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14664700000060

第60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世纪初,一个叫做明格的乌孜别克族部族在中亚建立起一个汗国,叫做“浩汗”。到了1865年,浩汗渐渐发展壮大,开始觊觎我国的领土,他们看上的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要地:新疆。新疆在我国的西北,连接中亚和印度,英国俄国都非常想要得到这块“肥肉”。浩汗派出阿古柏率兵入侵,很快占领了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乌什,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叫做“哲德沙尔”的国家。这还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他们又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侵占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雪上加霜的是,俄罗斯在北部也出兵占领了伊犁地区。新疆大部分土地落入入侵者的手中。

这个时候,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清政府在究竟是把海防作为重点还是海防和塞防兼顾的问题上犯了愁。这个时候作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立场坚定地说,不能只顾东边,要从国家安危和全局考虑收复新疆。清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命他为钦差大臣,负责新疆的收复工作。

那个时候,左宗棠已经年过六旬了,而且他身体也一直不好。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因为深知自己任务的艰巨性,他说:“我实在无法安心回家颐养天年,老当益壮,我将与侵略者周旋到底,一定要捍卫国土。”1876年,左宗棠率兵分三路进入了新疆,先是收复了乌鲁木齐和周边,然后又攻占了吐鲁番,以“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方式,很快到达了南疆。受尽了阿古柏欺辱的新疆各族人民看到自己的部队,也纷纷拿起武器加入了战斗。除去兵马调动和押运粮草的这些时间,仅仅用了4个月,左宗棠就收复了所有被阿古柏占领的地区,并且把剩余的匪军全部歼灭。随后他又上书朝廷,提出以谈判的途径来收复伊犁,如果不行再使用军事手段。俄国人在谈判中蛮不讲理,负责谈判的曾纪泽只有据理力争,看到这样的局面,左宗棠相信只有军事的强大后盾才能让谈判更加有底气。他率兵前往哈密设立了抗俄司令部。在去哈密的路上,为了表明视死如归和收复伊犁的决心,他让士兵抬着一口棺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让到场的外国人都非常敬佩。这一行为也有力地支援了谈判,最后俄国人被迫把伊犁归还了中国。

1884年,马尾海战中,福建海军全军覆没。左宗棠听说这件事情,不顾自己已经72岁的高龄,毅然前往福建指挥购军火、雇商船,不分昼夜谋划,然而他的身体正在一点一点地衰退。1885年七月,左宗棠病死,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面,他仍旧坚持备战不肯休息。

人们对左宗棠的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他不顾身体老迈,毅然收复新疆,精忠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称赞。但他身为清政府的一名官员,也有参与过镇压农民运动的消极一面。人无完人,在当时封建统治腐朽不堪的时候,他能够考虑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在投降派的巨大压力面前毅然收复了新疆,这种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