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无冕之王:吕雉
14699600000033

第33章 大封诸吕

汉惠帝在母亲的高压之下,刚活到二十四岁就撒手人寰。这件事对吕后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为刘盈是她唯一的儿子,但在为惠帝发丧的时候,吕后竟然干哭没有眼泪。

这个情景被张良的儿子看到了,这时候张良已死,张良的儿子张辟强已经在宫中做官了。

别看张辟强只有十五岁,但他不愧是张良的儿子,眼光独到,果然把吕后的心思猜对了。

他发现吕后哭而不泣之后,就跟陈平说:“你知道太后为什么哭而不泣吗?”

陈平说:“我不知道啊!”

张辟强说:“我认为,太后是因为惠帝死后没有年长的儿子,太后恐怕你们这些大臣造反,所以她哭而不泣,我建议你们共同请求太后,让太后的几个侄子去掌管京城的军队,这样太后才会放心,你们也能避免这场灭顶之灾。”

当时汉代京城的军队就是南北二军,张辟强出这个主意,实际上是让陈平提议,把汉朝的军权交给吕氏家族。陈平为了自保,马上向太后报告,要求让太后的侄子去执掌南北二军。

南军是驻扎在京城南方的军队,北军驻扎在城北,这南北二军属于国防军,南北二军原来都归太尉周勃总管,他们的任务就是保卫京城,所以,谁掌管了南北二军,谁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京城,也就控制了整个朝政。吕后一听陈平的报告,非常欣慰,她马上同意了,由她的侄子掌管南北二军,从此军权就落到了吕氏外戚的手中。

惠帝在世的时候,吕后并不急于去抓军权,当时的军权在大臣周勃手里,但惠帝一死,她急于把君权控制在吕氏家族的手中。

安排好惠帝的丧事之后,吕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封诸吕为王。她先跟两个丞相一块儿商量,当时的右丞相是王陵,左丞相是陈平,她和两个丞相一商量,右丞相王陵立刻反对,他直言不讳地说:“不行,高帝曾经和大臣们订过盟约,如不是刘家之人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人也不得封侯,如有谁不遵守这个盟约,天下人共讨之。现在太后要封吕家人为王,这是违背高帝盟约的做法,我不能同意!”

这个站出来反对吕后的王陵,是刘邦的同乡,也是沛县人,而且,王陵当年在沛县就是一个豪强,年龄比刘邦还长,当年刘邦对王陵就像对兄长一样恭敬。

刘邦起兵以后,王陵也起兵了。在一次刘邦跟项羽作战的时候,王陵归顺了刘邦。

项羽气急败坏,把王陵的母亲抓起来,逼着王陵的母亲写劝降书,叫她让儿子投降项羽。这时,王陵派了一个使者来看望母亲。

王陵的母亲说:“你回去告诉我儿子,汉王是一个忠厚长者,一定要叫我的儿子好好地辅佐汉王,我不会拖累他。”说完,王陵的母亲自杀了。王陵的母亲死后,王陵更加死心塌地地追随刘邦。所以,当刘邦病故以后,吕后想改变“非刘姓不可封王”盟誓时,王陵是坚决反对的。但是,王陵的反抗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没过多久,吕后就借故罢去王陵右丞相的职务。

当吕太后听了王陵的这番话,心里很生气,她面沉似水,看着左丞相陈平,观察他的反应。

陈平是个老滑头,他说:“高帝平定天下,封自己的子弟为王,现已是吕太后观临朝政,治理天下,封自己的子弟为王有何不妥?”

吕雉听了面露喜色,并将左丞相陈平升为右丞相,将自己最信任的审食其任为左丞相。

吕后非常信任审食其,当审食其进入宰相的行列之后,她认为各项工作已经准备齐,可以正式为吕氏封王了。

为了掩人耳目,吕后先后赐封惠帝的几个儿子为王,同时又派大谒者张释暗示大臣,希望各位大臣能齐力推荐诸吕为王,于是,大封诸吕的行动拉开了帷幕。

吕太后先是追尊其父,也就是那个会看相的吕公,追封他为宣王。追封吕后的长兄吕泽为悼武王,吕泽确实立过军功,被刘邦封为侯,不过吕泽死得比较早,没有看到妹妹掌权的日子。

吕后先是追封两个死人,投石问路,看看朝中大臣有何反应,当她发现大臣并没有激烈反对,第二步封了自己的女婿张敖为鲁王。这个人就是涉嫌谋杀刘邦的那个赵王,如果不是贯高的骨头硬,这个张敖早就做了刀下鬼。

吕后的女婿也是高祖刘邦的女婿,所以大家也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吕后这一举措仍然是在试水,她想看看封了两个非刘姓的王,群臣做何反应。

吕后一连封了两个非刘姓的王,大臣们其实很不满,但在表面上没有爆发出来。接下来,吕后采取怀柔政策,笼络朝中的权臣和皇族。所以,她连续封了几个功臣为侯,然后,又封了皇族。

皇族中有一个人叫刘章,这个人被吕后封为朱虚侯,朱虚侯刘章是刘邦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齐王刘肥。

