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看,螺旋是生命的最基本形态。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目前还没有人揭开这个谜。
宏观螺旋
20世纪50年代,当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之后,生命与螺旋的关系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各种反刍动物的头上,大都长着一对螺旋形弯角。田螺、蜗牛的外壳,也都呈现为美丽的对数螺旋形。这些形象都表明,生命和螺旋之间的确存在着特殊的联系。科学家们对此也作出了不少有趣的解释。
微观螺旋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学者们进一步发现,生命和螺旋之间,不是人们所想象的简单的关系。1950年,著名生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长链是螺旋形结构,并把它定名为α—螺旋。其后人们发现,不但纤维状蛋白质有—螺α旋,而且球状蛋白也有α—螺旋。此后的发现又进一步证明,许多大分子都有形成螺旋的倾向。比如,直链淀粉这一多聚酯是螺旋状结构;生物膜中心磷酯也能形成双股或单股螺旋;著名的DNA分子是由条状反身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所组成的。这些发现更加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生命与螺旋之间的奥秘。
微观的宏观表现
为什么黑人都长有一头卷发,而黄色人种却绝大多数长着硬直型头发呢?原来,黑色人种的角朊蛋白结构呈螺旋形,而黄色人种的角朊蛋白结构是直形的,于是在宏观上就呈现出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