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是如何诊病的
14705800000009

第9章 疾病是怎样分类的

学习中医诊断,首先要了解中医疾病的分类。中医对疾病的分类方法有六种:

一是按卫、气、营、血来分,将疾病分为卫分病、气分病、营分病、血分病;

二是按先天、后天来分,将疾病分为先天病与后天病;

三是按八纲来分,将疾病分寒热、虚实、表里与标本;

四是按六经来分,将疾病分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五是按三焦来分,将疾病分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六是按科别来分,将疾病分为内伤、外感、外伤、小儿与妇产。

一、卫、气、营、血

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营、血生理功能的失常,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的发生。卫、气、营、血的疾病,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营分和血分主里,营分主里之浅,血分主里之深。

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01 气与血的关系

“气血有什么关系呢?”阿洪认真地写着笔记问。

“气的属性为阳,血的属性为阴,气在功能上可以推动血的运行,促进血的生成。气是无形的,必须附着在有形的血上,靠着血来运送,才不会外散流失。气能推动血,血可以运载气。总结起来,气血关系有三点:血为体,气为用;气偏病,血偏病;女重血,男重气。”

(1)血为体,气为用——体质发挥机能,故称活体。机能必有体质,才能发生体质与机能相称,是正常体格。

①血盛气虚——体质超过机能,机能不足分配。

②气盛血虚——机能超过体质,体质不足消耗。

(2)气偏病,血偏病——体质与机能失掉相对平衡即为病变。

①急重气——急以机能为重,因机能变化迅速。

②缓重血——缓以体质为重,因体质变化重要。

(3)女重血,男重气——男女生理有别,病变也有差异。

①女重血——女以体质为主,因女性的体质变化较大。

②男重气——男以机能为重,因男性的机能变化较刚。

注意:体质或机能为重,是相互比较而言的。

02 气血疾病

“气血疾病有哪些呢?”小丽问。

“气分病即机能病,包括气盛、气滞、气虚三类;血分病即体质病,包括阴虚、血瘀、血少三类。体质病与机能病不能绝对分开,也不能机械统一,而是到某一程度,就以某一方面为主的划阶段。过盛不足到失调,失调到过盛不足,不是机械地循回,是不断地变化着。体质病以过盛不足为主,至失调占主要因素时,即已倾向机能变化;机能病以失调为主,至过盛不足占主要因素时,即已倾向体质变化。”

03 什么是营、卫

“营与卫是什么意思呢?”晓路问。

“营、卫是指人体的新陈代谢。营是物质代谢,偏物质方向,离不开力量;卫是气体交换,偏力量方面,离不开物质。

“营、卫如同血、气,也是不可

分离、相互为用的关系。卫和气的功能是护卫与温熙肌表腠理,营和血则可以濡润和营养全身。疾病属营属卫,是相对比较、主次差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我明白了,那么该怎样区分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呢?”

“区分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可以从患者的症状、舌苔与脉象等方面进行鉴别。”

二、先天、后天

“疾病按照先天、后天可以分为先天病与后天病:先天重肾,肾阴不足为先天病,元气损伤为先天病;后天重脾,脾阳衰微为后天病,谷气不足为后天病。先天病的特点是体质亏损为主,因而活力较弱;后天病的特点是活力下降为主,因而营养不良。”我列出表格来帮助同学们区分先天、后天。

“陈老师,您能再讲解一下先天与后天的具体含义吗?”阿洪举手发问。

“先天是指基质遗传、胚胎形成等人一出生就具备的物质与势力;后天是指营养发育、完体生长等人在出生后产生的物质与势力。先天与后天在物质与势力上的变化是发展的,先天离不开后天,后天离不开先天,质变中有量变,量变中有质变。”

◎活体上的物质变化(发展的)

◎活体上的势力转变(发展的)

(1)元气:由先天基质遗传,成为发展后天的基础(潜势力:生活基质的具备)。

(2)精气:先天的发挥,依赖后天(潜势力走向现势力,体质活力的发挥)。

(3)神气:后天的表现,依赖先天(现势力,基质的转变,动力的表现)。

(4)谷气:后天营养发育,也保持先天的根源(现势力走向潜势力,动力的资源,生命物质的培育)。

先天和后天、元气和神气都是矛盾统一体,不能机械地分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也不是机械地循环。因此,先天病和后天病的区别是相对的,到某一阶段即以某方面主要的差异来区别,先天离不开后天,后天离不开先天,质变中有量变,量变中有质变。

