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无冕之王:吕雉
14699600000009

第9章 刘邦的新欢

吕雉被楚军俘获后,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她认为嗜杀成性的项羽一定会杀了他们。没想到,楚军对他们还算客气,因为项羽有令,不得虐待汉王的眷属。

吕雉身陷楚营,她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作为母亲,她日夜思念与自己失散的一双儿女,不知自己的孩子们是否找到了他们的父亲,现在在什么地方?是否安全?

就在此时,刘邦败溃到了沛县,太公和吕雉已经被楚军抓走了,但他意外地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刘邦意外惊喜,连忙把孩子抱起来,放到自己乘坐的车上。

刘邦的车由夏侯婴驾驶,他坐的是四马的王车,当时季布率领一支骑兵紧追不舍,马车在疾驶中,两个孩子在车上站不稳,接连从车上跌下来,刘邦怕被季布追上,命令夏侯婴不要停车,夏侯婴不听,停下车子,一次次把孩子抱上车。

两个孩子吓得大哭,刘邦心烦意乱,索性把孩子推下车去。夏侯婴停下车,把孩子抱在怀里,他怕孩子再掉下去,更怕再被刘邦推下去,就把两块盾牌插在车轩两侧。

因为孩子的原因,夏侯婴只能走走停停,耽搁了逃命的宝贵时间。

刘邦大怒,几次拔出剑来威胁夏侯婴,不许他停车去管孩子。夏侯婴说:“大王要杀了我,谁来替您驾车子呢?”跟随刘邦的侍卫们也表示誓死保护好两个孩子,刘邦这才不再阻拦。

刘邦、夏侯婴毕竟对这一带地形相当熟悉,巧妙地甩开了季布的追击,逃离沛县。可是,离开沛县之后怎么办,这些溃败的兵将到哪儿去落脚?

刘邦决定到下邑去,下邑是魏国的属地,在砀山东北部,关键是这里由吕雉的哥哥吕泽镇守,而且吕泽手里有一千多兵士,这支队伍虽然不大,但都是子弟兵,刘邦在这个地方,有很好的社会基础。

刘邦在向下邑逃亡的路上,又累又饿,又不敢去沿路的村子里借宿,怕被人告发,因为那时周围到处都是搜寻追杀刘邦的楚军,投降了楚军的诸侯军队,也想捉住汉王去向楚王邀功,所以一路上提心吊胆,尽量避开人群。

一行人走得人困马乏,实在走不动了。正在这时,忽然见前面树林里透出几点灯火,于是迎着灯火走去。树林里的一片空地上有三五间草屋,侍从敲了敲柴门,走出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汉,这位老汉把刘邦请到屋里,又让女儿烧水让刘邦等人洗尘,并安排饭食。老者委婉地问起刘邦身世,刘邦见老汉是个忠厚的长者,也不隐瞒自己的身份,就以实相告,说自己是汉王。

老汉纳头便拜:“老朽有眼无珠,不知是大王驾到,罪该万死!”

刘邦连忙扶起了老汉,老汉说他本是定陶人氏,因秦项交兵,一家逃避至此,老妻、幼子皆被乱兵冲散,毫无消息,现在身边只有小女,父女二人在这里相依为命。

这时,刘邦才注意到老汉的女儿,虽然荆钗布裙,但姿容艳丽,身姿婀娜,不失百媚千娇的姿色。

见到美女之后,刘邦好色的本性又被逗起来了,他问老汉:“令爱聪明秀丽,不知可许配人家?”

老汉说:“因为战乱频发,女儿的终身大事一直没有解决。不过,有人给我女儿算过命,说她日后必会遇到至尊至贵之人。今日小老儿有幸遇到大王,莫非是上天来成全小女的婚事吗?”

当时,刘邦听了老汉的话,心里真是乐开了花,急忙从身上解下一块佩玉交给老丈,算是定亲之礼。

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这位让刘邦眼前一亮的美丽少女就是戚姬,遇到刘邦的时候,戚姬还不满二十岁,正是花朵一般的年龄。当晚刘邦就在戚公家草草行了合卺大礼,第二天一早,刘邦辞别戚氏,依依惜别。

没过多久,刘邦就派人到定陶把戚氏接入军中,戚氏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还长于鼓瑟,擅跳“翘袖折腰”舞,刘邦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对戚美人很宠爱,打仗的时候也把戚姬带在身边,实际上,戚姬在刘邦心中的位置已经取代了吕雉。

刘邦建立汉朝,第一件事就是把戚氏接到宫中,册封为皇妃。后来,又将定陶赐给戚氏做了封地。戚姬被吕雉害死后,家乡人为纪念这位美丽而命运多舛的女性,在定陶为她修建了一座“戚姑寺”。

时至今日,我们也弄不清秦末哪有那么多会算卦的人,被相士看中的每个女人,无论命运是悲是喜,她们每个人都在历史的纵深处演绎了一段不同凡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