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文库-青少年成功必须经历
14671400000004

第4章 第4种体验 挑战一次所谓的“不可能”

阳光小语

如果“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一个题目摆在我们面前的话,你会有何感想?是否有一种尝试挑战“不可能”的冲动?其实,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赐予的大好机遇,勇敢地把目光投向身边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并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积极付诸行动去否定“不可能”。要勇于摆脱常规思维的枷锁,要克服胆怯、懦弱、浮躁和懒散的弊病。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我们对“不可能”打问号时,就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先悟者和先行者了。

我们青少年要有这样一种信念: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也不存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完成的方法而已。我们不要把“不可能”3个字挂在嘴边,因为一旦这样,就等于找到了不积极主动的借口,就不会再去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就不会向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起挑战。

其实,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指一般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可以说,这些事做起来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是相当难。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不会去关注,不会去做。但是,有人却向这些“不可能”发起了挑战,他们努力去做了,因为别人不去做,所以这些发起挑战的人遇到的对抗和竞争必然就少。

由此看来,越不可能的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无论是怎样的“不可能”,我们都要勇于挑战一回,去创造性地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国内顶尖成功学训练专家易发久先生在他的著作《不是不可能》中有这样一段话:

“以前的人一定认为‘水不可能倒流’,我们知道,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的人一定认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未来的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让人类能居住在另一个‘太阳正好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的方法而已。”

“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让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框框,不要总是‘自我设限’。”

“假使‘不可能’已成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口头禅,他们已习惯对自己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这样的氛围;也许就会注定他们在竞争的大潮中难有辉煌,并最终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人所淘汰。”

“将注意的焦点永远集中在找方法上;而不是在找借口上。坚信:成功一定有方法,千万别说‘不可能’。”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尝试、学会努力,学会不轻易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那些所谓的“不可能”都会实现。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把“不可能”三个字从字典里剪掉,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不可能”的观念从心中除掉,让“不可能”的意识从我们的意识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可能”,是“积极主动”。

有专家指出,所谓的“不可能”,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臆断。“不可能”的论断虽然具有普遍性,但这并不代表客观事物本身的绝对不可能。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主观“不可能”中蕴含着一般人不易觉察的客观可能性。

汤姆·邓普西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一个很好的典范。汤姆·邓普西先天残疾,他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但他从来不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而像其他孩子一样。结果,任何男孩能做的事汤姆也能做。

后来,汤姆要踢橄榄球。渐渐地,与那些一起玩的孩子相比,他能把球踢得最远。于是,他找人专门设计一只鞋子,参加了踢球测验,并且引起了“冲锋队”的注意。但教练却婉转地对他说:“你不具备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但你可以去尝试一下其他的事业。”于是,他又自信地向新奥尔良“圣徒队”发出申请。教练虽然有一点怀疑,但当他看到这个自信的男孩后,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同意他加入球队。

两个星期后,教练对他有了信心,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了55码远。此后,他成了“圣徒队”的队员,并且在接下来的赛季中为球队赢得了99分。然后,他参加了一个大型比赛,那场比赛有6万多名球迷到达现场。当比赛只剩下了最后几秒钟时,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但是几乎没有时间了。“邓普西,上场!”教练大声说。

汤姆进场时,他的队距离得分线还有55码远,球已经传给了他,他接得也很好,邓普西对着球全力踢出一脚,球飞速地前进。6万多名球迷屏住气观看,他们要看看球是否被踢得足够远。接着,终端裁判举起了双手,汤姆得了3分,他的队以19比17获胜。球迷狂呼乱叫,他们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因为踢出这个球的球员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手!

“难以相信,不可思议!”有人大叫。邓普西只是微笑着。他想起了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他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他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纪录,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我有什么不能做的。”

所以,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学会不找借口,要多想一下,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能不能将问题分解,一步一步加以解决?比如,我们可以认真体会这样的说法:“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也许我可以换个思路”……千万不要说类似于“不可能”之类的话,一定要做积极的尝试。

做一个积极的人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积极的人,另外一种就是消极的人。积极和消极也可以说是两种心态,这两种心态一个人不可能兼而有之,而是非此即彼。

著名足球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这里所说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指“心态”,而且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就是积极思维。

事实上,人生的方向是就是由“态度”来决定的,态度的积极与否足以构筑人生的优劣。积极的人生态度会让人成为一个积极的人,因为这种态度是成功的催化剂,它使人们变得富有进取精神,敢于挑战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积极的人,即使遭遇困难,也会积极应对,不轻言放弃,最终,他一定会走向成功的人生。

与此相反,消极的人生态度会让人变得消极、冷漠、懒惰和不思进取,这样的人生态度注定让人认为周围处处都是障碍,都是不友好的眼光,产生消极遁世的想法,最终一定会遭遇失败。

