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居家自疗手册
14666800000019

第19章 疏通情志,打开无忧的心灵大门

中医认为,情志是引起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那么,何谓情志?为何情志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不良情志又是如何影响冠心病的呢?

1.情志与疾病

情志,是中医对七情、五志的简称。现代中医情志学说研究认为,情志是对以情绪、情感为主的、包括认知心理在内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总称。正常情况下,情志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但七情太过,往往是诱发各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所谓七情太过,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能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如久悲、过于思虑、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皆可积而成病。其致病的机理主要是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如气机运行障碍、脏腑功能失常,以及损伤机体阴阳、精血等,这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2.情志与冠心病

从《黄帝内经》开始,历代中医医家就认为,人体情志活动与内脏的关系密切,七情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但是,从人的整体来看,七情变化对“心”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情志异常是导致胸痹、心痛发生的重要因素。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证明,精神心理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冠心病普查资料表明,长期睡眠不佳、精神紧张、忧虑及时间紧迫等,均能影响血脂代谢。情绪紧张、争吵、激动、悲伤时,均可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使游离脂肪酸增多,进而促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抑郁会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进而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在动物的临床实验中科学家们观察到,对已形成高血清胆固醇的实验动物,每天给予安定及抚摸,结果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范围会明显减小。

这与中医学的情志致病理论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都认为不良情志有致病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熟悉和掌握冠心病患者的情志心理因素,及时、有效地实施情志心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冠心病患者的身心康复。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加大,情志内伤首当其冲地成为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而且对疾病的控制、好转、康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冠心病患者自身必须要注重情志保健,保持心理健康,这样才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3.疏通情志,是养心的稳定之道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的状态”。如今,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冠心病患者如何才能疏通情志,远离不良情志的伤害呢?

(1)牢记养生贵在养心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超负荷、紧张的工作状态,同时还要善于调剂自己的业余生活,让紧张的神经得以松弛和休息,让紧张的心理状态得以平静。冠心病患者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静功等,都可以使情绪稳定,让精神、心理进入宁静的境界。

(2)懂得宽容是宝

宽容是控制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的法宝,是不需投资就可获得的精神补品。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就能获得心灵上的纯净。冠心病患者宽容地对待自己,就是要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能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成功。因此,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宽容。

(3)善于释放压力

冠心病患者面对压力而产生不良情绪时,要积极寻找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发泄和排遣,以达到心理平衡状态。具体地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面对压力,不要逃避,要找出产生压力的原因,从根源上消除它。

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不要为自己设计过高的目标,尽量将大的、艰巨的任务分割,变成易于控制和执行的若干步骤,分阶段完成。

学会倾诉,使家人、周围的朋友理解自己,并善于主动寻求和接受他人的帮助。

对由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要善于运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趣味、嗜好宣泄和排遣。

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坚持体育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战胜心理压力的基础。

(4)乐观开朗的性格可使人长寿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处世乐观豁达,有利于调剂精神,清除不利于人体的精神情志因素,和畅血气,旺盛生机,从而促进健康。因此,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疏通情志,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疾病、面对挑战,长此以往,必将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健康知识储备库

“笑一笑,十年少”。笑能解除烦恼和抑郁,还可促进内分泌系统的分泌,有益于减轻疾病,但是大笑、狂笑则不利于健康。这是因为大笑可加速血液循环,使脉搏加快,呼吸次数增加,血压增高,心脏耗氧量增加,容易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某些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有可能突发脑栓塞、脑出血,甚至猝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可时常面带微笑,但不可开怀大笑,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