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视觉的基本功能包括辨别及感受光的光觉,辨别颜色的色觉和分清事物形态的形觉。双眼同时注视时不断那能分辨物体的形态、颜色,还能辩别它的立体形态等,这就是眼睛的最高功能——立体视觉。
光觉
当可见光线穿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被感光细胞所吸收,感光细胞即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其转换为神经兴奋,并通过视神经传至大脑,在大脑中产生光的感觉,从而形成光觉。因此光觉是指视网膜对光的感受能力,它是视觉的基础。为了产生视觉,进入眼睛的光线必须达到能引起视细胞兴奋的能量,并且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形觉
形觉是视觉系统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是人的眼睛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形觉的产生首先取决于视网膜对光的感觉,其次是视网膜能识别出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不同空间的刺激,通过视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在医学上,把人眼的分辨力大小称为视锐度或视力,视力可分为光觉视力、色觉视力、立体视力和形觉视力。一般所说的视力即指形觉视力,它是指识别物体形状的精确度,即区分细小物体的能力,也就是两个相邻点能被眼分辨的最小距离。视力一词习惯上指中心视力,而中心视力是最基本的形觉内容,而且多指远视力。完整的视力概念除中心视力外,还应包括周边视力,即视野。医生们常用视力表来检查视力,用视野计来检查视野。
色觉
色觉是指人眼分辨颜色的能力。颜色视觉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心理现象,颜色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在人脑引起的主观印象。色觉是视觉系统的基本机能,对于图像和物体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人眼可见光线的波长是390~780毫微米,一般可辨出包括紫、蓝、青、绿、黄、橙、红7种主要颜色在内的120~180种不同的颜色。辨色主要是视锥细胞的功能。因视锥细胞集中分布在视网膜中心部,故该处辨色能力最强,越向周边部,视网膜对绿、红、黄、蓝4种颜色的感受力依次消失。由物理学可知,用红、绿、蓝3种色光作适当混合,可产生白光以及光谱上的任何颜色。人的色觉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在所谓“正常色觉”的人中,对颜色的感觉大致上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细节上也会有些差异;在“异常色觉”或者“色盲”的人中,他们对色彩的感觉与正常人的差距就很大了,有的红绿不分,我们习惯上将其红绿色盲,但全色盲极少见,患者视物只有明暗之别,犹如观黑白电影一样。色弱患者的三种视锥细胞并不缺乏,但对某种颜色的分辨力较弱。色弱多为后天性的,与健康及营养条件有关,可以防治。色盲大多数由遗传决定,尚无特效疗法。
立体视觉
立体视觉又称深度视觉,既不尽认识物体的平面形状,而且能感知物体的立体形状及该物体与人眼的距离,或两个物体相对的远近关系。立体视觉必须以双眼单视作为基础。
健康小知识
人的视觉最优秀
鱼能在水底觅食,猫能在夜里捕鼠。人在水中的视力比不上鱼,在夜间的视力远逊于描。从某一点看,人的眼睛似乎不如某些动物,但就总体而言,人的视觉却是动物中最优秀的。
自然,鱼眼有鱼眼的优点,猫眼有猫眼的长处。谁也不必为老鼠只能看见鼻子底下那一点点而担忧。每种动物都有自己需要的最佳视力。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谁的眼睛最好?那么,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还是水里游的,都会这样回答:“我的最好!”尽管鹰眼能够望得远,可老鼠对之却不感兴趣。不过我们仍然要说:人的视觉最优秀。
人眼既能极目千里,用肉眼看到1 500光年外的猎户座大星云,又能明视于咫尺之内,观察秋毫之未。
人眼看东西有立体感。在一定的距离内,我们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和厚度,这一点其它动物大多不如人类。
在直射的强阳光下,照明度高达8万至10万支烛光,而在子夜,即使星光可见,照明度也只有0.03支烛光。人眼能适应这几百万倍的明暗差别。可多数动物没有这么大的本领。
动物大多是色盲。比如狗、牛、兔子,它们是高等动物,但却看不到色彩斑斓的世界。在它们眼底,世界是灰蒙蒙的,只有深浅不同而已,就像我们着黑白照片一样。可人眼能够分辨17 000种不同的色调。进化论告诉我们:动物的视觉是从模糊到清楚,从无色觉到有色觉,从透视图形到立体感觉。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眼也确实最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