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心身自疗法
14689500000020

第20章 认知调整

一、什么是认知疗法

不懂心理学的人可能对“认知”这个词有些陌生。其实认知就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或对象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识,以及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或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预期等等。

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理解:认为不良情绪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而认知理论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外界刺激信息的看法、理解和评价。一个人用什么方式思考,他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感觉。体验着什么样的情绪。而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不同的认知,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一个很有名的情绪ABC理论: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看法、理解,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正直接的原因。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两个人,在体检中被医生查出来高血压。一个人沮丧地想:天啊,我竟然得了高血压,这后半辈子都要靠药来活命了,说不定哪天就心肌梗死了,处在沮丧绝望的状态中;而另一个人想:高血压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而且症状才是早期,很容易控制,只要我积极配合治疗,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没问题的。这样一来,前者可能觉得绝望,甚至轻易地放弃了;而后者可能充满了信心,最终战胜了疾病。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正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决定了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中,前者在ABC理论中称之为不合理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合理的信念。合理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心理障碍和生理疾病的产生。

小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他的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后,那口“黑乎乎的棺材”一直萦绕于脑际,挥之不去,文思枯竭,结果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当时,他的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他转念一想:棺材,官……财……,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啊!看来今天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他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后,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此外,认知治疗理论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扭曲的认知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学家贝克将人们认知扭曲归纳为十种类型。

一是“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这种人坚持一种不现实的标准,认为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失败。这种思考方式导致完美主义,害怕任何错误和缺点。

二是任意判断:缺乏事实根据,草率地下结论,也可称之为“主观臆测”。例如,某人一天血压很高,他就认定自己得了高血压病。

三是选择性概括:即仅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如某青年向女同学提出一起去听音乐会的邀请,遭到婉言拒绝后,认定自己被女同学所讨厌,没有任何女青年再和他交往了,这是一种“以偏概全”。

四是过度引申:仅仅是一个小问题,就引申出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的大问题。

五是过度夸大和缩小:夸大自己失误、缺陷的严重性,而贬低自己的成绩或优点。偶尔出现一次失误,就觉得不得了了,认为别人要把自己看成无用的人了。而在做成一件事时,又说是微不足道,纯属侥幸。

六是个人化:指主动为他人的过失或不幸承担责任,将他人的一切不幸均归因于自己的过失而引咎自责。

七是选择消极注视:指选择一个消极的细节,而总是记住这个细节、忽略其他方面,以致觉得整个情景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八是情绪推理: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定反映了事情的真实情况。如:“我觉得像一个失败的人,所以我是一个失败的人”这种“跟着感觉走”的情绪推理阻碍了对事物真实情况的了解,使人陷于情绪不良而不能自拔。

九是“应该”倾向:指病人常用“应该”或“必须”等词要求自己和别人。如“我应该做到这个”、“我必须做好那个”。这意味着病人对自己坚持一种标准如果行为未达到这种标准就以“不该”这样的字眼责难自己,产生内疚、悔恨。如果别人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会觉得失望或怨恨,认为他不该那样。

十是乱贴“标签”: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形式,认为将自己的问题贴上一个标签就可以完事。如“我是一个天生的失败者”、“我真是糟糕透了”等等。这是把人的某些行为失误和对人的整体评价混同起来了。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才让我们产生种种的心理、情绪方面的不适感,而不适感长年累月就会引发各种生理症状、甚至疾病。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人们达到以下三种领悟:

(1)使人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2)人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该负有责任。

(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清除人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二、病前的认知调整

对人、对事豁达、宽容,减少负面情绪和压力。

之前我们也都提到负面情绪、压力引发高血压病的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合理的应对压力的方式。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处理日常事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利于高血压病的预防,身体也会保持一个健康的水平。

所以,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开朗乐观。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精神情志有张有弛,保持舒畅。一位哲学家说过:“生活像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保持一个快乐的心境既是一门健康的科学,又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就看你是用“春风逃匿花开日”的积极、乐观思维看世界,还是用“秋雨梧桐落叶时”的消极、悲观的弊导思维看世界了,同样的事物结果可以完全不同。

