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雍正:最勤政的铁腕君王
14661600000010

第10章 刻薄寡恩,痛打落水狗

雍正三年末至四年初,政局基本稳定,年羹尧被处死,西北边疆无大战事,国家的财政状况也从危机困窘中走了出来。解除了这三个心腹大患,雍正的皇位也基本稳固了下来,那些令雍正忍无可忍的人或事,他再也不想忍了,比如说曾经被人称为“八贤王”的允禩。一场更严厉的打击便不可避免了。

允禩不是个傻瓜,不是不知道雍正即位之初只是拉拢自己,他心中不快,自然也不会让雍正太得意。自从雍正即位,允禩一刻都没有停止企图搞垮新政权的阴谋活动,利用职务之便,允禩给雍正制造了很多麻烦。

例如,雍正元年(1723)三月,就康熙梓宫迁往遵化景陵一事,雍正多次召开群臣会议,计划用两万名夫役移送梓宫。这时候,允禩悄悄为雍正出了一个主意:运送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减掉一半,这不能省下不少钱吗?

当时国库正亏空,雍正初听这个主意,感觉不错。胤禩走后,他突然回过味来:这不是为了节俭,而是为了让我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大清帝国素来标榜以孝治天下,这不是让天下人看雍正的笑话吗?他当即对胤禩恨得牙痒痒。于是,在康熙的葬礼上,雍正哭得很哀伤,极尽顿足捶胸之能事,力证自己的忠孝。不仅如此,他还明确表示,在梓宫停放乾清宫期间,他不走正门,朝后不安坐饮茶,以示对先皇的尊重。在举行奉移礼时,雍正焚烧了两万纸锭、六万纸钱、五万五色钱锭,一天三次祭奠,整整坚持了一个月。此后,他“斋居素服,三年如一日”,如此情深意重的哀思,破了历朝皇帝守孝的纪录。直到康熙梓宫安葬在景陵后,雍正才长吐一口气。

这都是胤禩害的!

原本十一月十六日隆科多公布康熙遗诏时,就遭到御史的弹劾,说只宣读了满文本,缺少汉文本。雍正当时虽然为自己做了争辩,但也没有说出实实在在的理由,拖到二十日,雍正才拿出来汉文版的康熙遗诏。汉文版的遗诏里有2211个字,前大半部分讲了皇位传承等问题,看样子是抄袭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十一月二十一日的谕旨,后半部分主要讲将皇位传给雍正的问题,但里面竟然有一个错字,四处涂抹!这不由得令人生疑:这个遗诏是雍正仓促之间自己造出来的吗?雍正没有过硬的证据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心中一直不快。

从康熙驾崩到安葬于景陵这三个月是他继承皇位的过渡期,关于雍正继位的非议一直没断过,民间还传言他将“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夺了允禵(胤祯新改名)的江山,说他皇位来路不正。

皇阿玛的葬礼就是雍正努力洗白自己的措施,他后来也说:“(如此重视葬礼)并非勉强从事,沽取孝名,以为观美,止求朕心之安耳。礼尽则朕心自安。”他要以此证明自己与老皇帝之间的心意相连,他是合法继承人。

不仅仅葬礼的事,八爷党还在民间散布雍正不合法继位的谣言。对于老八的故意为难,雍正不是不在意,而是时机不到。现在事情过去几个月了,他的帝位一天比一天稳定,收拾老八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雍正首先从允禩的姻戚开刀。雍正元年(1723)三月,允禩嫡福晋郭络罗氏的舅舅吴尔占,被雍正斥责为“无知妄乱,不安本分”,不由分说将吴尔占连同表兄发往盛京。当年夏天,雍正就对允禩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经常给允禩找难题,公开斥责他,如十二月,雍正斥责允禩因(吴尔占等)未能袭封王爵,“谗害离间宗室,动摇该王属下人等之心”,这还不是专门针对允禩。

雍正二年(1724)四月七日,雍正就最近以来允禩的表现告谕诸大臣,说他从康熙年间第一次废太子开始就结党妄行,惹先皇忧愤、生病,自己继位之后,顾念兄弟之情委以重任,没想到他不知痛改前非,怀挟私心,“如此肆事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容,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这是雍正就允禩的问题首次表态,众大臣都明白了他的态度,此后允禩的日子越发难过。