三、寒热、虚实、表里、标本

疾病的第三种分类方法是按照“寒热、虚实、表里、标本”来进行划分的。疾病的表现尽管复杂,但都可以归纳入这八个方面之中。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热证;邪气盛的为实证、正气衰的为虚证;病位深的为里证、病位浅则为表证;而将疾病进行全面的概括可分标与本。

01 寒热

(1)寒证:阴邪伤阳,阳伤阴盛——能量代谢降低,体温下降,表寒里寒。

(2)热证:阳毒伤阴,阴伤阳亢——能量代谢增高,机能亢盛,体温增高,虚热实热。

02 虚实

(1)虚证:正不足,阴虚血少,阳虚气弱——身体衰弱,气虚血少,为机能(气)低下与体质(血)亏损。主要是内伤病变,为抗力不足(体虚)。

(2)实证:邪有余,阳实热亢,阴实寒盛——病势亢盛,为抗力(正)与病势(邪)的交争,阳亢阴盛。主要是外感病变,为病原急侵,抗力尚盛(病实)。

03 表里

(1)表证:外感风寒,有阳中阴,有阳中阳——外感病初起阶段,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般防御反应,皮肤弹力减低,血管收缩(寒)或舒张(风),排汗障碍,因而体温增高。

(2)里证:入里寒热,有阴中阳,有阴中阴——防御反应消失,内脏功能及代谢明显障碍,如神经失调(气滞),循环障碍(血瘀),机能亢盛(热),衰弱(虚寒),腹泻便秘,由寒厥引起发热假象等。

(3)半表里:防御反应尚在,同时出现明显的内脏功能及代谢障碍(寒热),有时也指浆膜、脑脊膜及淋巴系统疾病。

04 标本

内因外因,有主有次,新旧正邪,有缓有急——病情复杂,互相关联,既有全面性,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如病因,先具备了内因才易感受外因;又如正邪,抗力强则不易染病。

通过简单介绍,同学们很快明白了这三种分类方法。

四、伤寒六经

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产生病理变化,从而出现一系列证候。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这六经与脏腑经络有什么关系啊?”晓路问。

脏腑十二经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六经病证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和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由此可见,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当外邪侵袭人体后,如果邪气未解而逐渐向里传变,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的过程,称为“传经”。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经;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经。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的病证,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六经病证是怎样传变的啊?”阿洪举手发问。

“循经传”: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是按照六经顺序的“循经传”,如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逐次相传。

“越经传”:六经传变也可以是隔一经或二经“越经传”,如:太阳经病不愈,并不传入少阳经,而是传入于阳明经或直中于太阴经。

“表里传”:六经传变也可以是以互为表里经相传的“表里传”,如:太阳经传入少阴经,阳明经传入太阴经,少阳经传入厥阴经等。

“合病”:在六经病证中,如果二条经、三条经的病证同时出现的病证,称为“合病”,如:“太阳经与少阳经合病”,“三阳经合病”等。

“并病”:如果一经的病证未解,又出现另一经的病证,以致两条经的病证交替出现,并且有先后之分的,称为“并病”,如:太阳经、阳明经并病,少阳经、阳明经并病等。

“直中”:如果病邪不经过三条阳经的传变,而是直犯于三阴经,一发病便出现三阴经的病证,称为“直中”,如:寒邪直中于太阴经。

我将刚刚所讲的知识要点总结成一张图表便于同学们记忆,然后开始讲解各经病证。

01 太阳病证

太阳经主表,为诸经的藩篱,外邪侵袭,大多由此而入,正气奋起抗邪,首先表现出太阳病证候。太阳病有经证和腑证之分,太阳经统摄营卫而经脉循行项背,太阳经之腑为膀胱。所以邪犯体表所出现的表证即太阳经证;如邪在经脉不解,传入膀胱,乃为太阳腑证。

“临床症状”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不问其感受是何种病邪,其病程之长短,但见如此脉证,即可称为太阳病。

“证候分析”风寒邪气侵袭人体,太阳经首当其冲,卫阳被郁遏不得宣泄,故恶寒发热;太阳经脉循行于头项,邪伤太阳经脉,则头项强痛;邪犯肌表,气血向外与之抗争,故脉浮。

在临床上,太阳病的恶寒与发热总是同时并见。由于机体体质不同,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的差异,所以太阳病证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还当分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以及太阳病经证与太阳病腑证。

02 阳明病证

阳明病是外感热病,邪正斗争,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比如,里热实证多由太阳病失治或误治,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以致燥结成实所致;

亦有燥热之邪直犯阳明经而成。阳明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三阳经病的病邪向里可发展成为阳明病,当正气恢复、阳胜阴退,即使三阴病也有转为阳明病的可能。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内在病机,即肠胃的邪热炽盛。凡外感病邪传入手足阳明二经,此时阳气亢旺,化燥成实,则为实热之证。