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立志做一个积极的人,即使是所谓的“笨”孩子也会取得成功,也会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一个叫比特的美国人,他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半拍。在学校,同学讥笑他笨,老师也说他学习不努力。但是,无论他怎么试图去做好、去改变自己,却从来也达不到心中的目标。直到上了9年级后,比特才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动作障碍症。高中毕业时,比特知趣地申请了10所全美最一般的学校,他想怎么也会有一所学校录取他。可令他失望的是,直到最后,没有一所学校给他发录取通知书。

后来比特看了一份广告,广告语是这样的:“只要交来250美元,保证可以被一所大学录取。”他付了250美元,结果,真的有一所大学给他寄来了录取通知书。看到这所大学的名字,比特马上想起了几年前一份报纸上关于这所大学的报道:“这是一所没有不及格的学校,只要学生的爸爸有钱,没有不被录取的。”当时比特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用未来去驳斥这个错误的说法。”

比特在这所大学上了一年后,就转到了另外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他顺利地进入了房地产行业。22岁时,他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公司。此后,他建造了近一万座公寓,遍布美国的多个州。他逐步拥有了900家连锁店,资产累计达数亿美元。后来,比特又进入到银行业当起了总裁。

很多人都很想知道这样一位“笨”孩子到底是怎么走向成功的。对此,比特是这样给人们讲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一项,有人会写,有人会算,对有些人难的,对另一些人简直容易得如‘小菜一碟’。我想强调的是:一定要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不要为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不属于自己、但是又要付出一生代价的‘难事’。”

“我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停止,这非常重要。我也曾经问过自己千百次,为什么别人可以学得轻松?为什么我永远回答不了问题?为什么我考试总是不及格?当知道自己的病症以后,我得到了专业人士的关爱和解释。理解自己和理解周围,也非常重要。”

不可否认,比特的回答句句都是积极心态的表现。他在身体素质上、学习成绩上都不如别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相反,他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找到自己的定位点,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

比特的成功也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积极是多方面的,当一个人面对生活的不如意、阻碍、痛苦等人生的死角时,当面对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时,在积极心态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要注意换一个角度考虑,试着从另外一个方向做出努力,就会找到“柳暗花明”的感觉。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有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与其他人共处逆境时,其他人持有的是消极的心态,他却能在积极的心态指引下下定决心奋力拼搏。持消极态度的人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对朋友相伴一起去遥远的地方,他们要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路上,他们虽然风餐露宿,却也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困难。但是,就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面前出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海峡。他们知道海峡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但是,怎样渡过这条海峡呢?

在这个问题上,两个朋友产生了分歧:一个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成一条木船渡过海峡去;另一个则认为无论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过海峡,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这条海峡流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于是,建议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地制造船只,并学会了游泳;而另一个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海边观察海水流干了没有。

终于有一天,已经造好船只的朋友准备扬帆出海了,但另一个朋友却在讥笑他的愚蠢。不过,造船的朋友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他的朋友说了一句话:“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完成,如果我们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话,很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如果不去做,则一定没有机会获得成功!”

能想到躺到海水流干了再过海,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可惜的是,这却仅仅是个注定永远失败的“伟大”创意而已。这条海峡最终没有干枯掉,而那位造船的朋友经过一番风浪也最终到达了幸福和快乐的彼岸,这两人后来在这条海峡的两个岸边定居了下来,也都衍生了很多子孙后代。海峡的一边是幸福和快乐的沃土,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为勤奋和勇敢的人;而海的另一边是失败和失落的原地,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之为懒惰和懦弱的人。

我们需要有积极的心态,要积极想办法,积极做事,这样一定会像那个造船出海的朋友一样到达快乐和幸福的人生目的地;而如果消极怠惰,不积极努力地付诸行动,就注定像那位等待大海干涸的朋友,就那么一直躺着睡下去,一直睡到老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要懂得:无论走了多久,走了多累,都千万不要在“成功”的家门口躺下休息,因为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行动。

积极的人必然会主动,必然会把握自身的原则,有自己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一定会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挑战所谓的”不可能”;消极的人必然遭遇被动,很容易被环境所改变,在他的眼中都是“不可能”,终究难以成事。

积极的心态,是我们心灵的健康营养素;消极的心态,是我们心灵的垃圾。在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当我们再面对消极因素时,就不会对此视而不见,也不会让自己沉溺其中,而是心存光明远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悦的态度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青少年朋友,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积极的人,要有信心让所有的所谓“不可能”统统成为我们的“手下败将”。这些,你准备好了吗?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是的,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人生就是挑战,就是不断否定各种各样的“不可能”,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才能真正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才不愧是个真正的时代骄子。不要在心中有这样的意念:前面是危险的,要敬而远之。这是错误的,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险。为了避险,才去冒险,避平庸无奇的险,值得。

我们相信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敢于挑战,有创造奇迹的信心和勇气,因为太多的“不可能”只是常规理论下的结论。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相信,正是“没有办法”或“不可能”让事情划上句号,而“没有什么不可能”却让事情有了突破的可能。对于我们每一位青少年来说,“不可能”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在大脑中用“没有什么不可能”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