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居家自疗手册
14666800000025

第25章 需要注意的运动安全保护事项

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及运动过程中,应做好各项安全保护措施,以更安全高效地运动,达到运动治疗的目的。具体地讲,冠心病患者运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疗法前做一次身体检查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运动前最好做一次常规静息时的心电图测试;平时活动较少,或是长期从事静坐职业的患者,还应做运动试验,在适当运动后进行心电图监测与记录,征得医生同意后再实施运动计划;在运动中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极度疲乏及其他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向医生求助。

2.运动场所、装备选择要安全

外出锻炼时,要选择比较安全的场所,如校园、公园、广场,避免在巷道或马路边,最好与他人结伴运动,随身携带写明自己基本情况的急救卡和一些必备的急救药物,以免发生意外。

运动时要避免穿得过于厚重,以免影响散热,增加心率,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出锻炼时,宜穿宽松、舒适、吸汗功能好的棉质材料衣服及运动鞋。

3.锻炼也要适应生物钟节律

(1)不宜空腹、饱餐后立即运动

饱餐后肌体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血液会大量流向胃肠道,使心脏供血减少,此时运动容易诱发心绞痛。空腹运动同样也不利于健康,运动前应少量进食,饮适量水或饮料,但不宜喝浓茶或咖啡。

(2)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黄昏

冠心病患者不宜清晨运动,尤其是寒冷季节,清晨受寒冷的刺激,易使病情发作,发生意外。

(3)运动要随着气候而调整

高温、高湿的季节应减少运动量,夏季要避免艳阳高照的时候外出锻炼;秋冬季节,机体耗氧量增多,外出锻炼除了要做好保暖防护工作外,运动量也要相应减少。中老年合并有心血管病患者还要谨防“冬日猝死三联征”,即“冬天、凌晨、扫雪”,这三者的每一项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合并在一起,很容易构成危险,应谨防万一。

(4)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

运动后要避免马上洗热水澡,以免造成全身血管的广泛扩张而导致心脏供血相对减少。运动后至少应休息15分钟再洗澡,水温要适宜,不要过冷或过热。

4.科学锻炼的“三不为”

冠心病患者运动时,还要牢记“三不为”原则,即不攀比、不争强、不过量。具体地讲,应做到:

(1)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运动,要逐渐培养自己的运动机能,按科学的运动计划,分阶段地锻炼,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2)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年龄、心脏功能状态适量运动,尤其是4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及有心绞痛史的患者,更应掌握好运动的度,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3)运动前后要避免情绪激动。运动时应保持全身心放松,情绪激动可使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进而增加心室颤动的危险;情绪激动还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

(4)重视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的自身感觉,如有没有呼吸困难、头昏眼花、胸闷、胸痛、面色苍白等症状,这些都是心脏负担过重的信号,一旦出现这些信号,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应立即就医。

健康知识储备库

不少人运动后喜欢吸支烟,以此放松和休息,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运动后,心脏会有一个易损期,此时吸烟会使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上升和释放儿茶酚胺,再加上尼古丁的作用,易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导致意外发生。冠心病患者必须戒烟,若还没戒烟或正处于戒烟过程中的患者,更应避免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