“临床症状”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证候分析”表邪传里化热,成为表里俱热之证,因此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阳明热盛,汗出过多,腠理开泄,因此有背微恶寒或时时恶风的证象,这不能误认为表邪未解。辨证的关键是太阳病以恶寒为主,阳明病之恶寒则甚微且短暂。内热向外蒸腾则身热;里热蒸腾,追津外出,则汗自出。

阳明病根据病变部位及证候特点的不同,有经证、腑证之分。在经,指阳明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故又称阳明热证;在腑,指肠胃燥热成实,大便秘结不下,为里实热证。

03 少阳病证

少阳病是病邪已离太阳经之表,又未入阳明经之里,处于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之热证。此时邪气来除,正气已虚,病邪内侵,结于胆腑,枢机不利。分辨少阳病证有主证与兼证之分。

◎少阳主证

“临床症状”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证,兼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证候分析”由于正邪相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因此寒热往来;胸胁是少阳经循行的经路,邪热入于少阳经脉,故胸胁苦满;肝胆之火犯胃,胃气郁滞,故默默不欲食;肝火犯胃,失其和降,胃气上逆,故时时欲吐;肝脉端直而长,故脉弦。

◎少阳兼证

“临床症状”如具有少阳病主证,而复见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支结,微呕,为兼太阳表不解证;若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下急,大便不通等,为兼阳明里实证。

“证候分析”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为太阳之表来解尽;心下支结,微呕,是少阳病变;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下急,大便不通,为阳明腑实,内有热结之邪。

04 太阴病证

太阴经为三阴经之屏障,病入三阴经,太阴经首当其冲。太阴病为脾虚湿盛的证候。阳明属胃,脾与胃相表里,胃阳旺盛,则邪从燥热化;脾阳不足,则邪从寒湿化,故阳明病属燥热伤津的里实热证,而太阴病属寒湿为患的里虚寒证。由于脾处中州,与胃相表里,故两经表现的证候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中气虚者,可转属太阴病,太阴病而中阳渐复者,亦可转为阳明病,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太阴病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起,也可由风寒之邪直接侵犯而致。

“临床症状”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

“证候分析”太阴经受病,寒湿内阻,损及脾阳,脾失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胃气上逆,故见呕吐;脾运不化,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直趋肠道,则自利;气虚湿滞,脉道压抑,则脉缓弱。

05 少阴病证

少阴病证为伤寒六经病变过程中最为危险的阶段,为心肾功能衰退的全身性虚寒证。心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根,病至少阴,成为阳虚阴盛或阴虚火旺。阳虚阴盛,邪从阴寒化,表现为少阴寒化证;阴虚火旺,邪从阳化热,表现为少阴热化证,但临床以少阴病寒化证为多见。

少阴经为三阴经之枢纽,统水火之气,扶持阳气,故有寒化和热化二证,偏于寒,证候类似太阴证;偏于热,证候类似太阳证。所以下面从寒化证与热化证来论述少阴病。

◎少阴病寒化证

寒化证为少阴病中较为多见的证候。因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呈现全身性虚寒证象。

“临床症状”恶寒蜷卧,精神萎靡,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欲吐不吐,口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证候分析”阳虚不能温煦,故恶寒蜷卧,手足厥冷;阳气不振,故精神萎靡,困倦欲寐;少阴阳虚,不能温脾以运化水谷,故下利清谷,阴寒之气上逆,胃失和降,复困阴寒抑阳,拒而无力,则欲吐不吐而心烦;阳虚寒盛,故口不渴;下焦阳衰,不能化气生津而见口渴,但以喜热饮,饮量不多为特点;阳衰阴盛,则小便清长,脉沉微,舌淡苔白等。

◎少阴病热化证

为阴虚阳亢所致证候,与寒化证阴盛格阳迥然不同。

“临床症状”心烦不得眠,尿黄赤,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水亏损,心火独亢,水火不济,阴不交阳,所以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尿黄赤,脉细数。

若阴虚不甚,虽有热,阳气并不太亢,水停不化,则见咳而呕、渴,心烦不眠等;水热相结,水气不化,故小便清不利,大便反快;水气上逆于肺,可见咳嗽;中攻于胃,则为呕吐;水气不化,津液不升且阴虚有热,可口干作渴。

若下利伤阴,虚火上浮,可产生咽痛、胸满、心烦等症状。

06 厥阴病证

厥阴病属于寒热错杂证。由于厥阴经为三阴经之尽,又是阴尽阳生之脏,故病变多趋极端,不是极寒就是极热,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故厥阴病的特点为阴阳偏盛偏衰,寒热错杂互见。常见有上热下寒、厥逆、厥热胜复几种情况。

