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镇海楹联
14673100000015

第15章 凉亭

后海塘海晏亭

清·佚名

对客清谈要仔细;

停骖参步莫踌躇。

“注”海晏亭位于镇海区俞范村,也称沙头庵亭,建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

中官路凉亭

清·佚名

远远近近,行行歇歇;

尔尔我我,坐坐谈谈。

清·佚名

雨雪风霜,来看客避。

东西南北,时任君行;

“注”中官路凉亭位于旧时镇海中官路上,硬山顶式,木石结构,清代重修。

汉塘凉亭

清·佚名

千里萍踪暂聚首;

一肩行李要当心。

“注”汉塘凉亭位于镇海区庄市街道汉塘自然村。相传古时系甬江滩涂,汉代始围土塘,故名。亭已圮。

半路涨凉亭

清·佚名

憩息有亭,鄞镇过往,行人请便便;

贻谋无德,广积财源,儿孙付空空。

“注”半路涨凉亭位于镇海区庄市街道半路涨自然村,村由张姓于清初从外地迁入始居,因村处镇海与宁波之正中间,故名,亭已圮。

骆驼洪家凉亭

清·佚名

世俗纷纷欢,世人适可而止;

古亭翼翼瞻,古庙皆斯重新。

“注”洪家凉亭位于镇海区骆驼街道周家垫洪家自然村。

团桥凉亭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注”团桥凉亭位于镇海区团桥老街上,也称团桥街亭。此联为集句联,原为清嘉庆年间梁章钜在修复苏州沧浪亭时集成此联并镌于沧浪亭柱,团桥凉亭借用了此联。

敬德村颜家桥凉亭

津梁万古,小桥流水;

风雨一亭,过客停骖。

“注”颜家桥凉亭位于骆驼街道颜家桥自然村,今属敬德村。觉渡寺凉亭

近代·郑荇芷

翼翼新亭,锁神宫梵宇;

漫漫长路,伫东走西奔。

近代·郑荇芷

闻山寺梵音,顿开觉路;

览松林古迹,少驻行踪。

——摘自《荇芷遗韵》

“注”觉渡寺凉亭位于镇海区澥浦镇觉渡寺自然村。

长山桥长山亭

清·张学本

占筑患消,两乡旱涝得免;

铲除功尽,七河膏泽长流。

——摘自民国《镇海县志》卷三十八

“注”长山亭位于小港长山桥自然村(今属北仑区),清嘉庆年间,生员张学本为疏浚七大河系奉宪立碑,并立亭。

桥头严村金银渡桥凉亭

清·佚名

客从何来,到此地鉴观,莫作峰青江上;

人唯小坐,或有时领略,正当月照波心。

“注”金银渡桥凉亭位于小港街道桥头严村(今属北仑区),始建于道光三十年(1850),桥旁伴有土地祠及凉亭。

小港孔墅村胡家耷凉亭

清·佚名

红日无私,贫富一般看待;

苍天有眼,善恶两报分明。

“注”胡家耷凉亭建于光绪末年。

江桥头广济亭

民国·佚名

亭短桥长,请过客片时小憩;

财微力薄,愿先君往日精诚。

“注”广济亭位于小港江桥头村(今属北仑区)的鄞镇江桥东,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

新碶关帝殿凉亭

清·佚名

秉烛岂避嫌,是夜一心唯思汉;

华容非报恩,斯时两眼已无曹。

清·佚名

匹马使单刀,赤兔飞来,英气几如雷电懔;

五关斩六将,青龙动处,灵光一闪鬼神惊。

——摘自《北仑新碶镇志》

“注”关帝殿凉亭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始建年月不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关帝殿改建为崇实学堂,即现新碶小学前身。新碶千丈村邱家凉亭

千丈长塘环左右;

两弯泰水浃东西。

——摘自《宁波楹联集》

高塘孔墅岭凉亭

遗泽行人堪驻足;

爱怜过客且停身。

——摘自《北仑新碶镇志》

塔峙清水桥凉亭

清·佚名

月到天心处;

风来水面时。

——摘自宋邵雍《清夜吟》

“注”清水桥凉亭位于清水桥自然村(今属北仑区大碶街道),建于清乾隆辛丑年(1781),现尚存。

大碶牌门村华安亭

清·姚燮

任骚人到此寻句;

许樵子在此憩肩。

——摘自民国《镇海县志》

“注”清同治十年(1871),塔峙里人金养翰、顾宣凤欲重修石三君庙时,在牌门桥头建造一座凉亭,凉亭以石广字华安为名,定名华安亭。

灵峰寺惠泽亭

问前路行行且至;

在此间坐坐何妨?

“注”惠泽亭位于邬隘(今属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寺下。

石湫村水阁凉亭

民国·佚名

一水玻璃似苕霅;

群山俎豆胜方壶。

——摘自民国《镇海县志》

“注”水阁凉亭位于大碶石湫村石湫街与石湫河交界处(今属北仑区),俗称清渠阁,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重建。

霞浦上傅村上傅亭

天共白云绕;

水和明月流。

——摘自《宁波楹联集》

五峰亭

清·曹菊泉书

源水发自龙泉,到此烟波涵万顷;

五峰始于大岭,看它云树接千山。

——摘自《古镇亭联》

“注”五峰亭位于柴桥(今属北仑区)紫石谢家桥畔,2002年由上海社会闻人石荪稼捐资重建,亭柱联出自晚清紫石里隘秀才曹菊泉手迹。

垫月亭

青垫桥造月洞式,有水成圆无水缺;

黄土岭作云梯状,逢市热闹没市寂。

——摘自《古镇亭联》

“注”原亭位于柴桥(今属北仑区)沙溪村青垫桥西侧,现已湮没。

上龙泉村憩而静亭柱联

当代·佚名

曲水溪桥映户;

参天古树迎门。

——摘自《古镇亭联》

昆亭大岭凉亭

下岭非无地;

上岗自有天。

——摘自《宁波楹联集》

白峰古亭

此地得灵山秀水;

令人想逸韵高风。

——摘自《宁波楹联集》

三山樟树岭景仰亭

清·佚名

斯地有仙踪,溪上犹遗洗足石;

名山留古迹,亭中共说射蛇人。

清·佚名

倚树击害虫,至诚格天,荣敷九世;

负隅杀猛兽,威声震地,誉满三山。

“注”景仰亭位于三山堰潭自然村西樟树岭(今属北仑区春晓镇),清乾隆年间为纪念柯烋射杀白蛇为民除害,而建此亭。现存建筑系清代晚期重建,1992年6月重修。

三山民丰村亭

清·佚名

无事在怀为极乐;

有成于世不虚生。

清·佚名

负担登临,出岫行云皆北向;

束装憩息,悬崖飞雨自东来。

——摘自民国《镇海县志》

茅岭古道凉亭

当代·王复才书

涧谷盘旋,安步徐登千叠嶂;

烟霞枕藉,息肩聊借一枝栖。

“注”茅岭古道凉亭位于三山民丰村(今属北仑区),此联撰写年代不详。

三山民丰村慈隐亭神台

清·佚名

无我无人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三山民丰村慈隐亭柱

清·佚名

试望天童,如是梵呗;

相逢海龙,半话鱼盐。

“注”慈隐亭位于三山慈岙(今属北仑区)的小白岭上,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据传是为纪念左慈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