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无冕之王:吕雉
14699600000007

第7章 改变战争格局的人

在楚汉相争的最初,用屡败屡战来形容刘邦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但是,后来的战争格局随着一个人加人刘邦的团队而改变。这个人就是韩信,韩信是淮阴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指挥家,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

韩信出身贫寒,但性格却不拘礼节。当时,他想当官吏苦于没有门路,想要经商也没有本钱,所以常常依靠别人的施舍糊口度日,很多人都瞧不起他。

有一个在河边靠洗衣为生的漂母,见韩信饥饿,就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韩信就这样一连数十日,靠漂母给的食物充饥。

有一天,韩信非常感激地说:“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漂母听了非常生气,训斥他说:“你一个大男人,现在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哪里是指望你的报答!”韩信听了漂母的话之后非常惭愧。

当时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户,这个年轻人喜欢恶作剧,见韩信一副落魄的样子,但总是喜欢带刀剑,就想欺辱他。有一天,这个屠户在街上遇到了韩信,他当着众人的面说:“你如果不怕死,就用剑刺我;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然后,慢慢地低下身来,从这个屠户的胯裆下爬了出去。淮阴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胆小、怯懦的人。

这时,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认为自己的时机到了,于是他就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在项梁的部队里,韩信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

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

刘邦人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重视。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他说:“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有才能的壮士?”

夏侯婴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再看他的相貌威武,就同他交谈,发现韩信很有才干,于是向汉王推荐韩信。于是,汉王给了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这个位置相当于军需官,但是韩信在这个职务上并没有多大的作为。

后来,韩信因职务的关系,结识了丞相萧何,萧何也十分赏识韩信的能力,但是汉王一直不肯重用他。

这个时候,楚汉相争当中,刘邦处于劣势,很多将领感觉到跟着刘邦混没有前途,就纷纷逃亡。汉军到达南郑的时候,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

韩信估计继续留在汉军营中也没有出头之日,干脆趁着月黑风高,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骑着一匹快马去追赶韩信。

军中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也跑了!”

刘邦听了,真是气急败坏,萧何是自己最得力的助手,而且是他在沛县时的老班底,连这样的死党都跑了,自己还怎么继续混下去?

过了两天,萧何前来进见,刘邦一见萧何,既生气又高兴,大骂萧何不够义气,不该逃跑。

萧何说他怎么可能逃跑,只是去追逃亡将领韩信了。刘邦听了,更是生气,又骂萧何道:“跑了那么多人你都不去追赶,为什么偏偏追赶韩信?你说这样的鬼话谁会相信?”

萧何不慌不忙地说:“诸将容易得,而像韩信这样天下无双的人才太难找了,汉王如果希望长期居住在汉中,有没有韩信都无所谓,如果要夺取天下,就需要这样的人才来为您谋划。”

刘邦说自己当然要夺取天下,萧何说:“大王对人素来傲慢无礼,拜大将军如同招呼小孩一样,您如果想要拜韩信为帅,必须您亲自拜他,还要选择良辰吉日,沐浴更衣,设坛场,这样才可以。”刘邦同意了萧何的建议。

诸将听说汉王要设坛拜将,大家都非常高兴,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被选中。可是,等到刘邦登坛拜将时,大家都傻了眼,谁也没有想到,汉王拜的大将竟然是韩信,全体将领都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打酱油”角色竟然成了大将军。

刘邦拜将后,刘邦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

韩信问:“同您争天下的不是项羽吗?大王您自己估计一下,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您同项羽比,谁高谁下?”

刘邦沉默良久,自认为军事实力不如项羽。韩信起身再次向汉王行礼,赞同地说:不仅大王您自己感觉不如项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侍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的时候,项王会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却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

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定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愤愤不平。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

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都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经丧失了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衰落,现在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臣服!率领那些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垮!况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至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活了下来,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

“您人武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听了韩信的这番话之后,大喜过望,不仅认为萧何追韩信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恨自己与韩信相见太晚。

从此之后,刘邦对韩信言听计从,部署诸将准备出击。韩信的这番议论,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曹参、樊哙为先锋,表面上修复秦岭栈道,所谓栈道又名“阁道”“复道”,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在陡峭的绝壁上凿孔架桥,连接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当时栈道已被汉军烧毁,乘三秦王松懈麻痹之际,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古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公元前205年,汉王率汉军出关,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印降汉,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军大败而还。韩信收复溃败之军与汉王在荥阳会师,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