◎上热下寒证

为膈上有热,肠中有寒的证候。

“临床症状”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证候分析”邪热上扰心与胸膈,则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阴寒在下,故虽知饥却不欲食,进食则引起吐蛔虫。若误认为实,妄用苦寒攻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反而加重,故下利不止。

◎厥阴厥逆证

厥逆是厥阴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因厥阴为阴之尽阳之始,若阴阳略有偏胜,则容易发生厥逆。

(1)寒厥证。为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证候。

“临床症状”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阴寒充斥于内,阳气衰微于外,内不能温运脏腑,外不能充达四肢,故下利厥逆,小便清利而恶寒;虚阳外越,卫气不固,故见大汗出,身微热之假象;阴盛阳衰,故脉微欲绝。

(2)热厥证。邪热深入,邪结在里,阻遏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成为热深厥亦深的证候。

“临床症状”脉滑而厥,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

“证候分析”滑脉为阳脉;伤寒郁热在里,邪热郁结较深,阳气被阻,外不能达于四肢,故四肢虽厥冷,而身反恶热;由于邪热内炽,消灼津液,故又现口舌干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等里热证象。

(3)蛔厥证。蛔厥是由于胃寒蛔动,肝气上逆的证候。

“临床症状”脉微而肢厥,肤冷,静而时复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常自吐蛔。

“证候分析”胃中虚寒,蛔虫内动,动则烦扰不舒,静则安宁如常,故时而烦动,时而安静;食后谷气四溢,蛔闻食臭而动,病人又烦扰不舒,肝气上逆则呕,蛔虫从上而越,故常自吐蛔,四肢禀气于胃,胃寒则阳气不能充达四肢,故肢厥肤冷;阳虚气弱,故脉微弱无力。

◎厥热胜复证

又叫阴阳胜复,是厥阴病的主要病机之一。

“临床症状”四肢厥冷与发热相互演变之证候,以厥与热时间的长短以为决诊。

“证候分析”厥热胜复,一般说来,阴胜则发厥,阳胜则发热。因此有以下不同情况:

一是发热与四肢厥冷的时间相等,表明阴阳已渐平衡,为疾病将愈的佳兆。

二是发热多于厥逆的时间,表明阳能胜阴,标志着病将退舍。

三是厥冷时间多于发热的时间,预示正气衰退,阳衰阴盛,为疾病加剧的征兆(若厥回之后发热不止,为阳复太过,亦为病进)。其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热伤上焦的气分,出现汗出、咽痛;二是热伤下焦的血分,出现大便脓血。

六经辨证的要点:虽然六经证候各有主脉、主证,但临床上往往会混合成为合病、并病等。综合六经的各个分证可以看出,六经之间是一个互相影响的整体,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固定的传变。因此,在临床上要确切地认识当前的病情,以及预知将发生什么转变,就必须对所有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并按照辨证方法加以综合归纳,然后才能获得真实的病情和趋势。

五、温病三焦

“陈老师,我们已经学会了伤寒六经,请问这‘温病三焦’指的是什么啊?”晓路问。

“根据《黄帝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大体将人体躯干所隶属的脏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从咽喉至胸膈属上焦,脘腹属中焦,下腹及二阴属下焦。清代医家吴鞠通在《伤寒论》中的六经分证和叶天士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的传变规律特点,总结出了三焦分证。”

01 三焦病证的分类

“三焦病证是怎么分类的呢?”阿洪问道。

“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标志着温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多为温热病的初期阶段。中焦主要包括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病理变化。脾胃同属中焦,阳明主燥,太阴主湿。邪入阳明而从燥化,则多呈里热燥实证;邪入太阴从湿化,多为湿温病证,其中足阳明胃的病变。多为极期阶段。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变,多为肝肾阴虚之候,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三焦病证都有什么表现啊?”小北听了,疑惑地问。

“三焦病证的成因与表现我将逐个讲解。”

◎上焦病证

上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自上而下,一开始就出现的肺卫受邪的证候。温邪犯肺以后,它的传变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顺传”,指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而出现中焦足阳明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即从肺经而传入手厥阴心包经,出现“逆传心包”的证候。

“临床表现”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邪入心

包,则舌蹇肢厥,神昏谚语。

“证候分析”邪犯上焦,肺合皮毛而主表,故恶风寒。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热。肺气不宣,则见咳嗽。午后属阴,浊阴旺于阴分,故午后身热。温热之邪在表,故脉浮数。邪在上焦,故两寸独大。

