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用穴位自我保健术
14652600000004

第4章 常用按摩手法

常用按摩手法若按照手法操作时的动作形态特点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摩擦类按摩手法

(1)摩法。摩法是以手指指腹或掌心附着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且有节律的抚摩。施以本法时,肘关节要微屈,腕关节须放松,用力要自然。指摩法轻快柔和,每分钟120~150次为宜,常于颜面、眼周围以及胸腹部使用,掌摩法缓慢柔和,每分钟70~80次即可,主要用于腹部,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滞的功效,可治疗便秘、泄泻、胸闷、心悸等病症。

(2)擦法。擦法有掌擦法、指擦法和鱼际擦法。掌擦法是用手掌做来回快速的摩拭,指擦法是用拇指外侧缘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面做来回快速的摩拭,鱼际擦法时用大鱼际做来回快速的摩拭。

施以本法时,腕关节要伸直,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速度要均匀,尽量加大往返距离,压力要适中,每分钟一般为100~120次。本法主要作用于腰骶、肩背及四肢,有消肿止痛,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功效。可治疗寒性疾病,如伤风感冒、腹痛泄泻等。

(3)推法。推法常用的有掌推法和指推法。掌推法是用手掌着力于治疗部位上,垂直向下压力,作平行于体表的单方向直线移动。指推法是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端着力,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施以本法时,应手指在前,掌跟在后,着力部位紧贴皮肤,速度要均匀,压力要适中,每分钟为200次左右。本法主要作用于腰背、胸腹、下肢部,有通经活络,消肿化瘀,健脾和胃的功效。多用于治疗瘀血肿痛、脾胃虚弱、恶心呕吐、腹胀泄泻等病症。

(4)搓法。搓法分为掌搓法与虎口搓法两种。掌搓法是用双手掌心夹持肢体,相对用力作方向相反的前后来回搓揉并使肢体随之转动。虎口搓法是用两手虎口及食指内侧放置于颈肩部,做快速的搓动。旎以本法时,双手用力要对称,轻重适度,搓动要快,移动要慢,每分钟般为180~200次。

本法主要作用于四肢、胸胁以及颈肩部,有疏筋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肌肉痉挛等病症。

(5)抹法。抹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端用力按于治疗部位,做上下左右直线或弧线的单方向移动。施以本法时,要用拇指的近端带动远端进行操作,双手用力要轻缓,速度要对称。本法一般作用于前额部,有镇惊安神,醒脑明目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眩晕、失眠等病症。

摩擦类手法除上述的5种手法外,还有刮法、扫散法、推桥弓法、摩掌熨目法、梳头栉发法等。

2.挤压类按摩手法

(1)按法。按法是以手指的指端、指腹或手掌着力于治疗部位,逐渐垂直向下按压,按而不动,深而留之。施以本法时,着力部位要紧贴治疗部位,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轻而重,稳妥持续,逐渐加压。

本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或穴位,常与其他手法配合应用,具有整复错位、开通闭塞,调节气血,镇静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损伤,肌肉萎缩、肩臂疼痛、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等病症。

(2)点法。点法是以指端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进行点戳按压的操作。施以本法时,手指要保持一定的姿势,避免在点的过程中造成损伤,且不可骤然用力,施力要适度,不要戳破患者皮肤。

本法适用于全身各个穴位和骨骼关节间隙处,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机、通行脏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感冒、胸胁胀痛、脾胃失和、胸闷腹胀等病症。

(3)拿法。拿法分为三指拿法和五指拿法。三指拿法是以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捏住掩治部位,做向上提拿的动作,五指拿法是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成钳形,捏住施治部位用力拿捏。施以本法时,前臂要放松,手掌放松,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产生的力来拿捏部位,指间关节不动,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骤然加力。

本法适用于颈、肩、四肢等部位,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放松肌肉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肩臂疼痛、颈项强痛、落枕、中风麻痹、失眠等病症。

(4)捏法。捏法有二指捏法和三指捏法两种。二指捏法是用拇指与食指在肌肤上进行捏拿,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三指捏法是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在肌肤上做相对用力挤捏,边捏边交替前进。施以本法时,要以手指指面着力,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动作要连续且有节律。

