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最美的地方
14702400000037

第37章 龙门石窟——在信仰与人欲之间

地理名片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伊河两岸,南北长约1千米,大部分集中于伊河西岸。该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数量之多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玉带般的伊河从天边处劈开两山,水流平缓从容,水面宽阔清澈,杨柳夹岸拂风,伊河两岸有一首石头雕刻的龙门石窟。郁郁葱葱的龙门山尖让人惊叹北方也有如此秀美的山峦,而此处称之为龙门是隋炀帝的功劳,他率大臣在山前一转,灵感一来,就把伊阙改龙门,于是才有了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这些洋溢着信仰情感的文化遗产,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雕塑的精致与美丽,更多是百姓对现实世界的祈愿。穿行在龙门,内心自然被荡涤,那些千年无言的雕塑也在雕刻我们的内心。在那富足的朝代,百姓的情绪缓和安定,龙门石窟更好地渲染了这种满足和安乐。

龙门石窟需要慢慢欣赏,最好是沿着伊河边长达1000米的青石路面缓缓而行,一步一景,步步有惊喜。大大小小,姿态神情各异、面目栩栩如生的佛龛密布于整个崖壁之上,佛像或立或卧,或行或飞,或舞或歌,或喜或嗔,不由你惊叹其鬼斧神工。不过也会扼腕叹息,许多精美的佛像头部都不完整,很多都成了外国博物馆的藏品。多精美的艺术都难抵千百年的沧桑,曾经光润的肌肤渐遭风化腐蚀,露出了岁月的痕迹。

龙门石窟中最庄严的自然要数奉先寺,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武则天还自己出资,让石匠按照她的模样塑造了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仁慈、温暖、宽容、智慧、悲悯的面庞,让所有爬上台阶的人,在平定喘息抬眼的刹那,有被击中的感觉。那俯视大千世界的慈悲目光,那轻浅得不可思议的微笑,那阅尽人间寒暑冷暖、永远温柔亲切的面相和胸怀,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每个人内心最美好的菩提心,都会被呼唤、震动,乃至淡淡地苏醒。千百年前的工匠在这些佛像上寄托了什么呢?卢舍那大佛的微笑是对这千年沧桑的包容吧。

龙门石刻最美的地方应数莲花洞,洞顶的藻井是一大朵很精美的莲花,配合石洞内残缺的雕饰、斑驳的地面以及昏暗的光线,硕大的莲花显得异常完整、精致、美丽并且遥不可及。一尊观音像左手轻提净瓶,右手持拂尘悄洒肩后,仪态万方,冉冉而来,仙衣飘动,裙带当风,说不出的妩媚韵致。

万佛洞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因窟内南北两壁所雕15000尊小坐佛而得名。正壁主尊阿弥陀佛高约4米,头饰波状发髻,面相丰满圆润,神情安详肃穆。后壁刻着54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各坐一尊菩萨或供养人,构思新颖奇特。南北两壁壁基雕有多尊伎乐人和舞者。它的整个布局,无不显示出大唐帝国的雄风,久远的盛世留给我们的可能只有这些余韵,不过也值得我们去体味那时佛与世俗的暧昧。

要想把龙门石窟这些巧夺天工、井然有序的佛像全部、仔细看一遍,一两天时间可不够,在那居住一段时间,更能体会龙门石窟的魅力。

Reading Lin ks

直击美景

龙门石窟最美丽的应属莲花洞。莲花洞洞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花瓣硕大精美,一尊观音像体态轻盈,腰肢纤细,左手轻提净瓶,右手挥洒拂尘,裙当带风仙衣飘飘,眉眼之间尽显妩媚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