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发现你的优势
14702700000034

第34章 摒弃从众心理,敢于亮出自己

从众心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没有主见、喜欢附和别人的人,通常是因为不自信,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和行为影响,以至于渐渐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时,他们会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他人,企图从他人那里得到现成的答案,却不考虑这个答案是否适合自己。一旦失去从众的环境,他们就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从而流于平庸,无所作为。

从众心理会让人忽视自己的优势而从大流,所以,人一旦有了从众心理,就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做与众不同的自己。

屈肖云是一家装修公司的空间设计师。这原本是一个极富创意的工作,然而,屈肖云却渐渐发现,同事们中总有一些人缺少主见。比如,有一次,部门主管为客户做了一套方案,拿出来跟大家讨论。本来是为了让大家帮助自己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但是李杰因为怕得罪上司,稍微看了一眼,就大加称赞。听李杰这么一说,其他几位同事也随之附和。唯独屈肖云拿过设计图认真地看了几遍,他发现了几个小错误和设计不尽合理的地方,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管自己也认真地检查了一遍,发现屈肖云提出的疑问的确值得商榷。于是,他与屈肖云进一步探讨,对设计图做了合理的修改。

屈肖云的这一举动让其他同事多少有些尴尬,因此,私底下有同事说他爱出风头、好表现。屈肖云听到后感到很无奈,但是他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有一次,公司与一个大客户合作。当时,主管将这个方案交给老朱来设计,因为老朱是拥有多年设计经验的老设计师,平时的工作态度也很严谨。为了赶时间,老朱加班将设计图画了出来,并按照惯例在图纸交给客户之前邀请大家一起讨论,诚恳地请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大家像往常一样,稍微看了一眼设计图后,便纷纷赞赏。而屈肖云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他也没有立即说出来,而是在心里稍加衡量了一下:老是这样跟大家“唱反调”,会不会导致大家集体“冷落”自己?不过一味地从众说好话,虽然不容易得罪人,但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同事的不真诚。想到这里,他还是将自己的看法提了出来。为人谦逊的老朱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设计图,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他非常感激屈肖云,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话,不仅会给客户带来一定的损失,而且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和自己的声誉。

通过这两件事,主管发现屈肖云不但做事认真仔细,而且还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最重要的是他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提出不同的看法。因此,主管毫不犹豫地提升屈肖云做自己的助理。

屈肖云的同事,在讨论设计方案的会议上,当其中一个人做出肯定性的评论后,其他人则是没有细看便纷纷附和,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只有屈肖云坚持自己的做法,在仔细分析方案后,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虽然不一样的声音听上去有些逆耳,却提醒和帮助了同事,也为公司避免了损失,这就是突破。从屈肖云的案例中,我们认识到,要想展现优势、脱颖而出,就应该避免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主张,表现出自己的特质和优势。

我们容易从众,往往是因为不愿意思考,渐渐地,我们就会丧失思考能力,变得不会思考。另外,从众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往往也是因为受到他人思维的禁锢,盲目地相信权威、领导以及那些资历老的同事,认为他们讲的就是对的。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思考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就能发现新的问题,有新的突破,也就不会盲目从众了。

一味地从众,固然可以在工作中省时、省力,却也势必使你失去自己独特的价值,变成毫无特点的庸人。而那些敢于发出不一样声音的人,将有更多的机会脱颖而出,从而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