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002

第2章 神仙思想,道教核心

升基督教的理想境界是“天堂”,佛教的理想境界是“极乐世界”,道教的理想世界是什么呢?

道教的理想世界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一种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是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没有灾祸、没有战争。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则是“仙境”,道教追求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

道教是一个多神教,其神仙谱系,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神仙谱系也十分庞杂,但又有着某种内在的统一性。神仙在道教信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核心地位。道教信仰大道,大道应化显迹,便是尊神;道派生一切,万物有道性,万物都有得道的可能;人获得修道秘诀,勤于修道,便能得道飞升成仙。

严格而言,道教神仙分为神明与仙真两大类,“神”与“仙”是有所区别的。

神是先天性的,为点化个体生命而因机显现的,多为人类崇拜自然及宇宙的信仰偶像,对宇宙万物之道的拟人化,神有至高无上之意,又有通灵之意,神是有司职权的,如三清、雷祖、玉帝。

仙多是后天的,包括一些神话里的神仙(如太乙天尊),修炼得道的神仙(如广成子、鬼谷子、张天师、八仙)以及受过各代皇帝封过的神仙。

可以看出,人和神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仙与人之间并没有固定的界限,老而不死曰仙,主要指那些生命长度趋向于无限的人。

道教的神很杂很广泛,上至三十三天,下至江河湖海、地狱都有神在。道教为什么多神信仰?因为道教里崇拜的神既有宇宙演化之神,又有后天的祖师及孝子忠臣,还有一些民俗之神。它是在历史漫长岁月中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所以融合了各时期及各民族的神明。

应该说,神仙思想是道教诸种理论构成的一个核心部分。它既是天师、符箓等道派的思想基础,亦是内外丹理论的最终旨归。同时,神仙思想也为道教被各阶层人们接受和信奉提供了心理动力和保障,为道教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道教所提供的神仙系统几乎满足了人们的一切要求和需要,从长生不老到荣华富贵,从适性逍遥到忠孝节义,从各种心理的、伦理的层面整合了个体生命所企望解决的难题。

虽然道教的这一思想体系极为庞杂,但是整体上看,神仙思想最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在于它本身所体现出的对死亡及人生困境的两大超越。正是这一点,使得道教诸种理论具有了巨大的生命力,从而能够为各个时代的个体所承继。

由于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我们只能介绍一些其中较有影响者。

1.三清

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2.四御

四御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玉皇大帝(总执天道),中央紫微北极大帝(协助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勾陈上宫天皇上帝(协助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后土皇帝(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

另外,又有以四极大帝为四御之说,具体为:北方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3.诸星神

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岁星、土星、太白星(金星)、水星、火星。此外还有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医治之功。

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在诸星神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

4.三官大帝

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

5.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灵,以为他是“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实则不是。玉皇是“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

6.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有关。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曾梦见张亚子显灵,并追封他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入蜀,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张亚子遂由地方神成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并因预卜科举功名甚验而甚得读书人信向。元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神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等,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

上面介绍的只是道教神灵的很小一部分,其他还有:

四大天师:张道陵、许逊、邱弘济、葛洪。

四大元帅:华光大王马元帅、财神赵公明、温元帅温琼、关元帅关羽。

五方五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东华大帝君、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天宫诸仙:千里眼、顺风耳、金童、玉女、雷公、电母(金光圣母)、风伯、雨师、七仙女、赤脚大仙、广寒仙子嫦娥、天蓬元帅、天佑元帅、九天玄女、十二金钗、日游神、夜游神、太阴星君、太阳星君、哪吒、月老、左辅右弼、二郎神杨戬……这些还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其他不熟悉的还有很多。