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柏杨智慧忠告全集珍藏版
14690700000023

第23章 “催命”人情

病的本身固苦不堪言,就是病的附件,也同样的苦不堪言,那就是,如果你幸而在生病时有朋友前来探望,你有一一答复他们询问的义务,这种义务有时能把人气得大口吐血。

——柏杨《有答复的义务》

中国是个唯“礼”至上的国家。人家向你作揖,你需要屈身答谢,人家恭祝你长命百岁,你定也喜气洋洋地愿他恭喜发财,绝没有问候而不理睬的道理,否则,你就一定是个极没有品德修养的人,自然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了。

虽然讲究礼数这一行为礼仪无论何时都一概通用,但有的时候,施与者是毫发无损,而受予者却大痛其痛。所以这个“礼”字天平就有了不平等的迹象。柏杨先生笔下让人笑着流泪流汗的“探病学”一系列文章就为病床上痛苦呻吟之人礼数不周作了辩解。推此及彼,“人情”这个东西,送可是要送到位的。

柏杨先生在他的大作中诙谐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茶余饭饱之后,读来或受点教育,或以资娱乐:

若干年前,我在某局当差,有一次跟一位同事去探望垂死的顶头上司,进得门来,鞠躬如仪之后,同事开腔啦,他曰:“请问局长,您的背痛乎?”局长在床上答曰:“也可以说是腰痛,腰部最不舒服。”同事曰:“会不会是脊椎骨有毛病?”局长答曰:“已照过X光,看不出什么异样。”同事曰:“我有一个叔叔,也是背痛腰痛,请遍了名医,都检查不出来病因。后来他的一位亲戚介绍了一个医生,只给他服了一服药就好啦。不过不知道开始发生时跟您老一样不一样,局长能不能说给我听听?”局长这时已很疲惫,但仍强打精神曰:“去年我在墨尔本开会时,大概房子里冷气太重,本来就有点想吐,轮到我发言,一不小心,腰部碰到桌角,当时并不觉得怎么样,过后碰到那个地方疼痛不止,而且逐渐扩大到全身。”我以肘暗暗捣该同事,榻前的人也以眼色制止,他却不理,继续曰:“啊呀,局长,我叔叔也是由于一碰而起的,他碰的不是桌角,而是马车辕杆,要知道我叔叔是赶马车的,力大如牛,那一次不知道怎么搞的,套车时没有会好,让辕杆撞了一下,最初啥现象都没有,过了一两天,渐渐显出一块黑斑,对不对?”局长衰弱地点头曰:“对,对。”我再伸手拉该同事,他仍挣扎曰:“那么,您老吃了些啥药呀,我好回去请教那医生。”此时局长已上气不接下气,但仍答曰:“在澳洲曾注射了两针,名字记不得矣,回国之后……”家人在旁插嘴曰:“二位请到外面坐坐,局长要休息啦。”我已站了起来,该同事却动也不动,笃定泰山,推开我的手,继续问曰:“您老人家病发时是否晚上要比白天厉害,不但背痛腰痛,心窝也会觉得有一种酸酸的难过?”局长奄奄一息曰:“啊,啊。”

大家几乎是拳打脚踢,才把该同事弄出医院,我埋怨曰:“老哥,你这算哪门子主意,说个没完,不知道病人该休息乎?”他曰:“你懂个啥?老家伙平常架子奇大,向他磕头他都爱答不理,趁他有病,不伤他点元气,更待何时?”(柏杨《有答复的义务》)

原来探病送情还有如此说道,真是让人钦佩如此“整人”的智慧了。虽然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推此及彼,在送人情的时候务必要记住几个字,“点到为止”。否则,你的情刚刚贴着边了就被人家连骂带嚷地搡出来,结局是很可怜的了。除非你正如上文所述,是专门送“催命”人情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