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包拯
14646200000011

第11章 诗文传颂百世

黎民百姓创作了不少有关包拯的传奇故事,但若数建造纪念包拯的祠堂庙宇,创作赞颂包拯的歌赋诗词和楹联碑记,却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功劳。包拯在朝廷官员中,是一位忠、孝、节、义俱全的人。特别是他为官公正廉洁、刚直不阿,被正直的士大夫视为楷模。在包拯逝世之后,建祠纪念他,撰诗词立石碑赞颂他,是士大夫们乐意做的事情。

包拯初到谏院时,他读书时结识的好友、兴化寺的仁岳和尚就赞誉他“禀纯一之性,有端方之节。危言笃论,可以正遗阙;博学远识,可以备顾问”。包拯死后四年,即治平三年(1066),仁岳和尚提议把庙里的西厢房腾出来供奉包拯。庐州太守张环曾受包拯赏识,对仁岳的提议表示赞同,他还在包拯的塑像上题了颂词:“龙图包公,平生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这是第一个纪念包拯的场所。后来在包拯到过的地方,如开封、池州、天长等地,也陆续建起了包公祠。

包公祠在端州建得较早,也建得最多。嘉祐七年(1062)五月,包拯去世的消息传来,端州人就以各种形式来悼念他。宝光寺(相传为包拯筑西江堤时所建,遗址在今景福围渡头防汛站附近,供奉玉皇大帝)、西石头庵(星岩书院)、崧台驿、大井头(包拯所开七井之一)等与包拯当年有关系的地方,都有乡民在包拯的诞辰、忌日自发祭祀。熙宁二年(1069),包拯去世后七年,端州知州蒋绩(一作续)仰慕包拯为人,既有感于包公善政,也应端州人的要求,在端州衙署附近兴建了“龙图公祠”。明万历《肇庆府志》载:包公祠“旧在府治仪门之左,宋熙宁中郡守蒋绩建”。这是端州兴建的第一座包公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黄公度被奸臣秦桧贬为肇庆府通判时,曾拜谒包公祠并赋诗云:

华堂传绘事,昭代得仪型。迹与莓苔古,名争兰芷馨。清风无远近,乔木未凋零。今日斫坭手,依然瘦鹤形。

据清康熙《肇庆府志》记载,当时的包公祠在肇庆府治仪门左,即端州州衙的东侧,临近包拯原来办公的地方。因为包公祠在府衙之内,四方百姓瞻仰祭祀不方便,“祠阻郡署内,凡东西任来瞻谒者,弗之便也”。到了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两广总督都宪潘蕃、佥宪许垣委托肇庆知府黄颙,按照明成化元年(1465)肇庆知府黄瑜奏请朝廷的计划,于弘治十八年(1505)正月初六日,“于郡署外之西百步许,相地而改祠焉”,新祠在肇庆府衙西边一里处迁建,同年四月初一便建成。包公祠迁建之后,又在州署前留下了一座“包孝肃公”牌坊,以为纪念。这是迁建的第二座包公祠。

迁建后的包公祠坐北向南,兼富岭南祠堂与神庙的特点,有高大的正门、朝厅、屏风,清代曾多次修缮。到1924年兴建城中路时,由于附近部分民房、巷道拆迁,包公祠正门的朝厅、屏风也随之被拆除。而马路北侧处新建了一个大门,门顶横额灰塑楷书“宋孝肃包公祠”六个大字,大门两侧以围墙相连,并在东西围墙转角处各建了一间小殿,供奉护祠神像。进入大门后,建筑物按中轴线布局,近西进入牌坊,是宽敞的庭院空地,种植鸡蛋花、龙眼、黄皮等花果树木。当中一条青石铺砌的行人通道将牌坊与方形拜亭连接,然后进入大殿。

包公祠大殿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面宽三开间,八柱,三进深。殿内悬挂木匾“清风还在”,有楹联:“生为柱国,死作阎罗,宋代直臣第一;堂溯枕书,洲留掷砚,端州循吏无双。”“燮理阴阳,独擅玉衡金鉴;尊崇道德,惟能铁面丹心。”“百代仰仪型,风貌清严,自昔台阶昭重望;千秋留遗泽,冰心皎洁,还从砚渚溯遗征。”“遗像至今留铁面,当年报国见丹心。”这虽是文人墨客所撰写,但内中也总结了端州百姓对包拯治端三年的评价。大殿正间神龛内供奉包拯全身坐像,因为包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所以塑像脸面黧黑,五髯长须,头戴吏冠,身穿官袍,腰缠玉带,手持朝笏,足穿朝靴,神态端庄。拜席两边供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全身立像。可见,当时有关包公的杂剧、小说、评话、故事等文学艺术在全国风行,包拯的形象便按照文学作品变成了黑脸。杂剧、小说虚构的人物如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也进入了祠堂。明代著名书法家、理学家陈献章用茅龙笔书刻有包拯《书端州郡斋壁》的诗碑,此碑不知现藏何处。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座近六百年历史、为祖祖辈辈肇庆人所景仰拜祀的包公祠,一夜之间被砸毁,后原址建起了一所小学。

1998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在城西厂排街大菜园村重建包公祠,于2000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十五日)包公诞辰这一天竣工开放。重建的包公祠主建筑群占地11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牌坊、山门、主殿、配殿及亭、台、楼、阁、廊、井等仿宋建筑,古朴大方,蔚为壮观,面积比之旧包公祠大了几倍。新包公祠除了将旧包公祠的楹联、匾额重新刻制之外,山门两侧还增加了启功撰书的楹联:“正直遗型留稗史,清忠初绩著端州。”包青天的美称始传于知州任上,端州是包拯的成名之地已经成为共识。这是迁建的第三座包公祠,遗憾的是没有在原址上重建。

