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居家自疗手册
14666800000024

第24章 冠心病患者适宜的运动项目

按照对人体不同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健身运动可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及混合型运动三种类型,运动的种类和形式不同,治疗的效果也不一样。研究表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使身体吸入更多氧气供心血管利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冠状动脉和心肌病变的恢复,更适合冠心病患者。

所谓有氧运动,是指以有氧代谢提供能量的运动,其目的是提高机体的耗氧量,使人体吸入比平常多几倍的氧气,促进组织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使机体营养物质充足,增强身体免疫力。

适合冠心病患者的有氧运动疗法有步行、慢跑、游泳、打球、打太极拳、健身操等。

1.步行运动

(1)疗法概述

步行运动是一项极其有意义的健身强体活动,它包括散步、慢步行走、快步行走等,慢步行走和快步行走合称为医疗步行。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步行运动最易执行,节奏、时间灵活且好掌握,不需要特殊设备和环境条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

(2)适用范围

步行运动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养心运动形式,可作为一种规律性的终身运动方式,对于冠心病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也较适宜。

(3)注意事项

步行运动虽然简单,但要想达到有效的锻炼效果,运动时仍要注意以下细节:

散步。散步宜选择在空气清新、道路平坦,有阳光、树木的场所进行,避开雾天。散步前要适当活动肢体,调匀呼吸;散步时肩要抬平,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手臂自然摆动,要避免垂头、驼背、弯腰、背手等不良姿势。散步时要循序渐进,时间要适度、有规律。每次散步宜持续20~30分钟,每天2次。

医疗步行。行走的距离、速度应视自己的体力和病情而定,不可加速过快。适合冠心病患者行走的速度大致可分为:慢速,70~90步/分钟,初练者可稍低于70步/分钟;中速,90~110步/分钟;快速,110~130步/分钟。最好能制定步行计划,且贵在坚持。行走要循序渐进,初始的距离可以从400米往返开始,逐渐增加到800米往返,再增加到1000米往返。病情较重者初始步行距离和速度可更低些,如,可从200米往返开始。

2.慢跑运动

(1)疗法概述

慢跑又称为健身跑,简便易行,是人们常用的防病健身手段之一。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慢跑疗法也是常用的锻炼保健方法,以中短距离慢跑较为适宜。慢跑时的供氧比静止时多8~10倍,能使心脏和血管得到良性刺激,有效地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

(2)适用范围

患者病情较轻,平时活动量较大的,可在快步行走、不引起心绞痛发作的基础上,逐渐试行慢跑;体质弱,平时活动量比较小的患者不宜贸然跑,可由散步逐渐过渡到慢跑。

(3)注意事项

慢跑前做3~5分钟的准备活动,活动一下肢体的各个关节,然后由步行逐渐过渡到慢跑。

慢跑时两手轻轻微握,全身肌肉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摆动,腿不宜抬得太高;身体重心要稳。

慢跑时,可采用慢跑与步行交替进行的方法,速度可控制在每分钟100~150米,以不感觉难受、不喘粗气、头不晕为宜。

慢跑时最好用鼻子呼吸,避免用嘴呼吸;慢跑结束前,要逐渐减慢速度或改为步行,切忌突然停止,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不要在饭后立即跑步,也不要在跑步后立即进食。

3.太极拳疗法

(1)疗法概述

太极拳是我国人民非常喜欢的强身健体运动。近代研究证实,太极拳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功能,是一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独特养生方法,国外称之为中国传统体操。练拳时要求意念锻炼、呼吸锻炼和肢体活动三者紧密结合,动静交融,动为阳,静为阴,内外协调,使人体内脏腑和各组织器官相互协调,使身心皆受益处。

(2)适用范围

太极拳疗法作为一种舒缓、简单易学的自然疗法,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质,选择练习全套或半套,或只选择几个动作练习,长期坚持,定会从中受益。

(3)注意事项

心要静,神要专。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心静”“神专”,即思想上要排除各种杂念,全神贯注,专心练拳。

自然、放轻松。练拳过程中,身体要放松,上要沉肩坠肘,下要松腰松胯,轻便自如;呼吸应均匀、自然,呼气时动作为合、沉、伸,避免屏息;吸气时动作为开、提、收,这样有利于气沉丹田。

以意导体,周身协调。太极拳的各种动作都要在意念引导下进行,用意念引导精、气、神,使躯体各部位协调运转,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动作相承,虚实有别,连绵自如。

4.养心操疗法

(1)疗法概述

养心操通过肢体运动配合呼吸运动,可改善心肌细胞供血、供氧状况,从而增加心肌营养,提高心脏功能,是临床上防治冠心病的常用运动方式。

(2)适用范围

除了冠心病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患者外,都可以进行锻炼,且简单易学,没有场地的限制,也不需要任何辅助器材。

(3)疗法动作

第一节 站立呼吸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目光平视。

下颌略内收,两脚趾如钩,做紧抓地面状,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吸气时,腹部自然向外隆起,收缩肛门;呼气时,腹部自然向内收缩,肛门肌放松。

一呼一吸为一拍,连续呼吸4个8拍(32次),用鼻呼吸或鼻吸口呼,呼吸应力求自然、轻柔、徐缓。

第二节 原地踏步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目光平视。

精神放松,做原地踏步状,双臂前后自然摆动,踏60步。

第三节 一字形臂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宽,两臂侧平举,掌心略向前上方,意守丹田。

