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机构股东、公司治理与治理效率
14669900000005

第5章 主要创新

国外机构股东已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相关的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很丰富,但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才刚刚开始,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的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上。本书探讨了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着重关注了机构股东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中的作用,并对公司治理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本书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1.基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机构股东的监督作用

目前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司经理层的监督问题上,较少有研究关注机构投资者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中的作用。本书首次运用博弈论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在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中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机构投资者与控股大股东“掏空”行为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对模型的推导与分析基础上发现,机构股东是否采取监督策略取决于其判断公司治理状况好坏的概率,机构股东持股比率越高、持股时间越长,越倾向于选择监督策略。机构股东监督是法制监督的补充机制,其监督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法律制度与监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2.首次对机构股东行动的案例进行分析

神火股份可转债发行、万科地产公司章程修改以及清华同方、金牛能源股改是机构股东行动的典型案例,本书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以及案例比较法首次对这三个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比较,本书认为:目前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开始高调扮演“积极投资者”的角色,我国的机构股东已经通过行使股东投票权、提交股东议案等方式影响公司重大的筹资与投资决策,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机构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合谋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

3.通过Logit模型探讨了股权激励中机构股东的作用

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后,为了长期激励公司的高管,上市公司陆续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但机构股东的存在是否对股权激励计划有促进作用?本书首次利用2006年实行股权激励的制造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通过Logit模型探讨了机构股东对股权激励机制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股权激励能够提升公司价值的理念,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