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机构股东、公司治理与治理效率
14669900000023

第23章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一、变量定义

本节的样本与上部分研究机构股东对制造业高管薪酬影响的样本是一样的,涉及的变量有:

(一)因变量

托宾Q值,大量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均采用托宾Q值来衡量公司的业绩(Mork et al。,1988;Woidtke,2002)。托宾Q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Q=VASSET=EQUITY+DEBTASSET

托宾Q值反映了公司的潜在发展前景,等于公司的市场价格除以公司的重置成本。公式中EQUITY表示股权价值,由于我国股份被人为地分为可流通股与不可流通股,虽然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股票的全流通,但限售股的流通有“锁一爬二”的规定,故本部分的公司年末股权价值=公司的流通股数量×股票年末的收盘价+非流通股数量×每股净资产。DEBT表示公司负债的市场价值,本部分用公司负债的账面价值代替。ASSET表示公司资产的重置成本,本部分用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代替。

(二)自变量

本部分的自变量与上部分一样,以持股比率总和大于5%的机构股东持股比率作为机构投资者影响的衡量变量。

(三)控制变量

(1)固定资产投资比率:Smith&Watts(1992)提出:一个公司的成长机会越大,有形资产比率越低,则公司的代理成本越大。Tian(2001)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中国公司的价值与有形资产比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2)公司治理水平:许多学者考查了公司治理水平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如Yermack(1996)研究了董事会的规模和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董事会规模小的公司的价值较高。Bauer et al。(2003)以欧洲最大的300 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公司治理评级作为公司治理水平的替代变量,发现公司治理评价越高,公司的业绩和价值越大。Brown&Caylor(2005)以51 项内部和外部治理指标构建了一个公司治理指数,发现公司治理指数越高,托宾Q值越大。Morck, Shleifer&Vishny(1988)考察了管理层持股比率同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二者并非线性关系。在公司治理中董事会作用的发挥是关键,因此本部分主要用董事长与CEO是否兼任独立董事的比例来代表公司董事会的作用。

(3)股权集中度:Shleifer&Vishny(1986)认为大股东的存在能够有效解决中小股东“搭便车”的行为,从而能够增加公司的价值。Xu&Wang(1999)的研究表明中国公司的价值与股权集中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部分采用公司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率之和作为股权集中度的衡量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股权结构)。

(4)负债水平:公司的负债通过利息支出、经营风险以及税收抵制会影响公司的价值(Morck et al。,1988)。Qi et al。(2000)和Sun&Tong(2003)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与公司负债比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5)公司规模:Sun&Tong(2003)认为公司规模越大,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成本就以及激励成本越大,公司的价值就会受到损害。尤其是在中国,大公司可能受到政府管制与干涉的概率更大(Xu&Wang,1999),不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

2005—2007年托宾Q值的平均数与中位数比较接近,说明样本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是保证下部分参数估计有效性、无偏性与渐进性的基础。其次,随着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实行与开展,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托宾Q值不断地上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不断提高,而2005—2007年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率也在不断上升,托宾Q值与机构股东持股比率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导致机构股东持股比率的不断上升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从而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