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揭示命运密码
14657500000004

第4章 关于“生命意义”的诠释

我们肉眼看到的生命,是无常的,随时生,随时灭。但从宇宙生命的整体看,生命是不生不灭的。我们看到的生与灭,只是生命外在形式的一种转变。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每一个个体,离幸福快乐越来越近,离痛苦越来越远,从而使生命获得永恒的快乐。

我和赵宝祥老师的话题转到了“生命”的对话。

“从生命来讲,您对生命二字怎么看?”我单刀直入。

“这个问题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讲过,我们肉眼看到的生命,是无常的,随时生,随时灭。但从宇宙生命的整体看,生命是不生不灭的。我们看到的生与灭,只是生命外在形式的一种转变。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每一个个体,离幸福快乐越来越近,离痛苦越来越远,从而使生命获得永恒的快乐。”

“但从现实来说,我们来到社会是为了体现生命的价值。靠什么体现呢?按世俗的,主要看你拥有的财富、你的社会地位,甚至量化到你的房子多大,车多豪华,事业多大,挣多少钱。这只是你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人生价值。真正的人生价值在于如何认清自己,找到自己。一个能真正把自己认清的人太少了,把自己认清的人最次为贤人,其次为圣人,只有真正的贤人、圣人才能认清自己。社会上好多成功人士不一定能认清自己。成功人士通常为拥有财富、拥有地位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投机的暴富,他根本找不到自己,他只能成功一段,不能成功一世。另一部分人能成功一世。他成功从某种方面说他找到了自己。按自己的本性去做就成功了。我学《易经》二十多年来,接触的人比较广泛,很多有钱没钱的都成为我的朋友。我就去找他们的区别。我就发现有些人是暴富的,钱不是正当渠道来的,前边会有很大的陷阱。我给他们指出来,有的听,有的根本不听,那只能掉下去。有的人富,他可以长久地富下去,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么,知道自己的生命曲线是如何走势的,如何趋吉避凶,只有把人做好了事情才能做好,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先做人其次是做事,叫德本才末。这个才,第一代表财产的财,第二代表才能的才。我学《易经》二十多年才明白了《易经》不单单是算卦而是教你做人!他每句话都告诉你如何做人。有些人给别人算命算得挺准的,但你不明白他为什么好,又为什么不好。看到别人不好的时候要弄明白为什么不好,警惕自己不要像他那样做。其实中国文化不管从哪一角度讲都是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做不好,事业肯定做不好。一个人如果想成功就要多去考虑别人。别人成功了你也就起来了!”

“那按您的观点就是生命的意义就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时正确认识别人。”我概括他上面的话,接着提问:“那您觉得是什么东西妨碍了人来认识自己呢?”

“就是自私和贪心。过多的私心妨碍了对自己的认识。这种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我和他们沟通后,都教给他们一些找到自我的方法。”

“那找到自我的方法是什么?”我问。

“很简单,我们中国不是有木火土金水吗?就让他找五个朋友,其中有老的、少的、亲的、远的、近的,叫他们每个人骂你一句。你记下人家骂你的话,弄清楚人家为什么骂你。一定要人家开诚布公地说实话,说出你最严重的缺点。你把这五个人提的意见要记在本子上。你看哪一条意见你看了最别扭,你最不相信,哪一条就是你最严重的缺点。因为我们光看见我们的前面,看不见我们的后背。前面是漂亮的后背是肮脏的,前面是优点后面是缺点。你每天办事,早上看一遍这五句话,晚上回来再看一下,今天有没有违反了这五句话?这样你就能改过来了。”

我说:“我昨天看电视《天道》有一句话: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我不知道我,所以我是我。我觉得这句话就表达了人其实是不认识自我的,也不能认识别人。夫妻之间为何出现怨毒,其实对方未见得这么坏。人是有善根的。每个人都有‘天使’的性和‘魔’的性。每个人他都有当‘魔’的时候,环境使他变成一个‘魔’,但他本性可能是个‘天使’。如果你只去看他的‘魔性’,不去看他‘天使’的本我,怨毒就产生了。”我想起多少夫妻冲突男女情天恨海,都是陷入‘人’与‘魔’的转换的瞬间。

“其实你所说的‘魔性’就是我讲的‘秉性’;你所说的‘天使’的一面就是我说的‘自性’。”

“所以什么东西妨碍人去认识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自私,私欲和自我。”我发现我从一个采访者,逐渐和被采访者融为一个哲学思辨体,双方投入地、有机地互动,相互吸取对方思想精髓的东西。

“是的。自私和自我会蒙住你认识自己和别人的眼睛,让你什么也看不见。”赵宝祥点头说。

“还有一个现象,当今的很多成功人士都认为自己特别了解自己,认为自己特别了解别人,但事实上别人并不这样认为。事实上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认识都可能是扭曲的。”我接触过太多的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成功人士。自信下面透着对自我的自恋和对他人的轻视。有多少人成功以后还能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别人呢?

“如何找到自我?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按佛的道理修的就是自我,找回你本来的本性、天性你就成佛了。大众、众生的本性都是佛,都具备佛性。我们之所以迷失了自我,就是被我们的贪、嗔、痴、慢掩盖住了。那如何找到自我呢?你要把自己的执著、妄想都放下。我们的生命来到这个社会的目的就是要找回自己。不是要体现自己多有境界,多有钱,多高深。成佛的只有人,任何生命都成不了佛。佛经也在探索生命科学。”

“所以这个‘佛’我理解并不是真正成佛,而是要找到自己本性的东西。”我注解道。

“对,就是找到自己本性的东西。明白了自己是怎么回事?你就真正地成佛啦。还有我们在社会上如何找到自己?一些成功人士认为自己找到自己了。其实他只是找到一时,并没有完全找到自己。他的‘自己’还迷在事业上呢!当他找到真正自我的时候,就会发现‘真我’放出的能量远远强过他做事业获得的能量。他会发现几个事业都不如一个真我。所以我们说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找到了自己的心,知道了怎样做人,就能慢慢把事业做起来了!”

“那您觉得生命到底是什么?”我又拉回生命的话题,希望听到赵宝祥对生命二字独到的诠释。

“生命到底是什么?看从什么角度说。生命简单来说就是‘活’,是如何‘活’着的问题了。一个人一个活法。每个人的修养不同,而且追求不同,信仰的宗教不同,想法等都不同,活的方法也就不同。有的企业家活着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有的就是要挣更多的钱;有的挣钱就是要回馈社会,做更多的公益事业。那也是一种活法。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就获得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