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是由泰勒·本·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翻译,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是论述并帮助人们认识、寻求积极心理的丛书之一。我先前写过一篇《快乐竞争力》读后感,亦是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课创始人之一的肖恩·埃科尔教授所书。
泰勒·本·沙哈尔也是哈佛的心理学、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与他同时任教的丹尼尔·吉尔伯特教授还专门著有《哈佛幸福课》一书。所有这些,使得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排名第一的课程。其魅力就在于:致力于帮助个人和组织发现及建立自身力量和美德,以提高人类幸福感。发现和培养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建立积极、乐观、自发高效的组织生态。
泰勒博士常问的一句话:今天,你幸福吗?
泰勒博士坚持的一个观点:你,总可以更幸福。
我们大多数人常常会纠结的话题:我是否幸福?这实际上隐含着两难推理——即对幸福的两极分化:要么幸福,要么不幸。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角度以跳出这类烦恼,与其老是问自己是否幸福,不如去探求一个更有帮助的问题:我怎样才能更幸福?这个问题不但吻合了幸福的本义,还表明了幸福是一个长期追求,永不间断过程中的某一段。比如,我感觉比几年前幸福,我也期望,几年后比现在幸福。
我们谈到了追求,读到了某一阶段,读到了期望。由此,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习惯。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表达感激,记下每天值得我们感激的五件事,这些事可大可小。比如,进出小区大门,我时常感激在我前面为我扶住弹簧门的陌生人,我也会感激帮助我工作、生活的同事们。但这仅仅是一个短暂的时间,还不够。为了让我们每次回忆的情感体验保持新鲜,请把它们写下来,并想象当时的感受,这样重复地刺激大脑皮层,以至于传导到心灵深处,逐渐形成一种感恩。
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更多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
按照泰勒博士的分类,人生大致可分成四种模型:第一种是汉堡模型,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不为任何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而担忧。第二种是忙碌奔波型,他们误将痛苦的消除等同于幸福的来临,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断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第三种是享乐主义型,他们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乐和幸福等同化了。由此,造成各种各样的放纵。他们不知道,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第四种是虚无主义型的,他们往往沉迷于过去,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缠绕。他们常常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当失败或无助时,会选择放弃,甚至感到绝望。
我们经常需要问自己的是如何才能快乐?而不是纠缠于何时才能快乐。让我们经常回想一下,有什么事情,使你曾同时体会到当下和未来的幸福。比如,我自己感觉是在锻炼和读书(尤其是探索中医养生),为我当下和未来的健康与获得知识感到快乐。所以,真正的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所以,幸福和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成功可以带来幸福,幸福本身也可以带来更多的成功。
幸福是什么?它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马丁·塞里格曼在《真正的幸福》一书中解释了幸福的三个成分:意义、快乐与投入)。
我们需要常常反思:
从小事情开始,想象一下那些带给你快乐的事情;
那些你觉得有意义的事;
什么样的事可以挑战并发挥你的潜力?
如果要我说,我喜欢和同事探讨业务上技术性的东西,它带给我快乐;同时,作为一名管理者,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是培养业务骨干,培育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员工;不断写作就需要不断学习,这能挑战我的潜力。所以,在人的一生中,经历困难可以让我们更珍惜快乐,不再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快乐表示感激。对生活心存感激本身也是生命意义和快乐的重要来源。
幸福,在路上。
如果我们要保持幸福的感觉,必须改变我们通常继承的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目标当成一种结局,不如把目标看作意义——追求目标,而不仅仅是达到目标,才是带来幸福和积极情感的要素。我们时常在寻求幸福感的方法,殊不知,一个增强我们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我们想要做的事并减少不得不做的事。
快乐学习,开心工作。
我们应该把工作和学习的体验看作是一种特权,我们应该完全享受身处其中的感觉。从幸福的角度说,最成功的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他们不停地发问,也会不停地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从学习的角度看,我们的计划可以包括以下这两个方面: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在每一类的学习中,用心地去找寻快乐(比如阅读和思考很快乐)和意义(书中的知识会促进你整体的成长)。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得把学习的计划规律化、习惯化。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和迫不得已。同样,对于把工作看成使命感的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目标,对工作充满热情,充满责任,本身也是一种意义的体现。工作是一种恩典,“工作着是快乐的”,而不仅仅是打工和谋生的手段。我时常反思:假如我们的企业管理者都能营造出一个传播幸福的工作环境,那就能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意义。第一,工作必须激发出员工的才华和潜力;第二,员工应该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参与者而不只是旁观者;第三,员工感受到他们的工作与付出并由此产生的业绩是有意义的。由此,更有可能给员工带来幸福感。
“对工作的认可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句名言:亲密关系可以将我们的快乐加倍,将我们的痛苦减半。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没有友谊,就没有幸福。“非常快乐”与“不快乐”的人的原则标志之一是看其是否有丰富而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和爱人共享美好的时光是幸福的必需品。
丹尼尔·吉尔伯特在《哈佛幸福课》中,讲到关于空间维度上的幸福与时间维度上的幸福问题。这在日常生活中是比比皆是的。他揭示了生活中最残忍的真理之一——美好的事情第一次发生的时候最美好,但当它一再出现之后,其美妙程度也一再降低。被表扬、被批评、被感激、被爱、被需要、被付出、被得到、被渴望……这种重复的,久而复至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习以为常”,经济学家称之为“边际效应递减”,伦理学家称之为“婚姻”,社会学家称之为“人性的麻木”等等。但人类也找到两种对抗这类现象或效应的武器:多样性和时间。一种对抗习以为常的方法就是增加经历的多样性。另一种对抗习以为常的方法就是延长同样体验的间隔时间。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新鲜感与再认识、再体验。但需要指出的是,时间和多样性都是减弱习以为常效应的途径,你已经用了一样,就不要再用第二种,否则会适得其反。
谈到幸福感,还有更深一层现象,即关爱他人。为别人带来幸福,就是帮助自己带来意义和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乐于助人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平常,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怀有善意之心的、乐于助人的、宽宏的人,深受大家喜爱,而刻薄的、斤斤计较的、凡事和他人比高下的不受大家欢迎。因为他人的幸福感觉不一样。所以,自助和助人是分不开的,帮助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开心;自己越开心,就越容易去帮助他人。我们都有善待他人和被他人善待的经历,只要你仔细回想,就会从心里油然而生出幸福感。我总在想,为什么佛教之类能延续几千年而兴旺不衰,也许,就因为佛教的宗旨是劝人为善、与人为善、助人为善,这个善,便是缘,便是现今人们追求的但却往往被忽视的幸福感。
由此,我们还容易得出一个现象,不,应该说是结论:幸福的最大障碍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获得幸福,那么很自然,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就会减弱。如果你自己认为自己不幸福,那么你就是不幸福的,没人能使你幸福。所以,内在的价值感非常要紧,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人人都有追求和获得幸福的权利,正如杰斐逊当年在美国《独立宣言》中的开篇第一句话:人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权利。
幸福就在当下。想要实现幸福的生活,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接纳“活在当下”的理念,也就是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东西,那些普通的、平常的小事情,比如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