雍正二年(1724)五月,雍正以苏努、勒什亨父子袒护允禩为由,革去苏努的贝勒爵位,不久又斥责允禩结党,将替允禩说话的官员抄家,全家发配到三姓地方。如此一来,朝中再无人敢公开维护允禩了,允禩的外围集团被消除,内部人员也岌岌可危了。

从雍正二年(1724)八月雍正召见诸王宗室,公开谴责允禩、允禟、允禵等人结党开始,雍正时不时都将这些昔日的政敌拿出来数落打击一顿,朝中上下都知道允禩难逃雍正的惩罚。允禩的势力与威望一点点被雍正消磨殆尽,最后,雍正削去允禩的爵位,将其幽禁起来,还为他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猪或者不要脸的意思)。雍正以“凶恶之性,古今罕闻”为名将允禩折磨死。

原本允禩、允禟死后,雍正已经基本将政敌剪除干净,但雍正五年(1727)八月,雍正的长子弘时,因“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暴死,死前的惩处是削除宗籍,与允禩、允禟相同,而且死亡时间也几乎与允禩、允禟相同。《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二十六辑第291页记载着雍正这样一道上谕:“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廷,是以令为允禩之子。”原因再简单不过,弘时因为追随允禩而被雍正嫉恨,乃至莫名暴死。

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尚且下如此毒手,对其他弟兄们,雍正更不会手下留情。

另一个强有力的政敌允禵,雍正卸掉他的兵权之后,命其到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后旗人蔡怀玺将一个写有“二七便为主,贵人守宗山”的字条扔进关押允禵的院子里,意思是说,十四爷的命大,将来要做皇帝。雍正知道后,就将允禵弄到自己身边,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令他再无翻身之可能,允禵直到乾隆即位后才被开释。

多年惊心动魄的争储,踩在刀尖上稳定政权,这些早已使雍正养成草木皆兵的心理,使他对权力有病态的戒护和迷恋。除了对最大政敌允禩、允禵毫不留情之外,对自己的其他兄弟,雍正也容不下。

大阿哥允禔,被康熙严禁看管起来,雍正继续派人看管,直至雍正十二年老死。

废太子允礽,雍正继位后虽然将他封为理郡王,但却将他幽禁在山西祁县郑家庄,雍正二年(1724),允礽死去。

三阿哥允祉,雍正以“允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发配他到遵化为康熙守陵。允祉心里不乐意,发了一些牢骚,雍正干脆夺其爵位将其幽禁在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允祉死去。

五弟允祺既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但雍正即位后仍然找到借口削其爵位,雍正十年(1732),允祺死去。

七弟允祐,雍正八年(1630)死。

九弟允禟,因追随允禩也受到雍正的嫉恨。允禟怕遭罪,私下里说想要出家去。雍正即位后,借故革去允禟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并为其改名为“塞思黑(满语,狗或不要脸的意思)”。不久又罗列允禩28条罪状,送到保定幽禁起来。允禟在保定寓所备受折磨,不久“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十弟允,因追随允禩为雍正所不容。雍正借故夺其爵位,幽禁起来,直到乾隆二年才被开释。

十二弟允祹很有权,没有与哪个阿哥结党。雍正刚即位时封他为履郡王,不久借故降为贝子,不久又降为镇国公,后来又封为履郡王,乾隆即位后又晋封为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允祹老死,终年77岁,是康熙诸位儿子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十五弟允禑,雍正即位后命其为康熙守景陵。

境遇比较好的只有三人。十三弟允祥自从少年时就追随雍正,在争储的过程中曾替雍正顶罪,被康熙幽禁十年,雍正即位后封其为怡亲王,格外信用。十六弟允禄早年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子,袭封庄亲王。十七弟允礼早年也秘密加入四爷党,雍正即位后,他被封为果郡王,后又晋为亲王。

九子夺嫡,最终以四爷党的完全胜出而告终,留给雍正兄弟们的,只有血淋淋的后事。

既成君,所有人皆为臣,兄弟也不例外,所有危害皇权的人,都是雍正的打击对象。唯有如此,他才能树立至高无上的权威。他的目标达成了,从此,他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大展宏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