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14664700000059

第59章 郑世昌与致远号共存亡

1849年,郑世昌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靠着父亲的茶叶生意,家境还算不错,这使得郑世昌在年少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技术和文化。但是,他也亲眼目睹了侵略者压迫中国人民、企图瓜分中国领土的罪恶行径。到了1868年,18岁的他怀揣着一颗救国的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海军学校,主修海军驾驶。很快,他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加入了北洋海军。

作为有过多次驾驶经历并且理论知识扎实的郑世昌,在水师中是难得的人才,很快便得到了李鸿章的重用。当时,北洋水师的舰船是在英国订购的,需要专人前往接舰。在随丁汝昌第一次完成接舰任务后,1887年,精通英语的郑世昌又到英国去接受了“致远”、“靖远”、“经远”和“来远”四艘巡洋舰,因接舰有功升为副将,任“致远”舰管带,负责致远号的管理和水军的操练。

1894年7月25日,日军对中国海军发起突然袭击。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甲午海战爆发。9月17日,在大东沟发生了激烈的海战。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参加了战斗。“致远”号奋勇作战,但是在日舰的围攻下多处受损。又一发炮弹击中了“致远”号,船身发生了倾斜,全舰燃起了大火。郑世昌平日时常教导官兵:“人都是会死的,但是希望我们能够死得其所,死得值!”面对马上要沉下的战舰,郑世昌再次鼓励全舰官兵:“我们从军卫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天不过是一死,但是要对得起海军的声威,我们要与致远号共存亡,报国的时候到了!”说完,他毅然开着炮舰向敌人的战舰冲了过去,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看到开足马力冲过来的中国战舰,“吉野号”上的敌人大惊失色,赶紧调转所有的火炮向着致远号开火,而郑世昌和致远号上的官兵在枪林弹雨中面不改色。不幸的是,在距离“吉野号”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鱼雷发射管被击中,鱼雷在舰体里爆炸,致远号没有来得及完成最后的使命就沉没了。

郑世昌落水之后,随从和官兵拿来救生圈给他,他都不接受。他说“全船俱没,亦不独生。”他养了多年的爱犬“太阳”也过来救他,叼住他的头发不让他沉下水,他挣脱不了,最后咬咬牙含泪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海底。“致远号”全舰官兵,246人殉职,最后只有7人获救。

郑世昌壮烈殉国的消息很快传开,全国上下都为他的忠节之气所感动。光绪皇帝悲痛不已,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并且封郑世昌为“壮节公”。

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一艘新式远洋综合舰命名为“世昌”舰,来纪念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的郑世昌。尽管由于实力的悬殊,中日甲午战争最终以清政府最后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但是郑世昌这样誓死奋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爱国将士们的巨大精神力量鼓舞了我们,也将继续鼓舞未来的中华儿女。郑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