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懂一点职场心理学
14707100000009

第9章 拆掉思维的墙,不让经验束缚自己

在职场中,很多人把经验当作资本,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经验有时候会毁了自己。

在非洲的撒哈拉,骆驼的工作就是让人安全地行走在沙漠上。

在每个撒哈拉养骆驼的人家里,都有一套驯骆驼的技能。当小骆驼出生时,养骆驼的人就要在地上埋一根木桩,并用鲜艳的红线缠裹,然后把骆驼拴在上面。小骆驼当然不甘被一根小木桩屈服,于是它拼命拽绳子,前后左右,想把那根小木桩从地下拽起来,但每次都失败了。

几天后,骆驼累得精疲力尽了,渐渐地开始屈服了。这时,主人拆了缠裹在木桩上的红线,然后坐在木桩上,用手拉住拴骆驼的绳子,不住地抖动。这时骆驼又拼命地拽,甚至连蹄子都拽出了血,可是依旧摆脱不了那个缰绳,渐渐地,骆驼再次臣服了。再后来,牵骆驼缰绳的人换成了一个孩子,骆驼仿佛看到了希望,开始了新一轮的挣脱。当然,最后它还是失败了。

最后,骆驼彻底驯服了,它从此也有了工作的资本和经验。因为从这时起,只要主人手里拿着一根拴着骆驼的小木棍,随便往地上一插,骆驼就会围绕在那根小木棍周围打转,不再作无谓的抗争了。

当沙漠风暴突然来袭时,一些骆驼队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骆驼被刮走,往往在地上插上一根木棍,这样就等于固定住了骆驼——人们需要不乱跑的骆驼。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沙漠风暴来袭,主人被巨大的沙暴远远裹走后,这些骆驼却寸步不离地守着那根小木棍,等待着它的主人,一天、两天……直到最后被饿死。

有经验是好事,但囿于经验也会成为人生的束缚,所以,在职场中不要盲目地推崇“经验第一”,不然,就会像沙漠中的骆驼,“死”在经验中,走入职场的绝境。

不可否认,原有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减少摸索,让行动越来越自动化。但是,这种固有的思维具有难以避免的刻板性,容易使人们过多地依赖经验,从而导致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陷入困境。所以,在职场中,我们不要固守某一个目标,某一件事或某一个看似百试百爽的经验,要懂得学会调整自己。

拿破仑·希尔最初在杂志社从事采访成功人士的工作。对于希尔来说,从这些成功人士那里采访到杂志社想要的素材,已经算是不小的成功了。

一天,他去采访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采访快结束了,卡内基问希尔:“先生,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打算呢?”

“有呀,我要采访到世界上所有像你一样的成功人士。”希尔回答说。

“不错,到那时你一定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记者。”卡内基说,“但是,你为什么非要做这样的一个记者呢?”

“这是我的职业呀?”希尔说。

“难道就不能改变吗?依我看,你在采访他们的同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然后让更多的人学习这些经验,让更多的人成功,这不也是不错的工作吗?”卡内基笑着说。

于是,在卡内基的建议下,拿破仑·希尔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后来成为著名的成功学大师。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重复很多人走不出的思维定式,所以在职场中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结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式,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奇迹。

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式,就会习惯地顺着固定模式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一种“难治之症”。

为了给大楼加装一部电梯,专家们费尽了脑筋。因为不管怎么设计,不是楼内空间不够,就是会影响到大楼的安全。虽然参与设计的人都是顶级专家,他们的讨论也持续了近一个星期,但最终还是束手无策。

这天,专家们又在为如何加装电梯而争论不休,一个进来倒垃圾的清洁工小声说:“为什么不能把电梯放在大楼的外面呢?”

清洁工的这句话让这些专家恍然大悟:“是呀,为什么不能把电梯设计在楼外面呢?”

据说,室外电梯就是这个清洁工的创意。

在此之前,楼梯都是在室内,所以在加装楼梯的时候,人们受到惯有思维的束缚,很自然就想到了室内。这样,专家被难倒了,工作陷入了困境。清洁工没有惯有思维的束缚,问题反而解决了。

先前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职业人按照固有模式进行思考,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

所以,我们在职场要善于改变思维定式,改变观念,要随着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一成不变的观念将会带来毫无生机的职场局面。

不善于改变思维,就不可能找到最佳的职业位置。因为思维是改变自己的内在基础,只要运用头脑,积极思考,你就能够在职场中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实现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