本法主要适用于背部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具有调节脏腑、调理肠胃、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腹胀泄泻、肩背疼痛、小便不利、癫痫等病症。

(5)捻法。捻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捏住治疗部位,对称用力做上下快速揉捻。施以本法时,主要以食指运动为主,拇指做辅助运动,边捻边移动位置,每分钟来回搓捻70~90次左右,动作要灵活、快速、连续,着力应和缓持续。

本法主要作用于手指或耳部,具有通络活血,理气养神等功效。可治疗手指麻木、肿胀,以及一些头面疾患。

(6)捋法。捋法是用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做上下往返推动。施以本法时,应该以上肢带动着力部位,指关节以及指间关节不动,沿着肌腱、骨缝、脊柱两侧做推动。

本法主要用于腱鞘、骨缝、条索、脊柱两侧,具有疏通狭窄、通络舒筋、松肌解痉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腱鞘炎、肌肉紧张、上肢麻痹等病症。

挤压娄按摩手法除上述6种外,还有拨法、踩跷法等。

3.摆动类按摩手法

(1)一指禅推法。指禅推法是用拇指指端或拇指外侧端亦或拇指指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部的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在治疗部位上来回推按。施以本法时,肩关节要放松,肘关节微屈,自然下垂,腕关节屈曲,拇指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四指自然弯曲,握成空拳装,紧推慢移,每分钟一般为130~150次。

本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消除疲劳、缓解痉挛、理气和胃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咳嗽、脘腹胀满、四肢痿痹、落枕、失眠等病症。

(2)揉法。揉法是分为掌揉法、指揉法和鱼际揉法等。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即为掌揉法,此法主要作用于腹部、腰背。

指揉法是用指端附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此法一般适用于穴位的按摩。鱼际揉法即为以鱼际为着力部位,附于治疗部位做缓和轻柔的环旋活动,此法较适用于头面部的按摩治疗。

施以本法时,腕关节要放松,着力部位不要离开被揉之处,但也不要按而不动,揉动的幅度要大小适中,揉动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30次左右即可。本法轻柔缓和,柔中带刚,可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按摩,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化痰平喘、消食导滞等功效。可治疗脾胃不和、胸闷心悸、泄泻、便秘、腰痛等病症。

(3)缠法。缠法是以拇指指端附于治疗部位,腕关节与拇指指间关节做快速摆动的按摩手法。施以本法时,肩部要自然放松,肘关节下垂,腕部自然屈曲,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四指弯曲成虚拳状,做每分钟250次左右的摆动。

本法轻快柔和,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痰、理气安神之功效。可用于胸胁肿胀、失眠健忘等病症的治疗。

4.叩击类按摩手法

(1)击法。击法有拳击法、掌根击法、侧击法和指尖击法之分。所谓拳击法,就是以拳面、拳背或拳底来击打治疗部位,此法多用于下肢、腰背的按摩,掌根击法是用掌根着力,来击打治疗部位,此法适用于腰背部,侧击法又称为掌击法,即五指自然伸直,用手掌只侧来击打治疗部位,此法多用于颈肩、腰背以厦下肢后侧,指尖击法主要用于对头部的治疗,其操作为五指成爪形,以指尖着力,对头部做击打动作。

在施以本法时,腕关节要放松,用力要缓和,击打时要有弹性、有节奏,双手交替进行。本法作用于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效,若作用于腰骶部,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肌肉疲劳,还可舒筋活血,若以指间击法来击打头部,可开窍醒目,活血安神等。本法适宜于腰肩肿痛、失眠健忘、中风头痛、四肢麻痹等病症的治疗。

(2)拍法。拍法即是以双手或单手拍打施治部位。施以本法时,五指并拢微屈,以虚掌拍打。本法适用于腰骶部、背部的按摩治疗。具有行气活血、祛痰止咳、利气通经之功效。可治疗腰背疼痛、痛经带下、咳嗽气喘等病症。