温邪逆传心包经,舌为心窍,故舌蹇;心阳内郁,故肢厥;热迫心伤,神明内乱,故神昏谵语。

◎中焦病证

中焦病证是指温病自上焦开始,顺传至中焦而表现出的脾胃证候。若邪从燥化,或为无形热盛,或为有形热结,表现出阳明经失润,燥热伤阴的证候。若邪从湿化,郁阻脾胃,气机升降不利,则表现出湿温病证。因此,在证候上有胃燥伤阴与脾经湿热的区别。

(1)胃燥伤阴证:是指病入中焦,邪从燥化而出现阳明胃经燥热的证候。

“临床症状”身热面赤,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

燥,脉象沉涩。

“证候分析”阳热上炎,则身热面赤。燥热内盛,热迫津伤,胃失所润,则见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苔黄或焦燥。气机不畅,津液难于输布,故脉沉涩。

本证的病机与临床表现和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证基本相同。但本证是感受温邪,传变快,人体阴液消耗较多。

(2)脾经湿热证:是指湿温之邪,郁阻太阴脾经而致的证候。

“临床症状”面色淡黄,

头身重病,汗出热不解,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苔黄滑腻,脉细而濡数,或见胸腹等处出现白菩。

“证候分析”太阴经湿热,热在湿中,郁蒸于上,则面色淡黄,头重身痛。湿热缠绵不易分解,故汗出热不解,湿热困郁,阻滞中焦,脾运不健,气失通

畅,故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湿性黏滞,湿热之邪留恋气分不解,郁蒸肌表,则见身热不扬,白菩透露,苔黄滑腻,脉细而濡数,均为湿热郁蒸之象。

◎下焦病证

下焦病证是指温邪久留不退,劫灼下焦阴精,肝肾受损,而出现的肝肾阴虚证候。

“临床症状”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心中詹詹大动,神倦脉虚,舌绛少苔,甚或时时欲脱。

“证候分析”湿病后期,病邪深入下焦,真阴耗损,虚热内扰,则见身热面赤,手中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等阴虚内热之象。阴精亏损,神失所养则神倦。阴精不得上荣

清窍则耳聋,肝为刚脏,属风木而主筋,赖肾水以涵养。真阴被灼,水亏木旺。筋失所养而拘挛则出现手脚蠕动甚或痉挛。阴虚水亏,虚风内扰则心中詹詹大动。至于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欲脱,均为阴精耗竭之虚象。

02 三焦病证的传变规律

“三焦病证有什么特点,传变有什么规律啊?”晓路问。

三焦病的各种证候标志着温病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上焦病证候多表现在温病的初期阶段,中焦病证候多表现在温病的极期阶段,下焦病证候多表现在温病的末期阶段。一般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开始传入中焦,进而传入下焦为顺传;感受病邪偏重,抵抗力较差的病人,病邪由肺卫传入手厥阴心包经者为逆传。

三焦病的传变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受病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等因素,如病人体质偏于阴虚而抵抗力较强的,感受病邪又为温热、温毒、风温、温疫、冬瘟,若顺传中焦,则多从燥化而为阳明燥化证;传入下焦,则为肝肾阴虚之证。如病人体质偏于阳虚而抵抗力较弱者,感受病邪又为寒湿,若顺传中焦,则多从湿化,而为太阴湿化证;传入下焦,则为湿久伤阳之证。唯暑兼湿热,传入中焦可从燥化,也可以湿化;传入下焦,既可伤阴,也可伤阳,随其所兼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三焦病的传变过程虽然有自上而下,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病犯上焦,经治而愈,并无传变;有的病可自上焦直接传下焦,或由中焦再传肝肾的,这又与六经病的循经传、越经传相似。也有初起即见中焦太阴病症状的,也有发病即见厥阴症状的,这又与六经病证中的直中相类似。此外,还有两焦症状互见和病邪弥漫三焦的,这又与六经的合病、并病相似。

我总结了温病三焦的知识点,便于同学们记忆。

温病三焦——温病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按三焦分类(伤寒病按六经分类),每一焦病不能离开整体孤立存在,只是在整体病变中,发病部位与性质的不同。

“风、寒、暑、湿、燥、火与伤寒病、温病有什么关系啊?”小丽举手发问。

我将其总结了五点,并列了表格便于大家区分记忆。

六、科别

见同学们认真地做着笔记,我简单介绍了将疾病按照科别分类的内容:疾病按照科别可分为内伤、外感、外伤、小儿、妇产五类,具体内容在诊断各论中有详细的介绍。

下课后,同学们纷纷感叹说:“原来疾病种类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