却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在赵国,他所追求的不过是回到秦国过上安稳的日子,不再担惊受怕,没有多少政治抱负。他本人的确没有多少文化和见识,并非是一个可以统领天下的帝王之才,加上他本身对吕不韦就颇为依赖,觉得他是个有才干又有奇谋之人,经过几年相处,发觉他对自己忠心耿耿,所以军国大事也几乎都听从吕不韦的安排,就这样,秦国的大权基本就落到了丞相吕不韦的手中。

吕不韦当然了解异人的个性,这正是他一直期盼的一天,他要将自己的治国谋略施展开来,壮大秦国,兼并六国,并最终统一整个天下,他要为嬴政打下一个太平盛世,让吕氏子孙世世代代尽享荣华富贵。所以,从异人承继王位开始,吕不韦实际上就成了秦国的最高统治者,他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壮大秦国、扩充秦国版图上。至于嬴异人,就像脱离了牢笼的小鸟一样,在充斥着美人无数的后宫之中尽情享乐,成了虚有其名的王上。

当异人任命吕不韦做秦国丞相的时候,秦国的臣民还是颇有微词的,因为在当时,商人的地位很低。但是迫于吕不韦和异人的权势,没有人敢说什么。但是,当吕不韦真的开始在秦国施展作为的时候,许多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确是一个颇有才干之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早已将做生意“一本万利”的思想渗入骨髓,所以他在经营国家的时候也是希望能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而正是在他的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吕不韦执掌下的秦国也越来越强大起来。

异人初登王位,吕不韦便献上一策: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并尽数列出好处,异人听了大为赞赏,于是便颁布诏书,宣布大赦天下。秦国百姓闻得号令,都议论纷纷,因为在当时,秦国的治国理念是以法家为主,主张以严刑峻法让百姓服从,百姓日日生活在严苛的法律之下,纵使有怒气也不敢言,更不敢声张出来。因为法律太过严苛,老百姓对统治者的情感也可想而知,但是吕不韦此刻宣布大赦天下,将那些非大奸大恶的囚徒释放出去,按照功劳对先王遗臣进行封赏,善待嬴氏宗族亲属,对百姓布施恩泽。秦国上至皇室宗亲、文武大臣,下至贫民百姓都得到了好处,大家对新任国君更为拥戴,国内力量的凝聚力也就更强了。百姓觉得这个新任的国君和丞相是有人情味的、懂得体恤百姓的人,所以也就更加乐意拥护他们了。就连被迫给吕不韦让路的前任丞相蔡泽也不得不佩服吕不韦此举甚为高明,同时心中也难免又生出几分落寞之意,政敌当权,看来此后自己再想重回秦国朝堂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居然发生了。

某日,蔡泽正在堂中安坐,忽听家仆来报,说现任丞相吕不韦突然到访。蔡泽闻听此言,颇为吃惊,直到再次从家仆口中确认消息,这才相信吕不韦的确是来了。蔡泽眉头深锁,吕不韦此刻突然到访,难道是因为自己当初没有拥戴异人登基而想同自己秋后算账吗?如果真是这样,他就真的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大不了豁出去全家的性命不要,那又怎样?想到这里,蔡泽把心一横,让家仆将吕不韦请进来,自己则卧倒在床榻之上,佯装生病。

吕不韦一进来就看见蔡泽躺在病床上,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但是吕不韦是何等聪明之人,早知他并非真的有病,所以双方行礼之后吕不韦便同蔡泽谈论起了当今天下形势,蔡泽听吕不韦一番谈吐,越来越吃惊,原来自己一直小看了这个商人出身的政客,他的许多见解竟与自己不谋而合。两人竟越谈越投机,吕不韦观蔡泽神色,已知时机已到,便话锋一转,轻叹一声道:“不韦近日正欲与燕国交好,奈何纵观朝堂上下,竟找不到一人可出使燕国,真真愁煞人也!后听闻先生是燕国人,若先生肯代秦使燕,以先生的宏才伟略,定然事半功倍,马到功成!不知先生身体可支撑得了否?”

蔡泽刚刚还在为自己没有机会再回到朝堂之上而遗憾,此刻听闻吕不韦邀请自己代表秦国出使燕国,顿时觉得又惊又喜,忙道:“难得丞相大人如此高看于我,小老儿只要有口气在,定然不辱使命。”

吕不韦忙道:“如此甚好,听闻先生此言,不韦也就放心了!待先生休息两日,病情好转之后便请入朝堂商议出使燕国之事,如何?”

蔡泽连声称诺。吕不韦方才辞谢而去。

后来,蔡泽出使秦国,果然马到功成,使秦与燕组成了同盟,让秦国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少了一个对手。蔡泽从燕国归来之后,重回朝堂之上,成了吕不韦有力的助手。除了蔡泽,吕不韦还启用了秦昭襄王旧臣王龀、蒙骛等人,令他们统帅秦国兵马,正是这些人,靠着丰富的经验,带领秦国军队纵横沙场,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