此外,要消除过分的奢望,恬淡虚无,遇事谦让。俗话说:知足者长乐。凡是不要太过计较,要有个宽容的心。直接的方法是放下它。虽然一件事情让你愤怒、耿耿于怀,但事情已过,放在心中只会徒增痛苦,应该提醒自己:“放下它”。禅宗有一则公案,就是琅琊禅师教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弟子,经常在心中念着“随他去!”碰到任何不如意事,就提醒自己“随他去!”经过一段时间,终于洗涤了弟子心中的烦恼,露出欢喜自在的个性。

小故事

追求完美并不总是对的

谢尔·西尔弗斯坦在《丢失的那块儿》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圆环被切掉了一块,圆环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来,于是就到处去寻找丢失的那块儿。可是由于它不完整,因此滚得很慢,它欣赏路边的花儿,它与虫儿聊天,它享受阳光。它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小块儿,可没有一块适合它。于是它继续寻找着……

终于有一天,圆环找到了非常适合的小块儿,它高兴极了,将那小块儿装上,它终于成为完美的圆环了。它能够滚得很快,以致无暇注意花儿或和虫儿聊天。当它发现飞快地滚动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时,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块儿又放回到路边,又缓慢地向前滚去……

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痛苦的事,它就像是毒害我们心灵的药饵。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它本来就是以缺陷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无疑是给自己带上枷锁。

三、病后的认知调整

对于已经被医生诊断为高血压病的人来说,有两种心态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

一种是胆战心惊,把疾病看做绝症一样,医生下了诊断以后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这样的病人通常有两个类型。

(1)死不承认型。这样的病人一口咬定,医生你诊断错了,肯定是哪出了问题,那化验单肯定不是我的等等。这样的病人对疾病如此恐惧以至于连面对疾病的勇气都没有。

(2)当场崩溃型。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此完结,一时间六神无主,悲痛欲绝,常把医生看做是救命稻草。

这种心态的病人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种“病急乱投医”型的,只要是听说有用的法儿,都想拿来用一用。他们生活的重心似乎没有别的,只是治病。重视疾病是没错的,但是这种心态的病人太过于敏感,太脆弱,负性情绪很严重,这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当场崩溃型的人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常识:

1.得了高血压病并不意味着寿命不长

不少人认为只要得了高血压病,寿命就不长了,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早期的高血压病在其血管未受损前,用最佳的治疗方案、接受有效的治疗,并坚持用药,其预后是好的,可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并发症,也不影响寿命。

2.不是所有的降压药都是理想的降压药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时,降压药种类很多,新药、贵药也不少,但并不是所有药都是理想的,而单纯降低血压的目的也不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同时,每个阶段对于药物的选择也是有所不同的。理想的降压药应该是降血压的同时,能保护心、脑、肾,无明显不良反应,且适合长期服用。

3.对别人有效的药对你不一定有效

一些患者往往根据亲朋好友的用药情况,自行购买降压药来自我治疗。这种做法有两个弊端:一是可能无效;二是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为不同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甚至会出现别人没有的副作用。因此,应当在医生(有时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

而第一种心态就更为危险了,根本拿病不当回事儿。这样的人也很常见,你要是劝他注意点什么,他们的反应通常是:

“没事儿!我年轻着呢!”

“没事儿!就喝一点酒能怎么着啊?”

“哎,那天天不能干这不能干那活着还有啥劲啊!”

