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127

第127章 以道修身,内修外养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所谓“仙道”即追求成仙得道,“贵生”即珍惜生命。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肉体)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其实,就是要求修道者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由天地灵秀之气化生,得之不易,当格外珍惜。

道教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讲究“修身养性”。道教修身重生理,是德慧并重、性命双修,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为主。尤其是道家修身有一套精妙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后世的医药养生事业。

面对生死问题,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认为生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是痛苦的。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此生不死,肉体成仙,认为人生在世的时候就当追求更好的幸福生活,那就是“成仙”,进而通过“一人得道,多人得福”来提携他人。

道教如何解决生死问题?就是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老,必须形神并养,即要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道教修行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这就是道教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认为,人的内脏对应五行,比如,肝属木、肾属水,等等。而中医施治的原理是根据平衡的原理,而不是就病而治病。因此,根据五行平衡的原理,很可能肝有病是肾虚而使五行不平衡,医生会治肾而不去管肝。这是西医与中医的区别。

著名的道家大都也是名医,道家继承了中医的这个思想,道家认为人的五脏分布位置按五行分析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所谓不合理主要就是“水”在下而“火”在上,这团生命之火在水上是燃烧不久的。所以,人会得病,人会死。但人体的五脏已经是这样了,道教也没有办法把五脏移位,重新安排位置,常人只能顺着自然的安排活着,这就是“顺成人”的意思。如果改变了人的五脏的这种五行关系,使“火”在下,就是水和火颠倒一下,生命之火就有根基,人就可以长生了。这就是“逆成仙”的基本思路,其实也就是是采用阴阳颠倒的办法改变五脏的五行属性。比如,让肾原来属水而改成属火。这不仅是在书面上改个名词,属性的改变包括某些特征也要改变,这就需要道教的人体调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