(3)弹法。弹法就是用食指或中指指背抵住拇指,然后快速弹出,击打施治部位。施以本法时,动作要轻快、柔和、有弹性,而且须连续有节奏地弹击。此法多适用于头部,具有镇惊醒脑之功效。可治疗失眠、嗜睡等症。

5.振动类按摩手法

(1)振法。振法是以食指、中指指端或手掌置于治疗部位,做快速、连续的上下颤动。以手指为着力部位的称之为指振法,以手掌发力颤动的称为掌振法。施以本法时,掌、指应紧贴施治部位,振颤的频率要快,每分钟250次左右为宜。

指振法多作用于穴位,如百会、膻中、气海、关元等穴,有调理气机的作用。而掌振法多作用于腰部、腹部,作用于腰部时,称为颤腰,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作用于腹部时,称为振腹,具有和中理气、消食导滞、和胃健脾之功效,可治疗消化不良、脾胃失和、肠梗阻、肠粘连等病症。

(2)抖法。抖法可分为肩部抖法、腰部抖法和髋部抖法,按摩中常用到的是肩部抖法,在此对其做些介绍。肩部抖法是用双手握住患者的手指,然后往外牵引,使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在牵引的过程中,做上下小幅度的摆动,并使摆动的波幅沿着患者的肘、肩部上传,使肩关节得以最大波幅的活动。

施以本法时,患者的上肢要放松,肩部处于外展位,抖动的幅度要小,但速度要快,每分钟为150次左右为宜。本法作用于上肢部,具有滑利关节、舒展筋肉的功效。常用于对肩周炎、关节不利等病症的治疗。

6.运动关节类按摩手法

(1)摇法。摇法是使全身各关节得以摇动、环旋的按摩手法,如摇肩法、摇臂法、摇腕法、摇膝法等,在此做些介绍。

①摇肩法。患者上肢自然下垂,施术者站在患侧,一手握其腕部,一手扶按其肩部,然后环旋摇转肩关节。施以本法时,摇动的幅度不能超过正常范围,压由小到大,由慢到快。本法对肩周炎、肩关节粘连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②摇臂法。患者手臂自然下垂,旌术者一手托其肘部,一手握其腕部,然后环旋摇转患者前臂。在摇转中,摇动的范围应逐渐加大,速度由慢到快。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前臂旋转功能受限的病症。

③摇腕法。患者手臂自然放松,施术者一手握其前臂下端,一手握其手掌,然后环旋摇转腕关节。本法主要用于腕部伤筋或腕部骨折导致腕部运动不利等病症的治疗。

④摇膝法。患者俯卧,施术者一手扶其大腿后侧,一手轻握其足跟部,然后环旋摇转患者膝关节。在摇转中,范围逐渐加大。本法可用于治疗膝关节转动不利的病症。

(2)背法。背法的操作如下,患者与施术者背靠背站立,施术者的肘部伸入患者肘部将其套住,并以臀部抵住患者的腰部,然后弯腰、屈膝,将患者反背起,先做左右摆动,再做快速伸膝、挺臀、弯腰的动作,同时臀部着力颤动患者腰部,随即将其放下。本法可以加大患者腰部后伸角度,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肌急性损伤等病症。

(3)牵拉法。牵拉法是指通过对身体的某些部位做极度的屈曲或伸直,从而达到与之相关的肌肉或神经受牵拉的方法。如使踝关节极度背伸、膝关节伸直、髋关节极度屈曲,则可牵拉坐骨神经,从而分解腰部神经根与椎间盘的粘连,使膝关节和髋关节极度屈曲,则可对腰背肌进行牵拉,诸如此类。施以本法,根据肌肉的走向做牵拉动作,可缓解肌肉痉挛,分解神经根处的粘连。

运动关节类按摩手法除介绍的以上三种外,还有拔伸法、屈伸法、扳法等。

按摩推拿的起源

按摩推拿起源于商代后期,距夸大约有3000多年。《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接跷者,亦从中央出也”。这里所说的“按跷”即为按摩推拿之意,“中央”即为黄河中游地区。

§§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穴位保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