“病这个东西吧,是命中注定的,阎王要你三更死,你也活不到五更,高兴一天是一天。”

对于这样的人吧,你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心态确实很好,精神状态也很不错。但是这样对于一个患病的人来说的确非常危险。他们对待疾病并没有一种良好的习惯去进行控制,而不加以控制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等到他们已经无法忽视疾病存在的时候,恐怕已经病得很重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现有的2亿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仅为30%,也就是说,有1.4亿国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这种心态的人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常识:

1.高血压病人自我感觉好不代表不需重视和治疗

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感觉症状往往与实际病情不一致。自觉症状明显,病情不一定严重,有的病情严重的反而不一定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不少高血压病人以自我感觉来决定治疗,有时感觉好,就不在意,自动停药或停止检查治疗,直到发生了脑卒中、高血压肾病、心肌梗死才大吃一惊。治疗起来反而更加麻烦。因此,高血压病人不要跟着感觉走,一定要以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进行。

2.血压降到正常不代表高血压病已经治愈

很多人吃了几天降压药,发现自己的血压已经降到正常水平,并且认为自己已经治愈。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我们都知道,高血压病是一个需要长期控制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比较严重的高血压病人来说,依靠药物降压,其药效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如果认为自己已经治愈而不再重视和控制它,那么它很有可能迅速升高、甚至恶化。

3.“老年人才得高血压的想法”是错误的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身体还有挥霍的资本。根本不担心高血压这一类的疾病,认为那都是年龄大了才会得的。其实不然,据最新科研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一些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近年来在青年、甚至少年、儿童身上也有发生,患病年龄提前了10~20年。其实现在的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导致肾上腺素过多分泌,引起血管收缩,最终导致高血压;此外无规律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导致高血压。

4.“血压高的时候吃药,低的时候停药”是错误的

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没有特效的药物,一服用就治了高血压病的“根”。因此。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只能靠长期药物治疗,以保持血压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停药的后果就是,再过一两天血压又会增高。有的甚至导致血压“反跳”,比服用前还高,甚至导致猝死。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药量调整。

除此之外,单靠降压药,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也是不对的。高血压病的病因有多种因素,有遗传因素,也有饮食和精神方面的因素,而且这些后天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这些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谈到。因此,除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注意情绪控制,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少盐,减轻体重,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如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不予改变,即使服用降压药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例如,一边服药,一边照样酗酒、大吃大喝,通宵达旦地打脾,无所禁忌。不良的生活方式一是使血压不容易控制,难以达标;二是产生其他的异常,例如高胆固醇、高血糖,这些因素和高血压交织在一起,对健康的危害就成倍增加,可以将降压药带来的那些作用完全抵消。

有些人认为得了高血压病就一定会严重地发展下去,或者认为自己活不长。其实这都是我们上面说的不合理信念,而这些不合理信念导致其情绪紧张、沮丧,又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循环下去自然是越发严重的。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治疗及时、配合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就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里,甚至可以不再用药。

所以,又回到我们说的“正确的认识”、“合理的信念”。

高血压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像有些炎症,打个抗生素三五天就能好转。所以,对于有些患者来说,经济负担和长时间的身体消耗会使其感到沮丧、甚至放弃,任其发展。其实,我们何不把它理解为自己的老朋友,一个需要照顾的朋友。只要照顾的好,它在你身边静静地陪伴你,默默不语;而你要是忽略了它,它就会闹脾气,让你也难受。换种想法,也许高血压就没有那么可怕,而我们也会认真地对待它。

而对于经历过高血压危象的那些症状的患者来说,会有较多的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明白负面的情绪对疾病是最为不利的。天阴下雨我们控制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念头、想法,进而控制情绪。想想是不是之前哪里没有控制好而导致危象的发生,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去注意控制(情绪、饮食、药物等等),而不是一味的担惊受怕和绝望。

知足者亦长寿。不要对血压控制过分苛求:高血压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病理变化过程,有几年或几十年的进程。要讲求实际的情况,不要刻意把血压非降到120/80mmHg以下的正常水平,要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把血压控制在自己最理想的水平。而且对药物治疗的期望值不要过高,没有百分之百能治愈的特效药,如果太苛求这些,自己会感到失望而产生负面情绪。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信念:相信自身存在着战胜疾病的潜在力量,增强自信心,取得与疾病斗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