呼气时,一臂随体侧屈而慢慢下降,另一臂则相应慢慢抬高,两臂始终保持成一字形,头顶至尾骨尽量保持正直位置。

恢复到预备动作,同时自然吸气,如此反复进行,一呼一吸为1拍,共做4个8拍。

第四节 心脏按摩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双手掌心擦热,左臂斜向下垂,与身体成45°角,中指微用力。

右手掌心置左胸心前区,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以鱼际部(小指侧)着力,循内、上、外、下路线在心脏区域顺时针轻柔缓慢地做环形按摩。

按摩一圈为1次,周而复始,以每分20~30次的速度,连续按摩32次。

第五节 握拳整律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正身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

两臂向前平举,掌心向下,呼气时,两手紧握拳,中指尖扣紧掌心劳宫穴,拇指外包;吸气时,手掌放开,共握8次,为第1个8拍。

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进行握拳运动,其余要领与第1个8拍时相同,共握8次,此为第2个8拍。

两臂上举,掌心相对,行握拳运动,拇指内包,四指指尖紧贴掌心部,其余要领与第1个8拍时相同,共握8次,此为第3个8拍。

两臂下垂,掌心向内,行握拳动作,其余要领与第1个8拍相同,共握8次,此为第4个8拍。

此节操共4个8拍,心律不齐者亦可重复4个8拍。握拳速度以每分钟30次为宜,心动过速者可减少到每分钟10次左右;心动过缓者每分钟可增加10次左右。握拳宜紧,放开时五指应舒展放松,但中指微用力,动作保持均匀。

第六节 扩胸运动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宽,双臂自然下垂,目光平视,精神放松。

右脚向右前方跨出一步,同时两臂胸前平屈,掌心斜向下;呼气时,肘关节逐渐向两侧慢慢拉开,掌心随扩胸而渐向上翻,成侧平举姿势。

吸气时,两臂慢慢回到预备动作,换左脚向前迈步,重复以上动作。一左一右,可做4~6次;有胸闷、肩背痛者,可再重复做4~6次。

第七节 交互拍肩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宽,腰膝微屈。

用右手掌拍左肩,左手背从身后拍右腰,共拍8次。

恢复到预备动作,换左手掌拍右肩,右手背拍左腰,共拍8次。

以上动作共做4个8拍32次,背部疼痛者可适当多练,疼处拍打时用力可稍重。同时,做拍肩运动时应以腰部转动带动两臂拍打,头部也应随之转动,但头顶和尾骨应尽量保持垂直。

第八节 眼部运动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双手轻握拳,大拇指自然外包,用两手的大拇指第二节背面互相擦热。

用两手大拇指第二节背面自目内眦向外眦轻擦眼皮,同时用食指末节外侧擦眉毛,共擦32次。

用两手食指尖,循顺时针方向按摩睛明穴(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16次;再循逆时针方向,按摩16次。

两眼轻闭,眼珠轻轻向左转16次,然后再轻轻向右转16次。

第九节 耳部运动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双手掌心相互擦热,然后轻轻按在两侧耳轮上。

两手掌心轻按在两侧耳轮上,轻柔地顺时针按摩耳轮16次,再逆时针按摩16次。

两手掌心紧按两耳,手指置于与耳轮等高的后头部,两手食指置于中指之上,然后将食指自中指滑下,弹打风池穴,发出“咚”“咚”之响声,共敲打32次。

将两手食指或中指尖轻塞于两侧耳道,轻柔旋转按摩32次;然后,双指尖轻轻按外耳道后突然拔出。

第十节 口部运动操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先刷牙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端正站立,意守神阙,自然腹式呼吸10余次。

精神集中,上下排牙齿相互轻叩32次,但不可过分用力。

口轻轻闭合,用舌尖在口腔内齿槽外面先向左轮转16次,再向右轮转16次,使津液满口。

自然腹式呼吸10余次,将口内津液在呼气完毕时分3次咽下。

5.八段锦疗法

(1)疗法概述

八段锦是由八节动作组合而成的保健操,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具有强筋骨、利关节、通血脉、调脏腑等功能,还有助于消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

(2)适用范围

动作简单,运动量适中,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颈椎病、神经衰弱等病症的调养。冠心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择一套或是其中几个动作坚持练习。

(3)疗法动作

第一节 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正头平视,口齿轻闭,意守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第二节 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式。

右臂曲肘,从胸前握拳,如拉弓弦向右;左手中指竖起,余三指环扣,从右臂内做推弓势向左,左臂随之伸直,头亦左转,目视指尖。

稍作停顿后,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画弧收回胸前,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第三节 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

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预备动作。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方向相反。

第四节 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宁神调息,意守丹田。

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

第五节 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两脚横开比肩稍宽,双膝下蹲成马步,双手虎口对腹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两目平视。

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画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成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

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画弧摇至右前方。

第六节 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状。稍作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

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顺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第七节 攒拳怒目增力气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两脚横开比肩稍宽,双膝下蹲成马步。

双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

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

第八节 背后七颠把病消

动作分解:

预备姿势:两足并拢,两腿直立,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

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可反复练习10余次。

健康知识储备库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五禽戏,据说由古代名医华佗编创,它是通过观察虎、鹿、熊、猿和鸟五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模仿五禽的形态、神态和动作而创立的一种健身体操。它具有强肝益肾、舒畅经络、增进气血流通、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也适合冠心病患者练习,患者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一套或是数个动作,坚持练习,必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