在端州城区内还有一座包公祠,建在宝月台星岩书院旧址处,这座祠庙规模较小,有僧人主持管理,供人们祭祀参拜。胡森《新建宝月台后楼长亭记》载:“出端州北郭半里有宝月台,枕山带湖,宋包孝肃星岩书院旧址也,后人即其地立祠祀公,有僧主之。”

此外,在包拯掷砚成洲的砚洲(属今肇庆市鼎湖区)、四会县(今为县级市)也都建有包公楼和包公祠。

砚洲包公楼于清道光年间建成。清宣统《高要县志》载:“包公祠有在砚洲沙东者,相传孝肃掷砚于此。明尚书肖云举为砚洲罗贞门人,其任两广总督时,面嘱罗贞之子罗万程、罗万象建祠是间,并筑楼五层,以镇羚峡水口。适有旨召肖公回,楼遂不果成。清道光十四年,乡人建楼三层。同治七年拆去其一。”建祠时,砚洲罗本元等人倡议集资,砚洲岛米船行一百多艘米船鼎力襄助,勉力捐资,凡建祠所需的材料,全部由米船行从广西各地义务运送,建包公楼共用纹银二千余两。这是由士大夫倡建、乡民自发集资兴建包公楼的例子。

包公楼历时十一个月十一天建成,楼分三叠,阔六丈,进深三丈五尺,高四丈六尺,四合院式建筑,上为“大魁阁”,中奉“文武帝”,下是包公殿堂,堂中塑包公像,两旁王朝、马汉站立。在这座包公楼里,包拯与文武帝等天神共处,可见已经走上了神坛。楼前的石柱有阴刻楹联:“空中气象清新,楼有三层高三尺;世上风波如此,囊无一砚竟千秋。”天阶建四角“浩然亭”,四石柱刻有两副楹联,其一为:“直道清心,尚有五言留北宋;投香载石,何如一砚镇西江。”其二为:“片石留名,弹怪可投河伯壁;中洲拜像,怀贤应访浩然亭。”两联说的都是包公掷砚的故事。砚洲岛包公楼也经几毁几修,到1987年初,砚洲群众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组成“重修砚洲包公楼委员会”,专责筹办,广泛劝募,筹集资金,使这座具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包公楼重现风采。

据记载,四会县包公祠共有三处:一是位于四会县东门外,嘉靖二年知县金龄建;二是位于县署仪门左;三是位于四会县前街。清光绪《四会县志》载:“包公祠在县前街。旧志谓,旧在金龄观内。明世宗嘉靖元年壬午,知县肖樟迁县署仪门左。三十七年戊午,知县张文光始改建今所。国朝高宗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知县黄之选重修云。今上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知县刘德恒修,毁塐像易木主。”

肇庆方圆数十里内建造了这么多包公祠,这在全国各地都是少见的。然除了包公祠宇多,赞颂包公的诗词歌赋更是多不胜数。自宋、元、明、清、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朝历代都有吟咏,包公在端州的卓著政绩都在诗词歌赋中有所反映。宋朝有黄公度、赵时、苏良等。苏良(字尧臣,南宋番禺人,宋度宗年间任肇庆知府)作的《石刻题诗》咏的是包拯陪同周湛、钱聿游七星岩时的题刻:

咸淳乙丑良月番禺苏良同张、彭二寅契来游,因以纪胜。

杖屦追随入翠蓬,玲珑一窍彻心胸。

山罗斗宿英灵萃,地镇龙潜气势雄。碑藓犹涵周子泽,涧松仍有老包风。岁寒共约吾三友,要把清规踵二翁。

诗中的周子泽是周敦颐,老包就是包拯。苏良看了包拯的题刻,赞包拯的书法犹如松树一样刚劲,但诗中主要还是表述自己要向周敦颐、包拯学习,继承他们廉洁为民的精神。

明朝有黄瑜、吴尚质、区大枢、区怀瑞、陈子壮等。黄瑜(字仲美,南京华亭人,明正统甲子举人。天顺七年任肇庆知府)《披云楼》诗云:

乘暇来登城上楼,宦情乡思共悠悠。京华北望几千里,岭表南来第一州。倦乌孤飞天不尽,晴山叠出雨初收。包公尚有甘棠泽,清誉令人仰未休。

黄瑜以周代召公南巡休息甘棠树下而另百姓爱屋及乌的典故,比喻包拯在端州的惠政,黎民百姓爱戴包拯,诗人对包公深表敬仰。

清朝的文人墨客对包公咏赞最多,有胡永亨、宋广业、全祖望、吴诒丰、莫元伯、彭泰来、窦国华、何元、何逊、窦光鼐、周振升、黄瑞麟、罗瑗、陶邵学、黄登瀛、陈旦、谢星岛等人。著名学者全祖望曾到肇庆任端溪书院主讲,留下《宝月坛》五律一首:

乔木苍然古,犹疑孝肃遗。好风来四面,绿荫满千畦。天旷定元暑,地偏足自怡。老夫舆疾过,聊以慰支离。

这首诗提到的包拯创办星岩书院之事,在清道光《肇庆府志》和宣统《高要县志》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