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阅读点亮金色年华:现代礼仪常识
14650300000013

第13章 行走的正确姿势

衣、食、住、行中的行,即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之一。最初的人类社会,人们徒步而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行走有了可资利用的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使人类活动的空间得到拓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也越来越大。行,大多使人们置身于一些公共场所,这就决定了人们的行不能我“行”我素,而应当注重行的礼仪。

人们常常忽略自己的走姿,认为它不是一个什么要紧问题。其实,人的走姿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行走时总比站立的时候多,而且一般在公共场所进行,人的走姿自然地构成了审美对象。当你走在街上随便看看,就会发现,有的女性步态轻盈、袅袅婷婷,那迷人的体态和富有魅力的走姿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而有的女性是晃肩腆肚,脚步沉重,哪怕容貌再漂亮也没有一丝风姿。

对于青少年来讲,行走的姿势更为重要。因为人的体态和姿势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不好看的走姿一旦形成将很难矫正,所以应当在平时留心和注意。正确优美的走姿,不仅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而且能体现我国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古人对行走姿势作了最简炼的概括“行如风”。“行如风”是说人行走时,如风行水上,有一种轻快自然的美。行走迈步时,应脚尖向着前方,脚跟先落地,脚掌紧跟落地。要收腹挺胸,两臂自然摆动,节奏快慢适当,给人一种矫健轻快、从容不迫的动态美。

青少年走姿中常见的问题是,身体前仰后仰或肩部左右摇晃,或者两脚尖向内撇或向外撇,形成俗称的“内八字”或“外八字”。这些都是不正确、不规范、不雅观的走姿,应注意克服和矫正。

走路时步态美不美,是由步度和步位决定的。如果步位和步度不合标准,那么全身摆动的姿态就失去了协调的节奏,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步韵。

所谓步度,是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步度的一般标准是前脚迈出落地后,前脚脚跟与后脚脚尖的距离恰好等于自己的脚长。这个标准与身高有关,身材高者则脚长,步伐自然大些;若身材矮小,步伐也会小些。穿什么样的服装和穿什么样的鞋也会影响步度,如果穿着筒裙和高跟鞋,那么步度肯定就比穿长裤或平底鞋小些。

所谓步位,就是脚落地时应放置的位置。走路时最好的步位是:两只脚所踩出的大致是一条线,而不是两条平行线。特别是一位女性走路时,双脚踩着左右两条线走路,是有失雅观的。

步韵也很重要。走路时,膝盖和脚腕都要富于弹性,肩膀应自然、轻松地摆动,使自己走在一定的韵律中,显得自然优美,否则会失去节奏,显得浑身僵硬。

总之,步姿的要领是:挺胸,抬头,两眼平视,轻快平稳,步态和步位合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