刘肥有三个儿子,个个都很优秀,而且人丁兴旺。吕后封刘章为朱虚侯,把他从齐地调到京城来做官,叫他人宿宫中,表示对他的绝对信任。然后为了笼络刘章,还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了刘章为妻。这个刘章可不是好惹的主,不像被妻子逼迫自杀的刘恢那么窝囊。

吕后安抚了功臣和皇族之后,认为自己所有的铺垫工作都已经结束,她开始逐步地封诸吕为王。在吕后元年,封她的侄子吕台做吕王,不过他寿命很短暂,刚刚封王就死了。

原来吕国的封地是从齐国分来的,当时齐国有七十二座城池、六个郡。但是刘肥因为当时坐错了位置,迫不得已,将城阳郡献给了鲁元公主。太后封吕台为吕王的时候,又从齐国那里拿走了一个郡——济南郡,把济南郡作为吕台的封国。

吕台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为吕王,这个人整天为非作歹,最后吕后也觉得这个人给自己丢尽了颜面,后来,她就把这个吕王给废了,另外立了她的另一个侄子吕产。

在吕氏宗族中,吕产是个重要的人物,她封他为吕王。吕王没当几年,吕后就调他去当梁王了。原来的梁王是刘恢,刘恢被吕后召到赵地,半年不到就自杀了。

三任赵王都死了以后,右丞相陈平向吕后提议:“目前侯爵中功劳最大、地位最尊贵的人,就是太后的侄子吕禄,请把吕禄改封为赵王。”

所以在高后七年,吕后连续封了两个吕姓王,一个是梁王吕产,一个是赵王吕禄。

燕王刘建也是刘邦的小妾所生,燕王卢绾叛逃匈奴以后,刘邦就把刘建封为燕王。可惜刘建命短,老爹死后三年,他也死了,吕雉竟派人将他与妃妾所生的唯一的儿子,即刘邦的孙子杀死,使他绝嗣。这一年,燕王也死了,燕王的儿子被吕后杀了,第二年,吕后封了她的侄孙子吕台之子吕通去继任燕王。

到这时,吕姓就有了三个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这个时候,在朝廷中,诸吕的势力已经占了上风,吕后的这些做法,引起了朝中的功臣和皇族的不满。就在这山雨欲来的时刻,朝廷中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吕后为了缓和朝廷当中的紧张气氛,召集朝中大臣举办了一次酒宴。吕后指定让朱虚侯刘章做酒司令,其实,所谓酒司令无非是一个协调酒席的职务,吕后万万没有想到,刘氏皇族和吕氏后党之间,激烈的对抗会在酒宴上爆发。

朱虚侯刘章接到吕后的命令之后,他说:“我是将门之种,太后既然要我做酒司令,我就要向太后提一个要求,请你允许我在整个酒宴过程中,按军法行事。”

这时候,刘章只有二十岁,吕后也没有想到,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能在她的眼皮底下掀起什么风浪,于是,她很痛快地答应了刘章的请求。

在酒宴进行的过程中,朱虚侯刘章非常活跃,又是敬酒又是唱歌,在吕后非常高兴的时候,刘章向他的祖母提出一个建议,他说:“我想请您给我讲讲当年您在老家种地时候的那些事。”

吕后听了感觉很好笑,她说:“要说你爹刘肥小时候在老家还真种过地,可你生下来就在帝王家,哪里懂得种地的事?”

朱虚侯刘章说:“我还真懂得一点。”

太后笑着说:“那你就说给我听听,我看你懂得什么种地的道理?”

刘章当着众多大臣,唱了一首歌,歌词很短,只有四句话:“深耕概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歌词的大意是说:“种庄稼的时候要挖得深一点,苗要栽得密一点,等到庄稼长出来要定苗的时候,如果不是这个庄稼的种,就要铲除掉。”

当时正是吕后当政,朝中诸吕的权势熏天,刘章在这个时候唱这样的歌,他的意思谁都能听明白,也就是说,他的意思是刘氏后代要多生儿子,非我同族,将来一定要铲除掉。刘章是借种地的事,来表达刘氏皇族的心情。

刘章的歌声一落,在场的人都傻了,以为吕后会勃然大怒,像收拾刘章的父亲刘肥那样收拾他。可是,吕后听了这首歌之后,却是反应默然,没有把刘章怎么样。

紧接着,在这次酒宴上,又发生了一件事。因为酒喝得时间久了,有一个吕姓家族的人喝醉了,他想要逃席,其实酒喝多了,逃席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可是,刘章却不依不饶,他追上去,一剑把那个姓吕的人给杀了。

杀完以后,刘章不慌不忙地向吕后报告说:“太后任命我为酒司令,允许我按军法行事,有一个人不遵守酒宴规定,我按军法把他杀了。”

刘章这一说,所有在座的人都吓傻了,吕后也没有想到,刘章敢在她的眼皮底下来这一手。但是,吕后还是不能处罚刘章,因为在酒宴开始的时候,刘章已经声明过了,要按军法行事,并且吕后已经答应了刘章,俗话说君无戏言,他按照军法杀了不遵守酒令的人,怎么能处罚他?

虽然这不过是一次酒宴,但是,在这次酒宴之后,刘氏皇族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那些老臣也对刘氏的后起之秀刮目相看了,那些吕氏外戚再看到刘章,都惧他三分。这件事看起来虽小,但是说明了刘氏皇族与吕氏外戚之间的关系已经形同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